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摶老祖,睡中無憂愁,相面識玄機(jī)
在歷代道士中,陳摶無疑是一位聲名顯赫的人物,許多民間故事都流傳著他的事跡,被民間尊稱為陳摶老祖。
陳摶,字圖南,自號扶搖子,宋太宗賜號希夷先生,乃普州崇龕人,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二年(871年),卒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享年118歲,是道家內(nèi)丹派的第四代傳人。
相傳,陳摶曾從趙匡胤手中贏得華山。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封建制度下,崇山峻嶺亦屬皇家所有,若要居住,必須得到皇帝的恩準(zhǔn)。在華山東峰的東側(cè),有一處名為“下棋亭”的地方。據(jù)說某日,趙匡胤路過山下,陳摶以神風(fēng)將他攝至山上。兩人在亭中對弈,約定以山為賭注。首局和棋,次局太祖先占上風(fēng),心中暗喜,卻不料大意失荊州,陳摶連殺數(shù)子,轉(zhuǎn)危為安,最終獲勝。趙匡胤無奈,只得寫下輸山契,將華山輸給了陳摶,陳摶從此得以在華山長久居住。
華山北峰有一段名為“蒼龍嶺”的險徑,這是北峰通往其他諸峰的必經(jīng)之路,全長約150米,寬度僅1米,嶺背隆起,兩側(cè)是萬丈深淵,形似蒼龍盤臥。漢代以前,這里只有飛鳥才能越過,漢代以后才逐漸有人涉足。唐代文學(xué)家韓愈曾登臨此嶺,下山時寸步難行,絕望之際,寫下遺書投于嶺下,表示一旦失足,希望撿到遺書的人能為他收尸。
相傳,陳摶為開山修路,施展法術(shù)將當(dāng)?shù)毓賳T引至此地。官員見無路可歸,驚恐萬狀,正當(dāng)走投無路之際,東峰一位道士告知:“陳摶老祖特意來領(lǐng)你下山。”該官員答應(yīng)下山后,立即組織石工攀登開鑿道路。然而,這里的巖石異常奇特,白天鑿開,晚上自動合上;晚上鑿開,白天又恢復(fù)如初,蒼龍嶺脊依舊完好無損。巡撫大怒,增派能工巧匠,徹夜點(diǎn)燃松明火把,晝夜不停地施工,蒼龍嶺背脊流淌鮮血三晝夜,道路才得以開通。陳摶書房的墻上掛著一個大瓢,被道士賈休復(fù)看中。一日,賈休復(fù)來到陳摶書房,心中欲求大瓢,卻不好意思開口。然而,陳摶早已洞悉其意,便對賈休復(fù)說:“你不就是想要我的大瓢嗎!”隨即命使者從墻上取下大瓢,贈予賈休復(fù)。賈休復(fù)極為震驚,認(rèn)為陳摶是活神仙,能洞察他人心思。
據(jù)說,陳摶的相術(shù)和睡功極為精湛,許多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宋太宗為立太子,請陳摶協(xié)助相面,以選定最合適的人選。某日,輪到壽王趙恒,陳摶在延英殿與太宗相見后,前往南衙為壽王相面。剛至南衙門口,他旋即返回,對太宗說:“看遍諸王,皆不如壽王。”太宗頗為疑惑,問道:“你尚未見壽王,如何得出此結(jié)論?”陳摶答道:“方才見三位仆人立于王府門邊,皆是將相之才,仆人尚且如此,主人更不必說。”于是,立太子之事就此定奪。后來,壽王繼位,即為宋真宗。
宋太宗年間,有一位名叫王克正的官員去世,其家人為此舉辦佛事,設(shè)道場。王克正膝下僅有一女,年僅十多歲。陳摶前往吊唁,見其女披麻戴孝跪于靈前,便對同行者言道:“雖未親見王克正女兒的面容,但觀其捧爐之姿,氣度非凡,若為男子,必入翰林院;若為女子,將來定成郡夫人。”數(shù)年后,晉公陳恕擢升為參政,職位相當(dāng)于副宰相。一日,陳恕與太宗議事,太宗問:“愛卿娶的是哪家女兒,可有子嗣?”陳恕答:“臣妻已逝,留下二子。”太宗道:“江南舊族王克正,身后僅一女,聞其賢淑,愛卿可續(xù)弦。”晉公以年歲已高、已有二子為由推辭,太宗再三勸勉,晉公不敢違抗君命,遂娶王女為妻,果如其言。
陳摶被譽(yù)為“睡仙”,至今仍有傳說稱其在武當(dāng)山和華山留有“睡功圖”。陳摶的睡功與其相人術(shù)同樣被傳得神乎其神,玄妙無比。四川省安岳縣出土的宋代石碑,極盡夸張之能事,竟言陳摶“一睡三十年”。如此神功,自非凡人所能及。據(jù)陳摶自述,其睡功一則練功,二則消愁。陳摶曾作《對御歌》獻(xiàn)于周世宗,述其借睡消愁之事:“臣愛睡,臣愛睡,不臥氈,不蓋被,片石枕頭,蓑衣鋪地,震雷掣電鬼神驚,臣當(dāng)其時正酣睡。閑思張良,悶想范蠡,說甚孟德,休言劉備,三四君子,只是爭些閑氣。怎如臣,向青山頂上,白云堆里,展開眉頭,解放肚皮,且一覺睡。管甚玉兔東升,紅輪西墜。”世間何人能比陳摶睡得更香甜、更開心、更自在?電閃驚小醒,雷鳴吼猶睡,榮華富貴、權(quán)勢地位皆拋諸九霄云外。
陳摶在六十多歲高齡時才踏入武當(dāng)山修習(xí)道法,隨后長期隱居太華山,專注于精研《易》學(xué)的深奧玄機(jī),深入探究內(nèi)丹修煉的秘要,從而開創(chuàng)了一代道教新風(fēng),逐漸聲名鵲起,終成北宋時期頗具影響力的道教思想家及內(nèi)丹派的主要傳承者,堪稱大器晚成之典范。
因陳摶對道教貢獻(xiàn)卓著,深受道教信徒的尊崇,眾人皆視其為神仙般的存在,敬稱為“陳摶老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