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睿郡資產創始合伙人、首席投資官王曉明在一次線上交流中分享了對經濟、政策、市場的判斷。
由于王曉明不常發聲,且對當下市場關注的問題作了回答。投資作業本課代表整理了要點如下:1、中國已經開始啟動化債行動。我們目前處于宏觀周期的債務周期調整中間階段。投資者對于債務周期的化解,需要有一個較長時間的預期,可能是兩三年甚至更長。
2、未來的主要方向是促進中國從投資主導型社會向消費型社會轉型。
3、轉折信號已出現,在市場向好的情況下,結構性投資機會大幅增加,這已足夠。此外,在無風險利率和持股成本不斷降低的情況下,此時增加股票資產配置,尤其是核心股票配置,是性價比高的選擇。
4、從股市過去二三十年的經驗來看,熊市結束的轉折期表現需要醞釀和整理,這次也不例外。
所以,9月30日和10月8日市場反彈,純指數漲幅接近10%,(這種情況)已經結束。未來市場更多需要短期醞釀整理,長期是結構性行情的展現。
5、我們的應對策略是什么?
始終維持較高的倉位。在化債周期中,利率下行幾乎是必然的,因此我們的持股成本會越來越低。10月更早之前,王曉明就表示,目前持倉暫時沒有太大調整,持有低估或估值合理優質公司,無論在熊市還是牛市,都是一種可行的投資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王曉明分享的主題是“2024否極泰來”,依然延續了今年7月及年初的演講主題。王曉明在7月份也曾指出,基本九成倉位,比兩年前更堅定,迫切投資的必要。課代表主要聽取了王曉明的市場觀點,并結合資本深潛號的部分實錄,整理精華內容如下,分享給讀者:
中國化債行動已開啟,債務周期化解或需兩三年
自9月24日多部門聯合宣布采取一系列舉措后,我認為中國已經開始啟動化債行動。我們目前處于宏觀周期的債務周期調整中間階段。
債務問題是中國宏觀經濟中的核心要素,尤其是地方政府部門的資產負債表,這是投資者需要關注的關鍵點。
因此,短期內穩債務、化解債務是宏觀政策中的重要舉措。投資者對于債務周期的化解,需要有一個較長時間的預期,可能是兩三年甚至更長。
短期內,中央部門提高杠桿是破解債務困局的唯一出路。
中期階段,通過稅收和產業政策引導社會經濟結構轉型,是更長遠且有效的策略。
未來中國從投資主導型社會向消費型社會轉型
在我看來,第一,未來的主要方向是促進中國從投資主導型社會向消費型社會轉型。一旦順利轉型,中國未來的長期增長空間依然巨大。第二,通過提升科學技術水平,在產業鏈中進一步挖掘潛力。這是中國未來主要的兩個方向。
展開說說,如果中國成功從投資型社會向消費型社會轉型,經濟未來的長期增長空間依然巨大,中國經濟的長期希望在哪里?主要在三個方面。第一,在于制造業。
制造業是中國過去40年中最具優勢的部門。盡管在中美脫鉤過程中會遇到其他國家的挑戰,貿易沖突也在升級,但制造業不能丟。中國制造業未來的挑戰在于如何通過科技水平提高來提升產品價值,包括向更高端產品形態升級。
第二,科學技術提高生產力。
我們應關注應用型科技,這能幫助中國制造業提升競爭力和價值。這些科技可能是中國更現實的努力方向。AI、大模型、芯片也是長期需要努力的方向。但如果脫離制造業或實際市場應用去談科技創新,可能面臨風險或盈利壓力。
第三,加速融入全球化2.0,與全球實現更緊密融合。
中國企業走向海外將帶來許多投資機會。中國正從投資型社會向消費型社會轉移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擴大內需和內循環,這是中國長期經濟增長的關鍵點。
今天的市場,是風動、心動還是幡動?
“風動”指宏觀經濟基本面的改變,“心動”是投資者預期的改變,“幡動”是股市表現。
最近的變化更多是“心動”,即投資者對股市預期在政策推動下出現反彈。這是“心動”。“風動”是宏觀經濟基本面,政策推動下,有更多人認為基本面將逐漸變化。
股市相對提前,所以投資者的“心”已經開始“動”了。
中國經濟的宏觀基本面已出現一些變化,“風動”有了預期,投資者的“心動”是最近導致最近股市波動的主要因素。因為中國進入自媒體時代,股民投資工具也非常發達。
是反彈,還是反轉?
