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30-31日,《第十屆百奧賽圖模式動物與醫藥產業大會》在南通海門區召開。十年十屆,“模式動物與醫藥產業大會”以最純粹的學術交流氛圍和平等真誠的辦會風格,十年吸引了包含長三角地區在內的超6000名科研學者和醫藥企業的參與和支持。
主辦方之一的百奧賽圖創立于2009年,是國內模式動物領域龍頭之一,最初以提供基因編輯服務為主,隨著在該領域的不斷深入探索與拓展,百奧賽圖提出了“千鼠萬抗”工程,開始為企業提供候選抗體藥物分子,逐漸成為一家“Biotech+CRO”雙輪驅動的公司,領跑行業。
沈月雷
“百奧賽圖是BIOCYTOGEN的音譯,BIO是生物,CYTO是細胞,GEN是基因,沈博士希望百奧賽圖是一家生物技術科技型企業。”樊利軍解釋到。樊利軍是百奧賽圖動物中心總監,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遺傳與育種專業碩士研究生,亞洲城市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博士。他口中的沈博士就是百奧賽圖的創始人沈月雷。
沈月雷畢業于美國馬薩諸塞大學,獲得免疫學博士學位,具有近30年的免疫學、基因編輯、模式動物疾病模型開發以及抗體藥物研發經驗,是國家頂尖人才。2014年,沈月雷決定在海門臨江投資辦廠,建立大規模的動物中心,正式開啟長三角產業集群布局。
近日,蘇商全媒體記者走進百奧賽圖,與樊利軍總監面對面交流,其間,他向我們講述了百奧賽圖的發展故事和科技創新之路,以及對長江口產業創新協同區建設的思考。
小白鼠,大生意
1992年,沈月雷從武漢大學病毒學及分子生物學系畢業后,先是在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現名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完成了碩士學習,后又在1997年申請到了美國馬薩諸塞大學醫學院病理系Ken Rock 實驗室,攻讀免疫學博士。
2008年,沈月雷創立了“Biocytogen”公司,專注于小鼠的改造與養殖。短短一年多時間,他便成功研發出具有特定基因敲除功能的小鼠,并成功賣給羅氏、強生、GSK等醫藥巨頭,賺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80萬美元。
這次的成功讓沈月雷看到了商機,他深知基因小鼠研究的潛力。2009年,沈月雷回到國內,在北京中關村租了兩間房,招了6個人,創立了百奧賽圖。
隨著百奧賽圖的飛速發展,2014年,沈月雷決定在國內建造動物房,百奧賽圖和南通的故事自此展開。2014年,百奧賽圖在海門臨江建立臨床前抗體藥物一站式研發平臺,包含亞洲最大的模式動物中心、藥理藥效評價中心和CMC中心。這里的動物中心擁有SPF級動物房總面積47000平米,可容納12萬大/小鼠籠位,承擔著百奧賽圖產品類模式動物的繁殖與供應任務。
走進動物中心,通過監控畫面看到,一只只小鼠住在恒溫恒濕的潔凈動物房,喝著pH值穩定的專用飲用水。樊利軍介紹,這里可以提供以B-NDG?小鼠為代表的重度免疫缺陷小鼠、以B-hPD-1單靶點及B-hPD-1/B-hPDL-1雙靶點為代表的免疫檢查點人源化小鼠、細胞因子(受體)人源化小鼠,及其它近千種系列藥物靶點的基因編輯人源化小鼠/細胞系。集團公司還開發出一款全人抗體小鼠,屬國內首創,這款小鼠的開發,需要進行多輪基因編輯,每輪約需8個月,每一步平均失敗2-3次,有的公司甚至進行多達9輪的基因改造。
齊全的動物品系、高質量標準的生產能力以及持續、批量的供應能力使百奧賽圖已經成為國內外眾多科研單位和醫藥企業穩定的模式動物供應商,合作伙伴遍及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PD-1藥物領域,百奧賽圖利用先進的基因編輯技術,成功開發出PD-1靶點人源化小鼠,為新藥研發提供了更加準確、高效的實驗工具。國內首個獲批PD-1的公司君實生物便是受益于百奧賽圖的PD-1靶點人源化小鼠,這一成功案例進一步彰顯了百奧賽圖在創新藥研發領域的領先地位。
2016年,百奧賽圖決定拓展海外市場。截至2024年中,百奧賽圖向包括安進、賽諾菲、默克等跨國藥企在內的國內外上千家醫藥研發企業提供模式動物供應、藥理藥效評價、基因編輯定制化服務等,小鼠已銷往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650多家客戶完成了4500多個藥物評價項目。
雙輪驅動:產品創新+市場創新
在近日出爐的“半年報”顯示,百奧賽圖營業收入快速增長,更加重要的是經營活動現金流首次轉正,展示出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2024年上半年,百奧賽圖實現營收4.1億元,同比增長25.6%;虧損由去年同期的1.9億元大幅減少73.3%至0.5億元;經營現金流凈額2961萬元。
