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策
執筆 述策團隊
標題中的“美軍印太總部領導班子”主要包括以下9職位:印太總部司令,副司令,參謀長,情報部部長,作戰部部長,后勤部部長,戰略計劃與政策部部長,指揮、控制、通訊與網絡部部長,訓練與演習部部長。2024年,這9個職位有8個職位都走馬換將,調整幅度相當之大。近幾年,上述職位對應的將領如下表所示:
表1
表2
美軍在全球有六大戰區司令部,都是聯合性質,各戰區總部的領導班子當然得納入各個軍種的將領,既要有重點還得把握好平衡。就印太總部領導班子而言,2023年夏的情況是:海軍將領3人,空軍將領1人,陸軍將領3人,陸戰隊將領2人。2024年秋的情況是:海軍將領2人,與上年相比減少了1人;空軍將領2人,比上年增加了1人;陸軍將領4人,與上年相比增加了1人;陸戰隊將領1人,比上年減少了1人。也就是說,與2023年相比,2024年印太總部領導班子中,空軍和陸軍各增加了1人,海軍和陸戰隊各減少了1人。
除了表面上很容易看出的上述區別,細細琢磨之下,還會發現一些值得玩味的細節:
(1)2024年,海軍在印太總部仍占據主導地位,但其地位有所下降。海軍在印太總部占據主導地位的標志是——印太總部的一把手即印太總部司令仍然由海軍將領出任;與此同時,作戰部部長這個關鍵職位也繼續由海軍將領把持。之所以說海軍在印太總部領導班子的地位下降,主要是指海軍丟掉了情報部部長這個要害位置。之前,印太總部情報部部長的席位一直由海軍把持,2024年歸了陸軍。
(2)在很多人印象里,現代戰爭似乎已經不太需要陸軍了,至少陸軍被邊緣化靠邊站了。但2024年印太戰區總部的領導班子中,陸軍居然多達4人,超過其他所有軍種,包括海軍。近年來,在印太總部領導班子中,陸軍一般有3個穩定的席位——參謀長,后勤部部長,指揮、控制、通訊與網絡部部長。2024年,陸軍雖然失去了一個參謀長的席位(歸了空軍),但搶到了一個更重要的位置:情報部部長,并靠輪流坐莊坐上了副司令的位置。也就是說,陸軍在印太總部的地位得到了明顯提升。
(3)這幾年,空軍在印太總部領導班子中只占據最后一個席位——印太總部訓練與演習部部長,2024年該職位換將,仍由空軍將領出任。同年,空軍在印太總部領導班子中實現新突破,拿下了印太總部參謀長這個位置。
(4)印太總部司令由海軍霸占,副司令的位置則拿出來輪流坐莊。2024年,陸戰隊在印太總部領導班子讓出了副司令這個重要席位(歸了陸軍)。不過,陸戰隊在印太總部領導班子中也牢牢把控著一個席位——印太總部戰略計劃與政策部部長。這幾年該位置空缺后,一直由陸戰隊將領出任。但總的看來,在印太總部領導班子中,陸戰隊最弱勢,再次坐實了自己“四等人”的身份。
值得注意的是,美軍在任用印太總部這9個重要職位的將領時,有一個因素的比重越來越大——對印太戰區有深入研究、有部署經歷、有經驗辦法的將領。先說結論,后上證據:
帕帕羅于2024年5月出任印太總部司令。他在職業生涯早期曾任第195攻擊機中隊中隊長,期間隨“小鷹”號航母前沿部署至日本橫須賀。出任印太總部司令之前,帕帕羅當過3年太平洋艦隊司令。盡管他在印太戰區履職的時間不算長,但能力很強,而且曾領導印太戰區多個作戰概念的開發和實驗,用創新手段發展出威懾中國的新方法。2023年海軍作戰部長一職醞釀下任人選時,時任太平洋艦隊司令帕帕羅一度是熱門候選人,但最后因拜登的特殊用人政策(喜歡用女性,喜歡用副職轉正),最后帕帕羅惜敗于一個女性——海軍副作戰部長弗蘭切蒂。不過,一個能力比美國海軍一把手還強的上將到印太總部出任司令,對中國而言不是好事。