很多人問,最近的變化意味著市場反彈還是反轉?我只能說,市場出現了一個重要的轉折信號。判斷反彈和反轉較難,但向好的方向大致明確,這是第一。
第二,反彈還是反轉也不重要。
股市從2022年至今,每年都有結構性行情。轉折信號已出現,在市場向好的情況下,結構性投資機會比以前大幅增加,這已足夠。
此外,在無風險利率和持股成本不斷降低的情況下,這個時間點,增加股票資產配置,尤其是核心股票資產的配置,是性價比非常高的選擇。
為什么之前大家不“心動”,最近出臺這些政策后,大家就“心動”了?并且預期未來股市可能產生重要變化?因為大家依然相信,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底層動力依然存在,也是三年股票調整后,“心動”的主要因素。至于“風”能否動起來,怎樣動,是怎樣的節奏,我們需進一步跟蹤驗證。
最后,從股市過去二三十年的經驗來看,熊市結束的轉折期表現需要醞釀和整理,這次也不可能例外。所以,9月30日和10月8日市場反彈,純指數漲幅接近10%,(這種情況)已經結束。未來市場更多需要短期醞釀整理,長期是結構性行情的展現。
黃金和數字貨幣的短期擁擠程度已經比較高推薦排序會放后面
在當前中國股票市場的環境下,我們所面對的投資背景包括中美脫鉤、廣泛的地緣沖突,以及各個國家,尤其是中美兩國的債務問題。此外,我們還面臨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以及整體貨幣環境相對寬松的預期,包括美元未來可能處于利率下行周期。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個人認為,我們的投資主要方向是選定每個人心目中的一個錨。
這個錨指的是價值相對恒定的資產。不同的投資者會有各自的分析和判斷。
在過去兩年中,黃金和數字貨幣成為不少人的錨。這類資產在中國股票市場下跌的過程中表現出色,黃金價格甚至在十月份創新高,比特幣的彈性也非常大。很多人對數字貨幣持樂觀態度。
總之,在紙幣超發、利率水平降低的宏觀背景下,供應相對有限的資產,如黃金、數字貨幣等,受到投資者追捧。不過,這不是我的推薦。相反,我認為黃金和數字貨幣的短期擁擠程度已經比較高了。如果讓我排序,我會將其排在后面。
接下來是核心股票類資產。我認為其性價比越來越突出,持股的機會成本越來越低。在當前的宏觀背景和投資環境下,核心資產,尤其是那些競爭優勢明確的核心股票,其價值是可以預期的。我們預期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會認可核心股票。
盡管在過去兩三年中,有不少股票已經成為投資者的錨,例如許多核心股票因估值低、分紅高、增長潛力大而備受關注。除此之外,一些互聯網、消費和制造業的核心龍頭股票也可以成為投資者的選擇方向。
除此以外,強勢貨幣資產的選擇取決于個人的分析判斷。哪些貨幣在未來相對強勢,也會成為資產配置的選擇方向。而優質房地產也可能是高凈值客戶為防止通脹或資產貶值而選擇的重要投資方向。
以上海為例,今年以來,上海核心地段的一手房銷售超出預期,尤其是總價在3000萬以上的房產銷售領先全國,遠超深圳和北京。這表明中國有部分高凈值人群在上海放松購房過程中將更多資產配置于他們認為能夠抵抗貶值和通脹的方向。
因此,找到自己心目中的錨是非常關鍵的。根據這個標準,在選擇股票或其他大類資產時,需要做出更多的分析判斷。關于什么是錨的概念,這是我們需要探討和理解的。
始終維持較高倉位選擇這樣的資產
過去兩年,包括目前,我們的應對策略是什么?
始終維持較高的倉位。在化債周期中,利率下行幾乎是必然的,因此我們的持股成本會越來越低。我們應該將重心放在個股選擇和大類資產配置上,而不是降低倉位。
第一,使用場外衍生產品和大宗套利。我們要改善持倉組合的風險收益特征,降低或鎖定持倉的下行波動空間,盡可能實現絕對收益。這也是過去兩三年我們愈發堅定高倉位的重要原因。
第二,過去兩三年聚焦配置低波紅利資產,有效實現組合凈值的穩定增長。我們投資團隊內部稱這類資產為防御性資產,而非低波紅利或高股息資產。我們從中低速成長的股票中選擇增長質量高且愿意相對高比例分紅的。這類資產目前仍有挖掘空間,因為它與宏觀經濟的關聯較弱。
第三,選擇周期性成長股時,必須考慮當前的宏觀債務周期、庫存周期以及行業景氣周期。我們傾向于在穿越債務周期、庫存周期和景氣周期等維度上,選擇性價比高的周期成長股。因此,我們需要在中長期估值水平的分析判斷基礎上選擇資產,例如新能源光伏等。一旦景氣周期推遲,相關資產反彈的高度空間會受到限制。
地產企穩三個標志
房地產市場企穩有幾個重要標志:第一,地產行業中的主要民營企業能夠正常運轉。但到目前為止,這一部分依然有待觀察。第二,二手房交易相對活躍。二手房的成交相對活躍,對穩定房價來講至關重要。意味著它作為財富的主要配置方向,可以進行配置了。第三,持有型房產的租金回報率能穩定在1.5%以上。
2025年投資日歷已出爐,請查收
更多大佬觀點請關注↓↓↓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覺得好看,請點“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