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拜登被換掉的那一刻起,這場選舉已索然無味
盯了一夜的美國大選,雖然最終結果沒有公布,還有選票尚在統計,不過從賓夕法尼亞的選情來看,川普贏得大選已無懸念。
為什么這么確定呢?因為從傳統的藍州、紅州看,沒有出現之前預測的冷門事件(比如艾奧良州翻藍),民主黨和共和黨的鐵盤沒有任何變化。
而在搖擺州,川普民調數據領先的佐治亞和北卡也沒變化。最后只能看賓州,賓州丟了就意味著哈里斯敗選。
在我發文的時候,賓州已經開票超過95%,而川普領先超過接近三個百分點。我看了一下剩余的選票,鄉村和城市各占一半,用簡單的數學統計可知,結果已成定局。
整體上看,哈里斯的表現遠不及拜登,不說搖擺州,即使在紐約這張深藍州,哈里斯的得票率也遠遠不及拜登(差距接近20%),當年的佐治亞奇跡今夜也沒有發生,
無論民調和前期造勢多么天花爛墜,極左人設的哈里斯也無法贏得中間選民的認可,甚至在黑人和拉丁裔的民主黨基本盤中,哈里斯表現也不盡人意。
現在看民主黨因為一場辯論就換掉拜登乃是重大敗筆,在拜登出現選情危機時,黑人民權組織力挺拜登并不是空穴來風。而拜登在鐵銹帶和工會等重要群體的影響力也不是哈里斯可以比擬的。
以佩羅西、奧巴馬為代表的民主黨高層過于迷信身份政治和大選前幾個月的民調數據。而事實證明,拜登老白男和建制派的政治身份,要遠比哈里斯女性+少數族裔的政治正確穩得多。
只能說這次美國大選過于“drama”,出現太多不可測定因素,沒人能想到拜登會在大選前幾個月的一次辯論上出現身體不適(事實證明后續拜登身體并無大恙,電視辯論純粹是一次黑天鵝事件)。
我和修明之前都認為,只要拜登能參與競選,川普無法取勝。因為在民主黨整體轉向“極左”路線的時候,拜登是為數不多的在川普選民中有影響力的人,你完全無法指望哈里斯從這些人手中拿走選票。
拜登和川普重疊的地方,就是鐵銹帶選民和工人,正好就是幾個關鍵的搖擺州。就算哈里斯能在加州把所有選票都贏了,這些搖擺州拿不下,也無濟于事,拜登可以,哈里斯不行。
更糟糕的是,哈里斯選的副手沃爾茲本是意圖拉威斯康辛州的選票,結果威斯康辛比賓州的差距還要大,選得毫無價值。本來呼聲很高的前賓州州長夏皮羅沒有成為副手,乃是一大遺憾。
從拜登被換掉的那一刻起,這場選舉就變得索然無味了。黑天鵝事件的發生讓此前的任何預測都失去了意義。
川普上臺,最難過的可能還不是民主黨高層,畢竟民主黨也許能保住下議院(佩羅西有可能繼續擔任議長和川普再續孽緣)。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將成為最大受害者。
有人說川普在上屆任期給予烏克蘭不少支持,證明川普未來會繼續反俄。其實要觀察政治人物未來會怎么做,你看他現在比過去更有說服力。如果看過去,川普曾經還是民主黨的大金主,能證明現在他是民主黨臥底?
