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10天,太重要了,必須高度重視:
主要原因是,這兩周將發生一系列重要的事情,直接決定了本輪牛市進程的斜率和方向。
首先是本周——
10月30日(周三),美國將公布三季度GDP同比和季環比初值。
10月31日(周四),美國經濟分析局將公布9月PCE物價指數同比、環比數據。
11月1日(周五),美國10月非農就業報告將公布。
這三項數據,將直接決定下周美聯儲議息會議的風向,下周,美聯儲會繼續降息進程嗎?
眾所周知,9月中旬,美國進入降息周期是本輪A股牛市爆發的決定性力量。
沒有美國降息50bp的動作,就不會有924央行發布會的貨幣刺激大動作,以及A股的爆發式上漲。
同理,下周的11月美聯儲會議,也將直接影響到接下來我國政策面的力度。
而11月美國是將繼續降息,還是暫停?
其力度會有多大,還是低于預期,其懸念很大程度上都將由本周發布的三項數據來決定。
從10月初發布的數據來看,9月的GDP異乎尋常的強勁、通脹重新走高、就業率顯著增長,都讓市場對11月會否繼續降息產生了懷疑。
也讓10月以來的A股遭受了逆風,震蕩大幅增加,外資呈現流出的走勢,風險明顯加大。
本周即將發布的數據,會否依然延續這個走勢呢?
懷疑是難免的,在不確定較大的情況下很多資金會離場觀望,這也是本周的主要風險點所在。
當然,也可以謹慎樂觀。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當市場大幅下行時,卻可能是一個逆向投資者的重要機會。
畢竟,10月份美國本土爆發了一系列的災難(兩場大型颶風、一輪港口大罷工),經濟數據是有可能下行的。
而影響物價的一個關鍵數據是原油價格,油價在9月份是上行的,一度沖高到了80美元上方。
而在整個10月份,是在掉頭向下的,10月28日的最新油價已經跌回到了72美元左右。
油價向下,預示著全球需求在降溫,美國的通脹壓力很大概率會放緩。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市場預計美聯儲在11月會議上降息的可能性高達92.8%(比10月初的概率提升了十幾個百分點)。
本周的另一個隱形風險點,是美股財報季最關鍵的一周,將會有近千家美股公司在本周公布財報。
其中,影響最大的科技七巨頭中,有五家將在本周公布數據。
首先登場的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將于周二盤后公布財報;緊接著微軟和Meta將于周三盤后登場;蘋果和亞馬遜則在周四盤后公布財報。
上周,七巨頭中的特斯拉,市場預期業績增速為-9.7%,實際公布的是+17%。
給了市場一個巨大的驚喜,不僅特斯拉股價創造了近十年來的最大漲幅,也提振了整個A股新能源板塊的情緒。
本周最值得關注的,是周四公布的蘋果數據。
蘋果市值3.5萬億美元,為目前美股市值之王,并且三季度剛剛發布了新旗艦手機。
新iPhone16的主打賣點是人工智能助手,其受歡迎程度將成為本輪AI周期的一個重要風向標之一。
因此,所有人都將盯著其業績走勢,對A股的科技板塊同樣影響巨大。
到下周,更重要的事件將登場——
11月5日(周二),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
11月6-7日(周三-周四),美聯儲議息會議。
11月4-8日(周一-周五),中國人大常委會會議。
這三件大事,美國大選將直接決定未來四年的全球宏觀形勢,美聯儲議息會議和人大常委會會議則決定了未來一個月的牛市斜率。
美國大選的風險,是眾所周知的,也是現階段市場調整向下的一股重要力量。
目前來看,哈里斯當選對中國經濟是更好的選擇,畢竟確定性較強。
而特朗普當選的話,其主打的幾項政策,包括大幅提升關稅、降低企業稅,則對中國來說存在比較大的風險。
特朗普在競選中,曾不止一次揚言要對中國出口商品征收60%-100%的關稅。
一旦實施的話,無疑會對我國當下還非常倚重的出口經濟,帶來巨大沖擊(可以參考2018年的出口板塊)。
而降低企業稅+提升關稅,也會直接刺激通脹的再次走牛,讓降息進程戛然而止。
然而,從目前的各項搖擺州民調和賭博網站賠率來看,特朗普近期的勝率已經穩定領先,這讓市場感到惶恐不安。
一旦特朗普上臺,會否在未來幾年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壓力,甚至直接終結本輪A股牛市的希望?
現階段,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一切,就要看中國高層如何應對與出招了。
總之,在下周二-周四,美國大選+美聯儲會議落地之前,市場的不安情緒將會達到高潮,動蕩顯著的加大。
而周五結束的人大常委會會議,則很可能是反轉向上的一個轉折點。
現階段A股的向上拉動力,主要靠的是央行的貨幣刺激,但市場普遍認為,牛市要健康走下去,光靠央行一個輪子是不夠的。
只有加上財政擴張政策,雙輪驅動,才能形成足夠的刺激。
而國家也在不同層面的吹風會上,釋放了接下來即將推出規模更大的財政刺激的預期。
比如周末召開的“中美經濟工作組第六次會議”,中方就透露,“一攬子增量政策規模較大,具體安排預計于11月通過法定程序后予以公布。”
這里面的法定程序,指的就是“人大常委會會議”,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這場會議,全民都在盯著,最終到底會出臺1萬億、2萬億,還是更大規模的特別國債發行計劃呢?
這將直接決定了接下來到年底的A股斜率。
同時也可以從這個數字中,窺見出高層的救市決心和態度,判斷明年兩會上是否可能出現“6-10萬億級別的財政刺激計劃”。
一般來說,經濟形勢越糟糕、宏觀形勢風險越大,政策救市的力度就會越大。
而從近期的一系列政策推動來看,不僅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業重組政策也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重視。
比如上周,有光伏、風電等行業的最低限價、產能進入與退出的限制等政策,令整個市場大為振奮。
昨天,又傳出了“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將加快研究推進產能治理和聯合重組,提出完善退出機制的一攬子相關政策建議”的消息。
相關傳聞讓鋼鐵行業今天領漲大市,多達十幾只股票漲停,地產、建材等板塊也紛紛拉漲。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A股上那些低迷的制造業和產能過剩行業,貌似正要一個一個的輪動著進入類似2017年那樣的“供給側改革時間”。
將產能壓制下去了,利潤率就會提上來,這是未來A股基本面復蘇的另一股重要力量。
以上幾股力量的博弈和出牌,將最終決定了接下來的一年,到底會是2015年(貨幣強刺激)、2016-2017年(財政刺激+供給側改革)、還是2018年(特朗普加關稅+科技打壓)的走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