印太戰區司令部是當前和今后美國最重要的海外聯合司令部,印太總部司令長期由海軍將領霸占,其他軍種早就不滿了。2023年印太總部司令醞釀換帥時,這個封疆大吏的位置差點被陸軍奪走,最后海軍派出能力很強的帕帕羅才保住了這個大位。但3年后印太總部司令再次空缺時,海軍還能不能繼續霸占這個位置就不好說了,至少太平洋艦隊司令出任印太總部司令的慣例估計要被打破了——現任太平洋艦隊司令科勒3年任期滿后就快到退休年齡,不太可能出任印太總部司令。到時,為了拿下印太總部司令的大位,各軍種少不了激烈爭奪。
帕帕羅的副手即印太總部副司令約書亞·拉德,其印太戰區的履歷十分豐富。2019年至今,他雖然數易其職,但都在印太戰區內部調動,沒有離開過:先后出任第25步兵師副師長、太平洋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印太總部參謀長、印太總部副司令(其硬傷是沒有陸軍師長、軍種的經歷)。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1月,解放軍東部戰區陸軍司令員徐起零赴夏威夷出席中美災難管理交流活動期間訪問瓦胡島第25步兵師駐地,該師副師長拉德陪同參加了相關活動。印太總部司令帕帕羅能力很強,其副手拉德對印太戰區十分熟悉,這樣的配合也許就是美軍決策層的考量。
拉德(右一)陪同徐起零將軍
印太總部參謀長、空軍少將喬爾· 凱里曾3次在西太前沿沖繩部署,且都在第18聯隊(駐日本嘉手納空軍基地)任職。1998-2001年,在第18聯隊擔任小隊長;2009-2012年,在第18聯隊擔任F-15C教練飛行員、飛行檢查官、計劃與項目主管及第44戰斗機中隊中隊長;2019-2021年,任第18聯隊聯隊長。2024年8月,他又回到老地方擔任印太總部參謀長。
至于情報部部長大衛·埃爾森,其與中國的淵源就更深了。2006年,此人被遴選為陸軍“奧姆斯特德學者”,其后在華盛頓國防語言學院進行了為期一年的漢語普通話學習。2010年,他完成在北京大學的研究生學習后,調任駐韓國第501軍事情報旅第532軍事情報營副營長、戰區分析與控制分隊主管。回國在國家安全局鍍金后,再次部署至韓國,任第532軍事情報營營長,為駐韓美軍和第8集團軍提供直接情報支援。完成營長任職后,回國到聯合參謀部作戰部二次鍍金,之后又回到印太戰區,升任第500軍事情報旅-戰區(駐地位于夏威夷斯科菲爾德兵營,主要向太平洋陸軍和印太總部提供情報支援)旅長。2020年6月,出任太平洋陸軍司令部負責情報的副參謀長。2024年7月,任印太總部情報部部長。
帕特里克·漢尼芬于2024年5月出任印太總部作戰部部長。早年,他曾任第81戰斗攻擊機中隊副中隊長和中隊長,期間搭載在航母上多次赴西太部署。后來,他又擔任太平洋艦隊第7艦隊“里根”號航母艦長時間超過兩年,期間多次率艦進入我東海、南海海域,實施挑釁活動,如僅在2020年,“里根”號航母就4進4出南海。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此人能夠駕駛30多種機型的飛機(一般的美軍將領能夠駕駛10多型飛機),而且在指揮航母編隊作戰方面既有深厚的理論和研究基礎,也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調任印太總部作戰部部長之前,其職位是太平洋艦隊第7艦隊第70特混艦隊/第5航母打擊大隊司令(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考慮到中國航母正在實現跨越式發展,美國海軍的實力相對又在下降,所以此時美方派出有指揮航母編隊作戰特長的帕特里克·漢尼芬到印太總部擔任作戰部部長,以抵近觀察解放軍航母編隊作戰并想出應對之策。從其面相看,似也是自信且兇悍之輩。
