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自從內地大撤退后,除了少量尾盤偶有出現,幾乎很少出現在大陸客戶視野。
不過最近總爺觀察到,李嘉誠的長實集團旗下,香港樓盤Blue Coast:
7折賣房后,又開始大規模收割上海人了
今年4月,blue coast首開422套房,引發2.8萬+人申購,平均66人搶一套房,8日售出百億創造香港奇跡。
blue coast開盤現場
近期,Blue Coast II即將入市,依舊是熟悉的7折,甚至要比1期價格還要便宜,引發不少上海中產關注。
當香港樓市加速下行、本地購買力嚴重不足,李嘉誠再次將目光瞄準內地,他們在9月開啟了Blue Coast II的市場推廣:
掀起大規模宣傳攻勢,目標明確指向內地中產
blue coast發布會現場
且不說Blue Coast II的真實性價比,目前內地人在香港買房、為李嘉誠接盤,真的是一個明智選擇嗎?
今天總爺就和大家聊聊,李嘉誠的7折鐮刀背后,香港樓市的“陷阱”。
01
再次打折,為何鐘情內地客?
首先總爺帶大家了解下blue coast,看看李嘉誠為何要打折出貨。
blue coast項目位于港島南區黃竹坑香葉道11號,港島黃竹坑地鐵上蓋,由李嘉誠的長實和港鐵共同開發。
blue coast地鐵上蓋
Blue Coast的拿地時間是2018年,這也是李嘉誠長子李澤鉅,接手長實后第一次在香港拿地。
有意思的是,這塊地還吸引了中海、碧桂園等內地房企競標,最終長實以28000港元/英尺的成本價獲取。
香港豪宅和內地不同,“Blue Coast”主打的3房-4房,已經是香港高端豪宅的水平了。
blue coast樣板間
Blue Coast II總價可不低,2房921.4萬港幣起步、3房1528萬港幣起步,無論在哪座城市都算得上豪宅了。
為了能夠以最快速度出貨,Blue Coast II依舊給出了巨大折扣空間,純純的虧本大甩賣。
blue coast II 折扣力度
但神如李嘉誠也沒料到,這幾年香港樓市一蹶不振,一路下滑到了10年前水平。
香港樓市走勢,來源中原地產
2月香港官宣“撤辣”后,李嘉誠果斷出手,blue coast入市折后平均呎價22955港元(人民幣約22.5萬/平),相當于周邊房價的7折,甚至遠低于土地成本。
blue coast創造了8日售出百億的銷售成績,累計幫李嘉誠公司套現逾港幣108億。
blue coast 開盤現場
李嘉誠堅持“不賺最后一塊銅板”,在窗口期虧本批量出貨,只能說實在是高。
總爺發現很有意思的是,長實的高管們并沒有因為虧本賣房而不開心,反而是興高采烈地舉辦了發布會,核心高管身著皮衣出席。
blue coast發布會現場,左起:長江實業營業部助理首席經理楊桂玲
這要是內地開發商大規模虧本賣房,估計從區域到項目都得被問責甚至擼個遍,足以可見香港開發商“清倉”的決心。
精明的香港開發商,為什么如此不看好后市呢?
02
超級神盤,終究是夢一場?
