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相對于中醫的病名叫消渴,也就是說糖尿病隸屬于中醫的消渴范疇,因為消渴主要的表現是以多飲、多食、多尿、形體消瘦,或者尿濁、尿有甜味為臨床特征,這里面的幾大癥狀與糖尿病非常相似,所以糖尿病隸屬于中醫的消渴范疇。
它是糖尿病的一個重要的階段,但是消渴的范圍要超過糖尿病。而對于該癥的認識和治療距今已有 2000年的歷史,歷代諸多醫家對本病的病機與治療從多個角度進行了闡發,多數醫家認為本病的病機以 “陰虛”為本 ,“燥熱” 為標,治療則以 “清熱潤燥,養陰生津”為大法。
有一些病人并沒糖尿病的診斷,但如果臨床表現有多飲、多食、多尿、形體消瘦也屬于消渴,但不一定是糖尿病,在《金匱要略》里已經有消渴病的專篇,而且提出了上、中、下三焦的不同的癥狀表現,有不同的治療的方藥。在中醫《內經》里就有記載,這個記載是在2500多年以前,稱之為消渴,又分為上、中、下三消,患者多飲、多尿、多食、體重下降。
多飲是由于機體不能利用葡萄糖,葡萄糖隨尿排出,產生滲透性利尿,患者的尿量及次數均有增加。葡萄糖不能被利用,機體饑餓感明顯,蛋白質代謝出現障礙,負氮平衡,患者消瘦明顯。
消渴的三個病癥:
上消指患者喝水比較多,是正常人喝水的好多倍;
中消是指容易出現饑餓感,吃完飯一會就餓了;
下消指的是患者小便比較多。
由此可見中醫和西醫在糖尿病的診治過程中,大致方向一樣。
糖尿病患者從前期到確診一般要經歷三個階段:
階段一:患者已經存在糖尿病相關的病理生理改變,但是糖耐仍正常。
階段二:隨著病情進展,出現糖尿病前期,患者會出現包括空腹血糖受損和(或)糖耐量異常。這個階段一般都沒有明顯的不適癥狀和臨床表現。
階段三:進展為糖尿病?;颊叨嗤ㄟ^體檢、血糖化驗等發現患病,待出現糖尿病的典型癥狀“三多一少”,即多飲、多尿、多食和體重下降等癥狀時,通常已經較為嚴重了。
消渴病的病機之本為陰液虧虛,關于消渴病的論述,最早見于《素問·奇病論篇 》:“夫五味人口,藏于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 ,轉為消渴。”。
腎陽不足是消渴病病機的一個重要方面,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氣不化津,津液不能上蒸于口,故見口渴;腎虛不固則尿多尿頻;同時還可伴見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舌淡苔白滑、脈沉細無力的癥狀。所以,治療應選用溫腎益氣壯陽之法。
肺脾氣虛是消渴癥隱含的根本病機。消渴癥的發生與脾的功能失調密切相關。脾胃虛弱為糖尿病的主因,根本的病理變化在于脾的轉輸功能失常引起水谷津液輸布和利用過程紊亂或不平衡,一旦脾失健運,水谷精微失于輸布可致清渴病的各種證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