瑪蒂娜·基德(女)于2024年6月出任印太總部后勤部長,這是印太總部領導班子中唯一的女性。在這之前,她在印太戰區的履職經歷只有一次,也是時間最近的一次:2023年6月到2024年6月,任駐韓美軍/聯合國軍司令部后勤部長兼韓美聯合部隊司令部后勤部副部長。
戰略計劃與政策部部長杰伊·巴杰隆擔任過印太戰區第1陸戰隊遠征部隊作戰處(G-3)未來作戰規劃官、第1陸戰隊遠征部隊計劃處(G-5)區域規劃師、第3陸戰隊遠征部隊第3陸戰師師長。也就是說,此人在2023年7月出任印太總部戰略計劃與政策部部長之前,有3次在印太戰區任職的經歷,且有兩次都是從事規劃工作。
聯合訓練與演習部部長理查德·古德曼只有一次在印太戰區任職的經歷——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擔任時任太平洋空軍司令威爾斯巴赫的助理。理查德·古德曼在印太戰區的履職經歷較短,但不乏對中國軍隊尤其中國空軍的了解。古德曼曾在美國空軍第57聯隊任聯隊長(兩年),其麾下有一個特殊的中隊——第65“入侵者”中隊:這是一支假想敵部隊,其任務是專門研究中國空軍,并模擬和復制中國空軍的能力及戰術。為了演練與中國之間可能發生的“高端戰斗”,美軍把最先進的F-35A型戰斗機引入第65“入侵者”中隊,以模擬解放軍的五代機。古德曼作為第57聯隊的指揮官,對所部第65“入侵者”中隊也非常熟悉,領導指揮過多次模擬對抗演練。這也是他印太戰區履歷很短卻被派任印太總部聯合訓練與演習部部長的重要原因。
綜合來看,美軍印太總部現任領導班子9人中,只有1人即指揮、控制、通訊與網絡部部長邁克爾·史密斯幾乎沒有印太戰區的履職經歷,其他8人都曾涉足印太戰區且能力很強。
從2020年開始,“述策”團隊就開始對美軍重要職位(約130多個)的將領進行人物畫像。由于美軍實行輪換制,每年都會有職位換將,5年來我們一直持續關注,并對履新將領進行新的人物畫像,重要的將領及時更新,其他將領每年10-11月集中更新。2024年,我們已基本完成本年度新任將領的人物畫像更新,每個人物的信息量4000字+,內容主要包括以下8個方面:1.基本情況;2.履職情況(包括任職經歷、教育經歷、所獲榮譽);3.政策主張(含對華態度);4.能力特點;5.性格特點與指揮管理風格;6.人脈關系;7.主要弱點;8.附錄(包括履歷表和主要參考資料)。
以上約4000字的文章,只是在對印太總部9名美軍將領進行人物畫像(共約4萬字)的基礎上簡單提煉而成,更全面深入的總結體現在“述策”團隊每年更新的《美國印太戰區主要崗位歷任將官調研報告》(3萬多字)。
印太總部現任領導班子,對應本文開頭表格的順序 (2024年11月)
截至目前,“述策”團隊已經推出美軍人物畫像之“印太總部領導班子”、“印太戰區海軍將領”(點擊標題可看介紹)、“12艘航母艦長(點擊標題可看介紹)三個系列,之后還會繼續推出“印太戰區陸軍將領”、“印太戰區海軍陸戰隊將領”、“印太戰區第7艦隊艦長”、“太空軍將領”、“參聯會-聯合參謀部將領”等人物畫像系列的2024年更新版。
“述策”團隊創始人簡介
許述,軍事學博士,從軍約20年,曾在戰區級機關工作;出版專著《這才是美軍》《兵道》《這也是美軍:美軍的50個弱點》;退役后成立“述策”團隊,專注于研究美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