現在看川普無論是公開講話,還是私下送醫療設備,都證明了川普和美國極右翼、克里姆林宮的主人具有同樣的意識形態。川普或許不至于公開挺俄,但大概率會減少對烏克蘭的支持。
我想,對于很多曾經是川粉的人來說,這是他們最不喜歡川普上臺的原因。烏克蘭很有可能會被逼迫接受一個割地換和平的方案,而澤連斯基已經明確表示將不會接受。
烏克蘭目前的武器儲備和它能在美國之外獲得的援助,不至于在美國斷糧后立刻軍事崩潰(俄羅斯死傷上百萬青年勞動力,也很難拿下整個烏克蘭),因此烏克蘭問題恐怕會繼續長期僵持。
而澤連斯基也在不久前表示,如果美國不能遵守布達佩斯備忘錄中承諾對烏克蘭主權的保護,將重新恢復擁有核武器,預計6-9個月就能恢復核彈生產。
一個有核武器的烏克蘭,面對絕不能讓烏克蘭擁有核武器的俄羅斯,將會發生什么樣的局面?川普承諾的上臺后一個電話24小時結束俄烏戰爭,將是癡人說夢,恐怕讓局勢變得更加失控。
對于美國內政而言,我既不同意川粉口中的“讓美國再度偉大”,也不認同極左口中的,讓美國徹底墮落。說實話,相比于外交層面的影響,川普對美國內政的影響力極其有限。
和川普所吹噓的“24小時結束俄烏戰爭”一樣,美國內政的種種問題(毒品泛濫、貧富差距、非法移民、治安和多元矛盾)都不可能在四年任期內有多少改觀,這是系統性問題,不能靠一個人能解決。何況他的權利被一半不喜歡他的美國人和憲法所限制。
說到外交層面,就不得不提及他上臺后的中美關系,今天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已經顯示了一個信息:川普上臺后加強對華貿易制裁,往脫鉤的趨勢走,將成為大概率事件。
川普要兌現給大企業減稅的承諾,又要控制國內的債務和政府預算,錢從哪來?目前極少數能讓撕裂的兩黨達成一致的議題就是對華,進口關稅和貿易制裁將成為川普新時代下的中美主旋律。
在上一個任期中川普想要做但沒做過癮的事,這次任期恐怕會做得更絕。
曾經川普的幕僚長凱利認為川普在外交層面缺乏常識,但那時至少能聽進去話,現在的川普在經歷眾叛親離后,只任用完全聽從自己命令的人,更加剛愎自用,美國的外交政策恐怕將迎來巨大轉變。
對于曾經的盟友——歐洲各國,川普上一屆任期就把關系搞得很僵。這也間接導致中歐關系走的更近。中歐關系會不會因為川普上臺而回暖不好說(畢竟有俄羅斯的原因在),但可以預見的是,美歐關系會進入冰點。
從歐洲民調數據就能看出,絕大多數歐洲國家選民都不希望川普當選,包括許多歐洲政治家和元首也曾公開負面評價川普,以川普的性格,絕對會報復。
其中一項議題,將聚焦在歐洲的軍費問題上,川普要求北約的歐洲國家將軍費提升至GDP的2%。我倒覺得這不一定是壞事,從這次俄烏沖突來看,歐洲在溫室之下過了太久舒服日子,已經忘記如何自衛了。
但可以預見的是,美國的貿易制裁將是全球性的,歐洲和中國,甚至日韓都難以逃脫。這會不會引起全球性的金融恐慌?而對于美國而言,川普的減稅+關稅政策也將導致國內通脹加劇、將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
川普的美國優先絕不是一紙空文,一個離開美國秩序的世界將是野心家的天堂。唯一的好消息是壞人現在都比較虛弱,能挑起區域性戰爭的國家,這個世界上目前來看不會超過兩個。
川普的上臺標志著全球化的暫時退潮(川普時代后將如何難以預測),各國或許不會像前兩次世界大戰那樣,靠鐵和血來政治博弈。但經貿、環保、區域合作的進展將因為美國的退出而變得艱難。所以說未來四年是“動蕩年代”,至少在國際關系層面一點都不夸張。
也不必太過悲觀,川普也就干四年,而這次大選兩黨都能看清一件事:無論是極左還是極右,想要贏下選舉都得靠老天爺賞飯吃。希望美國能在川普任期結束后,重歸中庸政治。
當前,看清方向比什么都重要,它關系著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
而看清方向的前提,是掌握真實的信息和動向。
關于作者
仝麟閣,前財經記者,發表文章累計超過400萬字。千萬+報道作者,全網百萬讀者、網易年度影響力創作者。研究領域為政治、歷史、經濟和社會問題,在多家咨詢和教育機構任兼職講師,現居奧地利維也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