樊利軍表示:“上半年模式動物中心創收1.8億,模式動物中心的業務增長將對百奧賽圖整體發展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能夠將一只科研鼠賣成高價值產品,百奧賽圖主要經歷了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從創業到抓住人源化小鼠機遇,成為“中國鼠王”。這一階段的百奧賽圖還是一家以基因編輯技術為底層驅動的模式動物產品公司。
基于臨床前產品與服務,百奧賽圖成功研發出3300多種靶點人源化小鼠模型和細胞系,構建了一個龐大的“靶點人源化小鼠庫”,為眾多潛在藥物靶點提供了藥物藥效及安全性評價資源。
然而,賣老鼠是一次性收入,要想實現指數型增長,就需要提供候選抗體藥物分子。于是,百奧賽圖提出“千鼠萬抗”計劃,逐漸從一家CRO公司轉變為“Biotech+CRO”雙輪驅動的公司,開啟了成長的第二篇章,這一篇章奠定了百奧賽圖向價值鏈更高領域突圍的基礎。
這一階段,百奧賽圖耗時多年持續打造全人抗體/TCR系列平臺RenMice,構建了全人源單抗平臺RenMab、共輕鏈雙抗和雙抗ADC平臺RenLite、全人納米抗體平臺RenNano、全人TCR平臺RenTCR、類TCR抗體平臺RenTCR-mimic等。“為有源頭活水來”,百奧賽圖順勢開展了規模化抗體藥物開發項目—“千鼠萬抗”,并于去年第三季度宣布取得重要里程碑進展,獲得超過40萬條現貨型抗體分子庫和40+PCC分子。
隨之而來的是全人抗體分子庫不斷“出貨”,百奧賽圖的抗體分子受到越來越多醫藥企業的青睞。今年年初,百奧賽圖成立抗體業務子品牌千鼠萬抗?(RenBiologics?),乘勢走向新藥研發的臺前。
千鼠萬抗的成果極大地縮短了創新藥研發周期,降低了成本,使得藥企能夠快速地推進臨床前研發,提高臨床轉化成功率。“可以為醫藥研發企業節省最多5年的研究時間,這個數字是十分可觀的。”樊利軍自信且篤定。
“百奧賽圖走到今天,從‘百奧動物’到‘千鼠萬抗’,產品創新+市場創新是我們的特點。通過不斷的研發新產品,我們不斷地創造著新市場,引導幫助客戶獲得更好發展。”樊利軍說。如今,海外研發生產設施不斷擴增,銷售渠道拓展,百奧賽圖的高增長高利潤水平仍將持續。未來,隨著“千鼠萬抗”高質量抗體分子庫的持續產出,百奧賽圖有望為全球合作伙伴帶來高效的新型藥物開發選擇,百奧賽圖也將進一步靠近成為“全球新藥發源地”的愿景。
共生共長
百奧賽圖是較早落戶海門臨江新區的企業之一,十年時間,從一期模式動物基地,到二期新藥創制基地,再到全力推進三期CMC基地項目,在自身實現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見證了臨江新區從荒灘到小城、從零星幾家企業到形成產業集群的層層跨越。
“每年,百奧賽圖都會舉辦模式動物與醫藥產業大會,今年已經是第十屆,目前已成為業內最具影響力的行業論壇之一。除第一屆在北京以外,其余九屆都在海門舉辦,我們十分看重長三角區域內的創新資源。”樊利軍介紹說。
2014年,百奧賽圖計劃在長三角布局產業集群,彼時臨江新區正選準生物醫藥作為改道轉型的方向,需要一批高端醫藥生物企業入駐。雙方第一次接觸時臨江新區便誠意十足:給出了15000平方米10年免租期、貸款2000萬元5年免息的支持。談及在臨江建立動物中心的原因,樊利軍坦言:“選擇臨江新區的理由很多,一是這里有香港浸會大學(海門)科技研究院,在做生命科學相關實驗時,需要用到模式動物;二是地理位置優越,臨江新區處在長三角核心位置上,到上海、蘇州等地直線距離60公里;三是良好的營商環境很吸引我們,園區對于生物醫藥的產業規劃理念也和我們十分契合。”
十年,既是百奧賽圖在海門的成長時間,也是海門臨江新區拔地而起的十年。十年前,這個江邊小鎮,選準生物醫藥作為改道轉型的方向,闖出了“產業+資本+平臺”的發展模式,成功從昔日的傳統化工區轉型發展為科學小城。
在以百奧賽圖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下,海門臨江新區逐漸形成了生藥醫藥產業鏈優勢,吸引了江蘇珂瑪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第三方測評服務機構沈化測試技術南通公司等諸多生物醫藥領域重點企業相繼落戶,讓臨江新區的生物醫藥產業鏈日益完善。
“園區和百奧賽圖是互相成就的,在海門的這幾年,我們踩中了生藥醫藥行業發展的風口,海門是百奧賽圖的福地,自落地以來給予了企業很多支持。未來,這里也將是百奧賽圖走向更遠的重要陣地。”樊利軍如是說。
采、文:顧璐璐;圖片:企業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