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財銀社
文章|賈茹
編輯| 何碧
近年來,秦農銀行居高不下的貸款集中度為其運營帶來了不小的隱患,據聯合資信最新的評級報告顯示,該行一大客戶出現高達16億元的違約,該違約雖尚未被計入不良,但未來的風險依舊值得關注。
凈利潤下滑,貸款集中度持續走高
據秦農銀行2023年年報顯示,截止上年末,秦農銀行資產總額 4441.19 億元,較期初增加 379.06億元,增幅 9.33%;負債總額 4253.52 億元,增加 365.02 億元,增幅 9.39%。
其中,各項存款3334.9 億元,較期初增加 414.97 億元,增長14.21%;各項貸款2201.42億元,增加 35.07億元,增幅 1.62%,其中實體貸款 1847.16 億元,增加 133.86 億元,增幅 7.81%。實現凈利潤18.55億元,同比減少0.06億元, 減幅0.31%。
在資產質量方面,秦農銀行2023年累計清收化解表內外不良貸款30.66億元,不良貸款余額 47.40 億元,較期初增加 2.56 億元;不良貸款率 2.15%,上升 0.08 個百分點;同時,該行撥備覆蓋率為164.59%,較上年末下降4.62個百分點。
從貸款行業分布情況來看,秦農農商銀行主要的貸款投放行業為建筑業、水利、
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以及批發和零售業,2023 年末上述前五大行業貸款占比分別為 13.36%、8.26%、8.18%、7.90%和7.58%,合計占比 45.28%。
作為該行貸款第三大行業的房地產業卻貢獻了該行最高的不良貸款率,2023 年末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為 6.19%(單體監管報表口徑) ,較上年末上升 0.16%,遠高于全行平均不良水平,盡管秦農農商銀行違約的房地產貸款風險緩釋措施較為健全,但考慮到房產等抵押物變現難度相應加大,未來違約房地產貸款現金回收情況需持續關注。
同時,該行貸款集中度也明顯高于其他同行,據秦農銀行歷年財報數據顯示,該行最大十家客戶貸款比例2019年至2023年分別為67.60%、66.70%、61.48%、73.24%以及66.40%;單一最大客戶貸款比例在2023年達到了8.48%,在2019年至2021年該數據分別為7.57%、7.69%以及7.50%。
在《商業銀行大額風險暴露管理辦法》中對于貸款集中度的監管要求顯示,銀行對非同業單一客戶的貸款余額不得超過資本凈額的10%,對非同業單一客戶的風險暴露不得超過一級資本凈額的15%。
對比農商行同業的貸款客戶集中度來看,2022年14家主板、新三板上市農商行公布的年報數據顯示,前十大客戶貸款占比中最高的為喀什農商行75.40%,其次為青農商行39.76%,最低為常熟銀行6.36%,上市農商行前十大貸款客戶占比的平均值為30.12%。
大客戶出現16億元違約,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據聯合資信評估公司在今年7月26日出具的《陜西秦農農村商業銀行2024年跟蹤評級報告》中顯示,2023年末,秦農銀行貸款前十大戶中涉及逾期貸款余額16億元(單戶逾期)、無不良情況,針對大戶大額逾期情況,秦農銀行正在積極協調化解,但未來實際處置情況有待觀察。
此外,秦農銀行的另一項拆放同業同樣涉及逾期,據上述《評級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末,秦農銀行3億元拆放同業涉及逾期,五級分類劃分至不良類,其交易對手為西藏金融租賃公司,秦農銀行對上述違約同業資產計提減值準備1.36億元。
除了資產質量方面令人堪憂外,秦農銀行近年來的盈利能力也受到了質疑,2023年該行營業支出以業務及管理費與資產減值損失/信用減值損失為主。
據財報顯示,秦農銀行業務及管理費基本保持穩定,成本收入比小幅回落,2023 年為 39.70%,成本管控能力仍有提升空間。由于其面臨的信用風險管控壓力加大,秦農銀行明顯加大減值準備計提力度,2023 年計提信用減值損失 21.45 億元,其中貸款減值損失 17.27 億元、投資資產減值損失 1.93 億元、預計負債減值損失1.74 億元,考慮到其資產質量存在一定下行壓力,信用減值損失對盈利的影響需保持關注。
從盈利水平來看,2023 年,秦農銀行信用減值損失計提規模大幅增長,顯著加大了營業支出,凈利潤有所下滑,帶動其平均資產收益率和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均有所下降,考慮到其撥備水平承壓,加之凈息差收窄,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違規代持,久懸不決
近日,秦農銀行6.4億股股權再次被掛上司法平臺拍賣,相較于上一次拍賣價格本次拍賣,低價增加近5億元。起拍價為11.58億元,相當于1.81元/股。此次拍賣并未公布評估價,而是采取定向詢價的方式進行估值,市場價為13.63億元。
所拍賣的這筆股權,雖歸屬于金花投資控股集團名下,實際卻是陜西和諧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有,屬于違規代持行為。
據2020年報披露,陜西和諧投資直接持有該行7.6億股股份,為第三大股東,又通過金花投資控股集團、西安協和置業股份有限公司間接分別持有6.4億股、4.27億股,3戶股東合計持股18.27億股,持股比例達到20.86%,遠超過其他股東。
根據監管要求所規定的內容,中小商業銀行不得有隱形股東,不得有股權代持,主要股東包括戰略投資者持股比例一般不超過20%。
據此,陜西和諧投資持有秦農銀行股權存在多項違法違規問題。針對持股超比例的問題,秦農銀行曾在2020年報中表示,已責成其盡快實施轉股,盡管時間已過去了四年之久,但時至今日,該股權依舊未發生實質變更。
同時,陜西和諧投資于今年5月被列為被執行人,申請執行人為國民信托有限公司,被執行人為陜西和諧投資、金花集團,執行標的為8.45億元,此次為恢復執行。執行關聯案件顯示,此案案由為借款合同糾紛。
2022年5月,西安中院曾做出裁定,案外人長春發展農商銀行向該院提交的變更申請執行人申請正在審理中,因申請執行人尚未確定,無法進行正常的執行行為,裁定(2021)陜01執3857號案件終結執行,待具備執行條件時,申請執行人可以申請恢復執行。
對于本次拍賣而言,可以參考前幾次的拍賣來衡量,在該股權首次拍賣之前,秦農銀行2022年一季度凈資產為184.81億元,以88.26億股的股本計算,每股凈資產為2.09元。
截止上半年為止,秦農銀行凈資產為226.81億元,每股凈資產為2.57元,較2022年一季度增長22.97%,遠低于第二次拍賣起拍價的增幅。
此外,2019年至2021年間,秦農銀行股權曾多次被掛出拍賣,其中最大的一筆發生在2021年,6499.99萬股占比0.74%,參考價為9944.98萬元,以8774.99萬元起拍,相當于折價11.76%,一拍、二拍均流拍,第三次變賣時以7019.99萬元的底價成交,相當于每股僅1.08元。
本次拍賣底價雖低于秦農銀行的每股凈資產,但遠高于首次掛牌的價格,也超過此前已經拍賣成交的價格,流拍的可能性加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