在總爺看來,香港超級神盤blue coast“轉戰”內地,源于“撤辣”政策。
所謂“撤辣”,指的是今年2月28日,香港宣布撤銷所有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俗稱“辣招”),交易無須再繳付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
“撤辣”之前,內地買家或公司買家在香港買房,需要繳納樓價共15%的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撤辣”后只需繳付從價印花稅,稅費在100港元至樓價的4.25%之間:
大幅降低了交易成本,變相向內地客戶示好
香港政府這一招確實有效,美聯物業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今年4月內地買家在香港一手住宅市場的交易金額占比達57.1%:
內地買家,再次超越香港本地買家,成為香港樓市主力
到底有多火?香港中介甚至成立了 “普通話專組”,專門來對接內地客戶,趁著這波風口狠狠賺了一波。
香港樓市現狀,來源中新經緯
然而好景不長,乏力的香港經濟終究支撐不起樓市,撤辣僅僅三個月后,香港樓市就被打回原形,再次陷入漫長的下行通道。
香港樓市現狀,來源香港電視臺
與此同時,香港開發商正在經歷可能史上最艱難的時刻。
李嘉誠的長江實業,2024年上半年營業收入220.08億港元,同比減少10.55%;未經審核股東應占溢利86.03億港元,同比減少15.3%:
李嘉誠公司半年營收,還比不過中海在上海的銷售額。
隨著房價和信心指數的持續下跌,第一批內地富豪投資客也逐漸冷靜下來,香港開發商們繼續尋找下一批接盤俠。
blue coast內地路演發布會現場
這一次Blue Coast開啟了內地大規模推廣,甚至在有些城市舉辦數百人的中介大會,這次李嘉誠的目標很明確:
內地中產客戶,就是香港樓市的接盤俠
不過總爺仔細看了blue coast的產品,對于習慣于內地生活的家庭來說,其實并不適合。
一方面是超高的建筑密度,居住體驗相大打折扣。目前從工地現場可以看出,整個樓盤圍合布局,延續了香港建筑高密度傳統。
blue coast現場
另一方面是非典型的戶型設計,無論朝向、分區、陽臺缺失等,都內地居民的習慣與大相徑庭。
blue coast平面布局
blue coast正在進行大規模推廣,但似乎很少有關于產品本身的分析,總爺建議大家還是要實地看看,再考慮是否合適真正居住。
03
香港買房,金礦還是陷阱?
年初的時候,總爺也去考察過香港樓市,彼時“撤辣”還未實施,但是可以明顯感知到:
香港樓市,正在逐漸失去昔日光芒
最近甚至有媒體報道,越來越多的港人選擇“北上”深圳消費,而“南下”香港消費的客流量正在日益減少。
香港居民“北上”消費,來源香港電視臺
機敏的香港開發商從不會坐以待斃,他們為了吸引更多內地中產,為大家編織了一場“高收益、高回報”的“陷阱”。
1. 香港買房,租金回報率超級高?
這是大部分香港開發商、中介最核心的賣點,不少中介鼓吹香港房子動不動5%以上回報,秒殺銀行存款。
但真實數據遠低于宣傳,中原地產研究2023年11月,香港的平均租金回報率(CRI)是2.39%,這個水平上海很多老破小都能做到。
另外香港房產還面臨高物業費、物業稅、地租、差餉等繁多成本,再加上遠離自己的管理成本、空置成本,其實從租金回報率來看并不算香。
2. 香港買房,投資回報率超級高?
很多開發商都在鼓吹香港樓市“即將反彈”,現在買就是“抄底”。
李嘉誠兒子李澤鉅,在長實中期業績分析會議上,高調為跌跌不休的香港樓市站臺:
“唔敢賭香港市場太差!按過往歷史所見,邊個賭香港長期差都錯!”
李澤鉅發布會現場發言,來源香港商報
另外聽其言觀其行,李嘉誠家族已經很久沒在香港拿地了,而且還在虧本大清倉,一向敏銳的李嘉誠才是“人間清醒”。
3. 上海中產,適合投資香港樓市?
最近身邊有不少朋友,都被李嘉誠blue coast鋪天蓋地的宣傳吸引,跑來咨詢總爺其中門道,這也是總爺寫這篇文章的初衷。
早期李嘉誠吸引的內地投資客,大部分都是財力雄厚的內地富裕家庭,對他們來說不過是財富的分散投資,漲跌對生活影響不大。
香港樓市現狀,來源中新經緯
但是當blue coast將目光瞄向脆弱的上海中產,要結合“優才計劃”,為他們精心編織一場“香港高端生活”的美夢,總爺覺得:
不是蠢,而是壞。
對于大部分上海中產家庭來說,現在被忽悠去投資下行中的香港樓市,簡直是匪夷所思,甚至有種“49年入國軍”的幽默感。
很多人身份還沒搞定,就開始著手買房,另外如何合法地境外支付,這是大部分媒體和中介不會直接告訴你的:
很多公司和客戶,都游走在鋼絲邊緣。
總之,對于上海中產、或者說我們普通老百姓,如果近期沒有長期居住在香港的計劃,還是應該慎重看待香港買房這件事。
尤其是blue coast這種瞄準內地市場、投資客戶集中的樓盤,你真的需要千萬小心別被忽悠:
接盤李嘉誠,誰給你的勇氣?
blue coast發布會現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