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懷化一女“托尼”曉華憑借一己之力帶火了一座城,拉動懷化消費1.2億元。
而她火爆的原因很簡單:因為聽得懂顧客話。
對于顧客的“稍微修一點”的需求都能理解的很到位,表達的很精準。
不少人評論說,這比那些帶著耳麥的“總監”們強太多了,讓你笑著走出理發店。
說句實話,作為一個比較社恐的人,其實我還挺害怕進理發店的,先不論剪得好看不好看,光推做發型、染色就讓人很頭疼。
不過今天想跟大家聊的不是理發這件事,而是“聽得懂話”的這四個字的含金量,尤其是在教育孩子上。
01
有人說,想要教育好孩子,陪伴是標配,傾聽是高配。
很多時候,父母覺得孩子不愛聽自己說話,喜歡跟自己唱反調。
有時候問題不一定在孩子身上。
有個網友分享過自己的一個故事,她說:“我的媽媽聽不懂人話。”
放學路上,我媽問我吃排骨還是紅燒肉。
我說排骨,因為真的不喜歡吃油膩的東西。
過了一會,我媽又問:“等會你吃排骨還是紅燒肉。”
我以為她沒聽見,我又加大音量回答:“吃排骨。”
到家后,她又來問:“吃紅燒肉吧,紅燒肉好吃。”
當時就覺得特別無語,只能大聲說:“我說了吃排骨。”
她還把我罵了一頓,說我挑食,跟她講話很兇,不尊重她。
結果,晚上桌上還是吃的紅燒肉。
這不就跟進理發店一樣,你說剪到齊肩就行,理發師給你修到齊下巴。
孩子說想吃排骨,你非覺得吃紅燒肉好。
有時候父母不擅長傾聽,也是造成親子關系不好,孩子難以溝通的原因之一。
02
傾聽不是單純的聽,而是要聽得懂話。
傾聽有三個層次,看看自己平時和孩子溝通是什么層次。
層次1:漫不關心的傾聽
孩子和你說話時,你的眼睛是不是沒有從手機上挪開?
或是依然處理著手里的工作。
敷衍的回答著孩子:“嗯”。
但是沒有用心的去理解孩子的情緒和需求。
有時候孩子總是向我提問:“媽媽,你說對不對。”
我回答:“嗯”
孩子還是不開心,她覺得我是在敷衍她,我必須要明確回答“對”或是“不對”。
所以,如果我們經常敷衍的去回答孩子。
在孩子聽來覺得自己不被重視,父母不會和他探討解決辦法,也不能給他情緒共鳴。
有些家長甚至張嘴就是批評。
慢慢的孩子越來越不喜歡和父母聊天,有事情自己悶著。
因為很多父母只顧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不會耐心聽孩子說。
甚至喜歡命令、威脅、講大道理……
層次2:選擇性的傾聽
有次接孩子放學路上,碰到一個小男孩正手舞足蹈的跟媽媽分享自己的畫畫作品。
“媽媽,你看我這個配色好看嗎?”
孩子媽媽淡淡的說了句:“你要是寫作業有這么積極就好了。”
孩子又說:“媽媽,你覺得我這個作品好看嗎?”
媽媽說:“走快點,回家還要寫作業。”
肉眼可見的,孩子情緒低落下來,低著頭跟在媽媽后面走。
再也沒有了一開始的興高采烈。
父母和孩子溝通時,可能有選擇性的去聽自己感興趣或者自己覺得重要的信息。
自動忽略掉孩子說的一些信息,看似和孩子在溝通。
其實驢頭不對馬嘴。
很多時候你覺得自己給了孩子回應,但其實回應的只是自己的想法。
并沒有去感受孩子的想法。
層次3:積極有效的傾聽
這個層次的傾聽要滿足四要素:注意力、共情、開放和一致。
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如曉華傾聽客戶的需求,專注的聽顧客說,用心去感受顧客需求,并剪出適合顧客的發型。
顧客的需求是第一位,而不是自己的一些需求。
注意力要求我們和孩子溝通時,要做到全身心傾聽。
比如眼睛從手機上離開,和孩子對視,把身體調整一下方向,面向孩子,耐心的聽孩子表達完。
如果當時確實很忙,可以跟孩子說:“寶寶,媽媽知道你現在有話跟媽媽說,等我5分鐘處理一下手中的事情,我可以專心聽你說。”
共情則是需要父母去理解孩子話別后的真實感受和需求。
就像那個分享自己畫作的小男孩,如果他的媽媽這樣跟他共情:“這幅畫你用了XX顏色,確實挺不錯的,你應該也很滿意吧。”他肯定會愿意分享更多。
開放性則是告訴我們,不要隨便評價孩子,允許孩子的各種狀態,也不要著急去評價孩子做的好不好,說的對不對。
一致性,則是告訴我們,應該和孩子保持一樣的目標,和孩子一起去解決問題。
比如:“無論你遇到什么問題,你都可以和爸爸媽媽說,我們一起想辦法。”
只有積極有效的傾聽,才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被理解,被看見。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卡爾·羅杰斯(Carl Rogers)曾說:“深深的理解,是一個人能給予另一個人最珍貴的禮物。”
“人民理發師”的走紅,也說明更多的人愿意被“傾聽”。
孩子也不例外,能被父母傾聽的孩子是幸運的,而能“聽得懂話”的父母是智慧的。
讓我們一起做“聽得懂話”的父母,孩子可以“不聽話”,但一定會愿意跟我們說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