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朋友聚餐,選了家以前常去的川菜館,結果8個人點了12個菜,結賬才400出頭——老板苦笑著說這價放在三年前,連原料成本都不夠。”在北京經營了15年家常菜館的老李,望著午餐時段空蕩蕩的大廳,一根接一根地抽煙。他的店2024年流水下滑了37%,最近剛掛出轉讓信息,“現在每天進店的客人,還沒服務員多”。
老李的困境并非孤例。2025年1-6月,全國超100萬家餐飲相關企業注銷離場,熱門商圈空置率飆升。更觸目驚心的是,6月餐飲收入同比增速從4月的5.2%驟降至0.9%,創下近十年最大跌幅。當“下館子”從日常享受變為奢侈消費,這場席卷行業的寒流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為什么大家都不愛下館子了?老顧客說出大實話,原因殘酷卻很現實。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具體是因為什么?
一、錢包縮水:經濟下行期的消費降級
“房貸車貸壓得喘不過氣,人均50的聚餐?不如買菜回家做三頓。”在上海某IT公司工作的王磊,道出了多數工薪階層的心聲。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僅3.1%,而餐飲核心成本全線飆升:食材價格漲幅超12%,服務員月薪突破4800元(同比漲15.7%),重點城市商鋪租金達24.37元/㎡/天。
當收支天平失衡,消費者本能地捂緊口袋。西貝莜面村創始人賈國龍曾透露一個殘酷細節:某日門店突遭1.1萬單低價外賣沖擊,其中包含大量牛奶、黃饃饃等低成本商品,“履約完我們就退出了,這種訂單根本是飲鴆止渴”。而更多普通家庭的選擇是——直接回歸廚房。
美團調研顯示,68%的受訪者減少堂食主因是“在家做飯更省錢”,連外賣都精打細算:2025年午市火鍋客單價同比下跌23%,消費者用快餐價格享受正餐的“平替邏輯”大行其道。
二、外賣絞殺:堂食遭遇降維打擊
“同一份宮保雞丁,堂食48元,外賣用券后19.9元還免配送費——你說我選哪個?”90后白領小林滑動手機屏幕,屏幕上滿屏的“0元奶茶”“5.9元咖啡”促銷信息閃爍。這場由平臺掀起的補貼大戰,正在重構餐飲消費的底層邏輯。
嘉和一品創始人劉京京揭開了行業傷疤:平臺用大數據精準發券攔截顧客,并強制商家承擔70%的補貼成本。以一份實付28.88元的外賣為例,商家需承擔7.15元補貼,而平臺僅出3.7元。更致命的是,當消費者養成“1元喝咖啡”的習慣后,堂食價格體系徹底崩塌。“停止補貼那天,就是行業價格體系崩潰之時”,劉京京的預言正在應驗:2025年7月外賣單量突破日均2億單,同比翻倍,而同期堂食客流萎縮超40%。
連鎖反應迅速傳導至經營端。中腰部快餐品牌被迫設置“外賣紅線”——某創始人要求所有門店外賣單量占比不得超過28%,否則店長直接問責,“寧可不做外賣,也不能被裹挾而死”。這種掙扎在數據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當外賣訂單占比超40%時,餐飲企業整體利潤平均下滑12%。
三、信任危機:品質縮水與服務降級
價格戰陰影下,食品安全與體驗品質正被悄然犧牲。多位消費者吐槽:“9.9元漢堡的面包邊像紙板”“奶茶分量少三分之一”。有業內人士透露:某連鎖品牌采購標準從“無蟲眼”降至“帶黃葉也可”;炸雞店用油周期從3天延至5天;免費紙巾、餐具消毒等基礎服務更是能省則省。
行業閉店率數據更觸目驚心:小龍蝦品類閉店率37.2%高居榜首,牛蛙、黃燜雞和麻辣燙緊隨其后,均超31%。當消費者目睹鐘愛的餐廳頻繁倒閉,對餐飲品牌的信任感也日益稀薄。“去年充值的會員卡,今年店就沒了”,這樣的抱怨在社交媒體比比皆是。而315曝光的楊銘宇黃燜雞“剩菜回收”事件,更讓消費者對餐飲衛生的質疑達到頂峰。
四、習慣革命:孤獨經濟與效率優先
“午休僅1小時,等位40分鐘不如吃便利店盒飯。”深圳科技園的打工人趙雯道出新消費邏輯。美團數據顯示,25-35歲群體占午市消費68%,超七成要求40分鐘內完成用餐。效率需求催生餐飲新物種。
與此同時,孤獨經濟重塑消費場景。2024年火鍋午市訂單暴漲162%,其中74%為單人餐。年輕人不再將聚餐視為社交剛需,反而更享受“一人食”的自由。上海某養老院的首批不婚女性坦言:“獨自旅行、看展、吃小火鍋,比勉強湊飯局舒服多了”——這種價值取向的遷移,使傳統正餐廳逐漸失去吸引力。
當消費降級撞上資本絞殺,餐飲業的寒冬本質是時代紅利的退潮。消費者并非不愛人間煙火氣,只是在高負債與低預期的夾縫中,被迫將“下館子”從生活儀式降級為奢侈消費。而那些穿越周期的幸存者,必是既懂用“小火鍋”滿足高頻剛需,又能以真誠重獲信任的長期主義者——畢竟食客的胃與心,終將歸屬于那些尊重每一分血汗錢的餐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