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至21日,由歷史文化名城數字人文聯盟(籌)發起,南京大學數字人文與超媒體GIS實驗室、南京大學數字史學研究中心、南京大學中華文明數智創新實驗室承辦的“數字歷史文化地圖的探索與創新”會議在南京大學舉行。
歷史文化名城數字人文聯盟是一個以傳承發展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為理念,組織各地城市文化研究者,由多方參與互相共享資源、交流經驗,共同推動城市歷史文化數字人文建設和向社會開放共享成果資源的公益活動。項目準備以上海、成都、南京三大城市為基礎逐步開展工作,積累成果和社會影響力,再擴大到全國更多城市,最終發展成為一個覆蓋全國范圍的文化項目。本次會議是歷史文化名城數字人文聯盟的第一次專題研討會,旨在推進聯盟工作計劃的制訂與完善,促進歷史時空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歷史文化數字地圖在線協作成果的現場交流。
地圖書作為聯盟的參與方和聯盟的基礎技術設施之一,也專門派出和邀請了多位代表赴南京參會:
地圖書創始人、成都發現時代科技公司總經理曹江;
地圖書合伙人、成都發現時代科技公司技術總監高英健;
地圖書志愿者、《上海歷史建筑數字地圖集》知識庫作者張遜;
《蜀都河圖》知識庫主要負責人,清流智庫主理人、成都城市河流研究會前秘書長孫吉。
此外,地圖書用戶、世界古城數字博物館公益項目發起人、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戰略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徐輝也受地圖書邀請參加了會議。徐輝先生因故無法在上午參會,后臨時調整為在中午的聚餐中進行交流。目前古城數博項目也已經加入了聯盟。
在致辭環節,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陳剛副教授首先介紹與會嘉賓,介紹本次會議發起緣由與主旨。本次會議匯聚了來自政府、學界、社會力量與企業的相關人士,共同探討構建歷史時空數字基礎設施,持續建設以"地圖書"等為代表的人文地理知識庫在線協作與數字制圖平臺,推動面向社會開放的城市歷史文化數字資源的共建共享。
會議分三場。第一場開展了地圖知識庫軟件與基礎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天地圖)之間的交流與對話。首先,“地圖書”網站創始人曹江先生系統介紹了該項目的理念、技術與應用現狀,并對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接著,來自南京市城市地下管線數字化管理中心、“天地圖·南京”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的姜丹萍所長以“新型時空數字基礎設施筑牢城市‘智慧底座’”為題,系統介紹了“智慧南京時空大數據平臺”,該平臺是國內領先的城市時空數據基礎設施,全面服務南京市智慧城市建設,面向政府、社會等多部門、多領域,提供了一站式地理信息便捷服務。隨后,南京市城市數字治理中心趙偉偉處長,著眼城市大數字治理的全局性問題,結合南京實踐,對“城市時空數字基礎建設”發表了深入思考與有益建議。隨后,主持人對第一輪發言進行了總結,對地理信息系統時空平臺、時空數字基礎建設,以及地理數據安全等問題進行了展望與建議。
曹江先生介紹“地圖書”知識庫產品
姜丹萍所長匯報智慧南京時空大數據平臺建設進展
趙偉偉處長對“城市時空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出思考與建議
會議第二場由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魯安東教授主持,重點展示了成都、上海、南京以及大運河數字人文地圖數據庫建設案例。來自上海的規劃業界資深從業者、歷史地理學者張遜先生介紹了上海歷史建筑數字地圖集項目,提出了歷史地理數據建設的“開放、協作、共享”研究思路與合作方式。清流智庫主理人、成都城市河流研究會前秘書長孫吉先生匯報了“蜀都河圖:成都自然歷史文化數據庫”項目,提出了知識共享需要社會各界努力,助力知識共享的觀點。南京記憶圖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楊祥飛經理展示了“數字中國·大運河”項目的建設背景、平臺功能,以及知識圖譜、時空地圖研制的關鍵技術與工作經驗。南京大學陳剛副教授以“構建城市時空基礎框架,研制民國南京歷史GIS數據庫”為題,指出新一代歷史GIS平臺建設的核心是構建時空數據基礎框架,對其定義、功能和挑戰進行了闡述,并結合民國南京歷史GIS數據庫研制工作介紹了南大團隊的工作經驗與研究心得。
張遜先生介紹上海歷史建筑數字地圖集項目
孫吉先生匯報“蜀都河圖:成都自然歷史文化數據庫”項目
楊祥飛先生展示“數字中國·大運河”項目成果
陳剛副教授匯報民國南京歷史GIS數據庫研制工作
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城市研究中心主任魯安東教授對第二輪發言進行了全面總結與精彩點評,重申了數字人文基礎設施建設中地理數據、地圖可視化的重要性。
魯安東教授主持并點評第二場學術活動
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院長、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大數據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裴雷教授主持了會議圓桌討論環節。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王雷教授、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李飛雪副教授、南京國準數據有限責任公司陳杰杰董事長、南京集艾思軟件科技有限公司李江總經理、南京視網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張帥總經理、南京大學藝術學院陳靜副教授等與會專家紛紛發表感言與建議,就數字人文地圖研究、城市人文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等主題展開討論,提出了新思路、新見解。最后,南京大學社科處綜合辦宋繼偉主任對會議內容進行了總結,對歷史文化名城數字人文聯盟的未來建設、數字歷史文化地圖研究等工作,寄予厚望,并提出相關建議。
裴雷教授主持圓桌學術討論
宋繼偉主任做總結發言
本次會議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編號:42071172)支持,為推動城市數字歷史文化地圖的探索與創新研究提供了平臺,也促進了數字人文相關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跨學科、跨領域的合作對于推動歷史文化名城數字人文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參會人員
曹 江“地圖書”網站創始人、成都發現時代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 遜上海規劃設計公司從業者、歷史地理愛好者
徐 輝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戰略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
王 雷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客座教授
孫 吉清流智庫主理人、成都城市河流研究會前秘書長
高英健“地圖書”網站合伙人、成都發現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趙偉偉南京市城市數據數字治理中心 副處長、教授級高工
姜丹萍南京市城市地下管線數字化管理中心、“天地圖·南京”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 副所長、高級工程師
裴 雷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大數據研究院 教授、院長、執行主任
魯安東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城市研究中心 教授、副院長、主任
王 濤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數字史學研究中心 教授、副院長、主任
陳 靜南京大學藝術學院、高研院數字人文創研中心 副教授、主任
陳 剛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數字史學研究中心 副教授、副主任
宋繼偉南京大學社科處綜合辦 博士、主任
張 帥南京視網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長、教授級高工
陳杰杰南京國準數據有限責任公司 董事長、技術總監
楊祥飛南京記憶圖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李 江南京集艾思軟件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高工
段鑒書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學院 課題組成員、研究生
尤香婷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學院 課題組成員、研究生
徐有恒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學院 課題組成員、研究生
廖敏伊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學院 課題組成員、研究生
曹夢婷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學院 課題組成員、研究生
危宗軍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學院 課題組成員、研究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