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分享
劉某某,女,1983年12月03日戌時出生,雙下肢濕疹反復發作10余年,多種方法治療無明顯效果。2013年7月30日初診。
疾病史:患者13歲月經初潮,至今月經不調(延后),曾服用逍遙丸、益母草顆粒等調經藥物,開始有效,后發現效果不明,甚或無效,因其已分娩1子,故沒有太在意其體質的變化,2011年出現雙下肢濕疹,多處治療反復不愈。
體質描述:身高165cm,體重60kg,體壯,面晦暗。
初診(2023年7月30日):患者為女性,體型壯實,面色暗紅,稍有油光,口唇暗紫(尤為明顯),雙下肢濕疹,小腿尤甚色黑脫屑,舌紫苔薄,脈細,腹部肌肉堅緊,下腹部按壓有抵抗感,按壓時患者有較強痛感,雙腿輕度浮腫,皮膚干燥。自述常覺熱感,有時1日發作4~5次,無規律可循,頭暈胸悶,腰酸背痛。月經延后,量少,顏色暗紅,有血塊,已經停經2月,便秘。
五運六氣1983年12月03日戌時基本盤:癸亥年六之氣,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2023年7月30日就診運氣盤:木—+火—土—水++金++;
患者綜合盤成為:木—++火—土—水+++++金+++。
五運六氣診斷:寒水太重,并在下焦成淤積性濕疹,肺金旺盛,長期便秘;火土不及心脾兩虛、血虛、血瘀月經不調。
處方:桂枝15g,茯苓15g,赤芍15g,白芍15g,牡丹皮15g,桃仁15g,制大黃10g,懷牛膝30g,15劑。囑其忌辛辣,放松心情。3天后反饋,熱感基本消失,但月經未至,小腹痛感加劇。囑其原方續服1月,待月經來后停藥。
二診(2023年9月15日):患者面色已改,精神甚佳,頭暈、胸悶癥狀基本消失,月經已至,腹痛消失,雙下肢皮疹消退,整個人感覺很舒服,每日1次排便,要求繼續服藥。處方:桂枝10g,茯苓10g,赤芍10g,白芍10g,牡丹皮10g,桃仁10g,當歸10g,川芎15g,白術12g,澤瀉12g,制大黃5g,懷牛膝20g,15劑,至月經時停藥。共調節處方服用3個月,患者服用后感覺很舒服,濕疹皮疹未再復發,效果明顯,對療效很滿意。
體會
五運六氣診斷:寒水太重,長期在下焦外象表現為淤積性濕疹,肺金旺盛作用大腸外象表現長期便秘;火土不及心脾兩虛外象表現為血虛、血瘀月經不調延期淋漓不凈。綜合辨證為瘀血阻滯,寒濕凝滯,治則為祛瘀消癥。是選擇溫經湯還是桂枝茯苓丸?
《金匱要略》:"婦人宿有癥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為癥痼害。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下血者,后斷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當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桂枝茯苓丸是仲景用來下死胎的方,病機為素有癥病為患,導致血瘀氣滯,經水異常,漸至停經;瘀血內阻,血不歸經,則漏下不止。當然選擇了此方。
在臨床中,桂枝茯苓丸經常用于女性治療婦科疾病,比如女性胎動不安以及流產之后出現出血過多、胎死腹中,以及出現女性的手指、口唇、指甲蒼白、面色發黑,而且對于出現休克,都可以用桂枝茯苓丸的進行調整和治療。
患者舌暗紫,脈沉細,舌脈相參,血瘀癥明顯,故使用桂枝茯苓丸活血祛瘀而獲效。二診時用桂枝茯苓丸與當歸芍藥散合用,可加強桂枝茯苓丸調經的療效,可謂婦科兩張金方。
許柳田醫師簡介:主任醫師 第三屆安徽省基層名中醫 第三屆黃山名醫 首批安徽省健康素養巡講專家 黃山市中醫院新安醫學傳承診療中心特聘專家。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中醫美容常務理事,痤瘡附屬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全國委員、安徽省常委,中國性學會中醫性學分會全國委員,中國火針專業委員會常委,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白癜風精準醫療聯盟委員會委員,安徽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安徽省健康服務業協會皮膚健康分會常務委員等。
溯源新安醫學理論和家傳中醫皮膚特色為基礎,擅長以五運六氣+五行脈+八卦九宮針法綜合診治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白癜風、黃褐斑、難治性痤瘡、脫發、皮炎濕疹、牛皮癬、陰疽、不孕不育、失眠等各種疑難雜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