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寫到國央企工作中目睹的種種問題,就會有人說:
“國央企工作不好,民企就好了嗎?”
“這些問題難道只有國央企有,民企就沒有嗎?”
仿佛國央企和民企,就只能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其實國央企和民企,從來就不是對立的關系,
都是我國經濟的基石,都是市場經濟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都是就業市場的蓄水池。
我們的市場足夠大,容得下國央企,也容得下民企
事實上這幾年的某種風氣我是不太理解的:
看到一些民企出了問題、犯了錯誤就歸結于“萬惡的資本”,喊打喊殺;
認為資本就是有原罪的,資本是吸血鬼,一提到資本,就聯系到剝削、壓榨、貧富差距...
總之“一切社會問題背后都是資本在搞鬼”。
事實上資本真的那么十惡不赦嗎?
沒錯,前些年資本崛起的時候,的確制造了很多的不公平不合理:
地產資本飛速發展,一眾房地產商吃得滿嘴流油,房價失控,民怨沸騰;
教育資本無序擴張,許多家長不得不重金送孩子去上校外輔導機構,養育成本劇增,教育內卷;
互聯網資本造就了一輪又一輪的創富神話,
伴隨而來的是電商“吸血”實體經濟,以及大廠996、007榨干年輕人的爭議...
于是這幾年踩了“急剎車”,
地產熄火,房價大跌,一線城市跌幅達到30-40%左右,回到2015-2016年的水平;
互聯網泡沫破裂,教培行業更是連根拔起,畸形的“雞娃”行為似乎得到了遏制...
但大家的日子好過了么?
經濟下滑、增長放緩、裁員降薪新聞不斷、失業率節節攀升,
“歷史進入垃圾時間”,“大街上滿是死氣沉沉的年輕人,和生不如死的中年人”。
于是大家想起來了,“萬惡的資本家”也帶動了上下游無數行業、企業賺到了錢,
創造了無數工作崗位,給無數人提供了賴以為生的飯碗,
讓無數人靠自己的勞動和智慧躍升了生活水平、甚至跨越了階層。
事實上勞動者和資本是相互依存的,
沒有勞動者,資本無法創造價值,沒有資本投資、創新,勞動者就缺乏就業機會。
當資本偃旗息鼓的時候,會發生什么?
那就是這兩年大家所經歷的:就業機會減少,勞動力供過于求,
公考、國央企、大廠小廠,哪怕是開滴滴、送外賣,都越來越卷,卷到冒煙。
解決就業問題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是大家一起把經濟搞上去,做大蛋糕,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第二種是ZF統一調配工作,但這可能么?
首先根本沒有這么多就業崗位,
其次,哪怕國家真的把大家都養起來,但在生產力水平還達不到的時候,蛋糕就只有這么大,每個人都只能分到一點蛋糕屑,
貧富差距是沒有了,只不過不是共同富裕,而是共同貧窮,窮得很平均。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哪怕真的有人愿意接受這樣的生活,
但地球上又不止我們這一個國家,我們愿意共同貧窮,別的國家可不會放過我們,落后就要挨打。
所以國央企和民企也好,企業和勞動者之間也好,從來就不是對立的關系,
而是相互依存、互促互補、共榮共生。
大家共同發展,把蛋糕做大,有了蛋糕才能談怎么分配,蛋糕都沒了還分個啥。
動輒對資本喊打喊殺是不可取的,
我們應該做的是引導、規范、監督、管控,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野蠻生長,讓資本實現健康、有序的流動,而不是不要資本。
我們的市場足夠大,容得下國央企,也容得下民企、外企。
“國央企問題這么多,全部私有化不就可以了嗎?”
那當然不可以啊!
我們在這里談論國央企種種“怪現狀”,不是因為它不好,更不會認為沒有國企、都變成民企就好了,
我相信大家都只是愛之深、痛之切,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為了解決問題,
是希望國央企作為國家經濟的壓艙石、定盤星,能夠得到更好、更長遠的發展。
至于私有化,還是算了吧!
看幾組數據:
我們的鐵路普通客運,至今還在執行近30年前的收費標準——大約每公里5分錢;
我們現在的民用電價格,只是歐洲那個落后電網下用電價格的1/5;
我們的三大運營商,實現了960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的通訊網絡全覆蓋——即便是海島、高原、無人區,都有網絡信號。
假設這些全部被私有資本掌控,會發生什么?
沒幾個人的偏遠山區,路就不要修了吧,水利電力設施就不用建設了吧;
天氣、地理條件惡劣的荒漠、戈壁、高原、海島,通信線路就不用架設了吧,
水、電瘋狂漲價,火車票高鐵票瘋狂漲價,油費網絡通訊費瘋狂漲價...
虧本的買賣誰會做,要盈利很簡單,砍掉不賺錢的項目,多漲點價就完事兒了。
這就是國央企與民企的本質區別。
國央企將社會責任排在第一位,它可以貼錢做公共產品,而民企不可能。
糧食、醫療、水電、能源、通訊、鐵路、軍工...涉及到國計民生的關鍵領域,私有化對老百姓來說,一定是災難。
想想恒大,想想村鎮銀行,想想P2P,想想莆田系。
國央企是全民所有制,
正因為和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才這么關注,希望它打破沉疴、變得更好。
選擇什么樣的工作,關鍵看你手里有什么牌
每個人的學歷、能力、性格、天賦、背景都不一樣,
你手里有什么牌,決定你有什么選擇,
而你要做的,就是從這些選擇中找到最適合你的拿一個。
有的人在國央企如魚得水,有的人在民企外企可以大展拳腳,也有的人進體制更能發揮自己的價值,
其實民企外企也好,國央企、體制內也好,每個領域做到中上等水準,都能過得不錯,
而你要分辨的,就是判斷哪一條路,更容易通往自己想要的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