01
954年正月,皇帝郭威安排最后一件后事。
郭威妻兒老小都讓對手后漢殺個精光,活在世上的親人,有三個小輩。
一個是外甥李重進;一個是女婿張永德;一個是妻子柴氏的侄兒、義子柴榮。
按親疏有別,李重進最親,有血緣關系,柴榮最疏,算是外家。
但郭威不愧是優秀的政治家,經過數年的觀察鍛煉,判斷柴榮是個最為合格的接班人,著意培養,讓柴榮到檀州歷練一番,前一年回到京城,任開封府尹、晉王。
就是準儲君。
為了打消李重進對帝位可能還存在的小心思,當著自己和輔佐大臣的面,讓李重進給柴榮下拜。
替柴榮的帝位,加上最后一塊砝碼。
02
郭威沒有走眼,當年的三月,北漢聯合契丹進攻后周。
柴榮御駕親征,高平大戰。
周軍右軍一觸即潰。
李重進、白重贊率軍為周軍左軍,對抗聯軍中出工不出力的契丹人。
李重進的性格,本分又能打,左翼穩住周軍陣線,契丹人見無機可趁,退兵。
右軍柴榮親自沖上一線,中軍張永德、趙匡胤等拼死廝殺...
周軍終于轉敗為勝。
03
隨著大周軍事、經濟蒸蒸日上,柴榮的威望日隆,李重進、張永德等衷心擁戴,再沒有三心二意。
956年,周軍攻南唐。
前敵總指揮宰相李谷,一舉拿下橋頭堡正陽,包圍西線重鎮壽州。
壽州守將劉仁贍,南唐英雄,堅守不動,周軍拿不下來。
眼看南唐援軍劉彥貞部抵達,周軍不習水戰,李谷下令撤退回正陽。
柴榮后繼大軍正在路上,派人阻止來不及,對李谷大為不滿。
前敵總指揮換人,李重進替代李谷。
兵精將勇的周軍,在李重進的指揮下,大破劉彥貞的南唐軍,斬首萬人,伏尸三十里。
劉彥貞戰死。
李重進威名大振,人長的臉黑體壯,南唐人號稱他為“黑大王”,一次次擊敗南唐軍,是周軍在淮南的定海神針。
04
柴榮的姐夫張永德也不弱,駐軍下蔡,主要戰績是打敗了南唐人引以為傲的水軍,是周軍進攻南唐的第二主力。
南唐人為了離間他們,謠言說:李重進本來可以當皇帝的,可被柴榮搞走,心里惱火,準備鬧獨立呢!
張永德匆匆忙忙向柴榮匯報,柴榮嗤之以鼻。
李重進帶上幾個警衛員,直接到張永德大營找他喝酒聊天。
李重進說:“咱倆都是皇帝的親戚,現在都統領大軍,千萬不可以相互猜忌懷疑喲!”
張永德很慚愧。
這就是李重進的作派,沒有彎彎繞。
君主自然是欣賞的,但對李重進自己來說,未必是好事。
05
959年,柴榮病逝,7歲兒子繼位。
960年正月,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
張永德以忠武節度使的身份入朝,得到趙匡胤的熱情招待,提拔為侍中,武勝軍節度使。
李重進當時駐軍淮南,為淮南節度使,以老李軍中的資歷和特殊身份,大家都在看,老李這個坎,怎么過。
趙匡胤首先表態,駁回李重進進京的要求,讓他駐守淮南,防備南唐。
四月,昭義節度使(潞州)李荺起兵,聲稱替大周報仇。
如果淮南李重進也舉兵,南北響應,趙匡胤屁股還沒坐熱,大宋江山,就是風雨飄搖的危機。
怎么穩住李重進,是個技術活。
06
李重進畢竟打了這么多年仗,立即嗅出機會,派親信翟守珣北上結交李筠。
萬萬沒想到,老翟早就是趙匡胤的人,搞無間道的高手。
老翟直接到開封見趙匡胤,密議多時,翟守珣帶著新使命,回到淮南,對李重進說:“李筠目光短淺,成不了大事,不足以托付。”
我軍目前以穩重為第一。
李重進一生講的就是穩重,深以為然,練兵淮南,不動。
沒多久,趙匡胤賜給李重進一個免死鐵券,這是五代君主慣用的伎倆——緩兵之計。
果然有用,李筠從四月打到六月,被大宋軍滅了,李重進這邊,一聲響也沒有。
等趙匡胤騰出手來,他就不客氣了。
下詔:調李重進為平盧節度使,到北方青州去。
李重進明白,這一去,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了,遂起兵造反。
可惜黃花菜早涼了。
十月,趙匡胤親征。
十一月,抵達李重進大本營楊州,當天攻破城池。
李重進仰天長嘆:“我對不起周太祖(郭威)的恩情喲!”。
自焚而死。
07
李重進本職工作做的特別好,但隨機應變的本事不高。
注定他只能是歷史中的二流人物。
這也是郭威不選他的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