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金秋十月,本該是碩果累累,充滿希望的季節,但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金門大橋,32歲的唐曉琳,這位畢業于中國最高學府北京大學的才女,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隨著警方的調查和媒體的報道,一個讓人憤怒的真相逐漸浮出水面,原來這一切都是源于國外實驗室的導師壓榨,讓這個女孩崩潰了。
但是導師為什么如此黑心?
才女隕落,疑云密布
2017年秋天,美國舊金山聞名世界的金門大橋,像往常一樣,迎接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但是就在這座象征著希望和夢想的橋梁上,卻發生了一場令人心碎的悲劇。
來自中國的年輕女孩唐曉琳,選擇從這里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短暫的生命。
消息傳回國內,唐曉琳的家人,朋友老師,以及所有認識她的人,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那個來自山東煙臺,從小到大都是“別人家孩子”的姑娘,那個一路從煙臺二中考入北大,成為物理系天之驕女的學霸,那個性格開朗,愛穿鮮艷裙子,臉上總是掛著燦爛笑容的女孩,怎么會好端端地突然選擇自殺了呢?
唐曉琳的父母,更是想不明白,他們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寶貝女兒,怎么會走上這條不歸路。
他們回憶起女兒出國前,意氣風發地說要為祖國的科研事業貢獻力量,當時的女兒可是信心滿滿啊,可是這才短短幾年,怎么就天人永隔了呢?
難道在美國留學的時候,她遭遇了什么事情嗎?大家都急切地想搞清楚到底發生了什么。
或許要了解唐曉琳自殺的謎團,不妨把時間線往前推,回到唐曉琳踏上美國求學之路的那一刻……
漫漫求學路,難掩絕望深淵
唐曉琳1985年出生在山東煙臺一個普通家庭。跟所有望子成龍的父母一樣,唐爸爸唐媽媽對女兒最大的期望,就是希望她能好好學習,將來找個好工作,過上安穩幸福的生活。
小曉琳打小就聰明伶俐,學習對她來說,從來就不是什么難事。
上小學時,唐曉琳的成績就名列前茅,經常被老師當作“別人家的孩子”表揚。可她并沒有因此驕傲自滿,反而更加努力學習。
初中時唐曉琳迷上了物理。那些看似枯燥的公式和定理,在她眼里卻充滿了神奇的魅力。
高中時,唐曉琳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當地最好的高中-煙臺二中。
高考的時候,唐曉琳也不負眾望,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北京大學空間物理專業。
在高手如云的北大,唐曉琳依然是“學霸中的學霸”她不僅學習成績名列前茅,還積極參加各種社團活動,是大家公認的“才女”。
在很多人眼里,學霸的世界是枯燥乏味的,可能整天除了學習就是做實驗,毫無樂趣可言。
但唐曉琳可不一樣了,她不是那種只會死讀書的“書呆子”。她性格開朗活潑,喜歡和朋友們一起逛街,看電影,參加派對,享受著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
在唐曉琳身上,你能看到一種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好像就沒有什么能夠阻擋她前進的步伐。
既然如此為什么她會選擇這樣一條不歸路了呢?
原來北大畢業后,唐曉琳決定去美國深造,去更高的平臺追尋自己的物理夢想。
挑選再三,最終她選擇了猶他大學,這所學校的空間物理專業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譽的,學校里還擁有世界一流的實驗條件和學術氛圍,可是無數物理學子夢寐以求的學校啊。
父母自然也是十分支女兒的選擇,可是誰也沒想到,這趟追夢之旅,竟成了唐曉琳的噩夢。
導師的壓榨
在美國讀博,可不是咱們想象中那么輕松的事兒,尤其是唐曉琳選擇的這種空間物理,那可是高精尖的專業,沒個五六年,基本畢不了業。
這可不是說唐曉琳能力不行,人家可是妥妥的學霸一枚,發表的論文,那都是響當當的,按理說早就能戴上博士帽了。
可偏偏唐曉琳的導師,薩維茲·薩法里安,可不是個省油的燈。這位導師,在學術圈里那可是響當當的人物。可這位老師對待學生,那叫一個苛刻,簡直就是魔鬼導師的化身。
唐曉琳在他手底下,每天都像個陀螺一樣,不停地旋轉,旋轉。早上天還沒亮就鉆進了實驗室,晚上星星都出來了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宿舍,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都是常態。周末?節假日?別想了,不存在的!
一開始唐曉琳還安慰自己,導師這是對自己期望高,所以才嚴格要求。可時間一長,她就覺得不對勁了。
薩法里安總是雞蛋里挑骨頭,今天說她的實驗數據有問題,明天說她的論文寫得不夠深入,反正就是各種不滿意。
唐曉琳也是個實誠孩子,每次都認真修改,希望能達到導師的要求。可是無論她怎么改,薩法里安總能挑出毛病來,就像一座永遠無法逾越的大山,壓得唐曉琳喘不過氣來。
幾年下來,唐曉琳身心俱疲,原本開朗活潑的她,變得沉默寡言,臉上再也看不到往日的笑容。
朋友們都勸她,別跟自己過不去,換個導師算了,或者干脆放棄博士學位,回國發展也挺好的。
可是唐曉琳不甘心啊!她覺得自己已經付出了這么多,怎么能輕易放棄呢?她咬緊牙關,苦苦堅持著,夢想著有一天能夠拿到博士學位,實現自己的科研夢想。
但是在薩法里安眼里,唐曉琳這些學生,就是他科研路上的“工具人”罷了。他就像個精明的商人,精打細算,恨不得把學生身上的每一滴油水都榨干。
這是為啥?因為在美國招個博士后,貴啊,可這些學生呢,拿著微薄的獎學金,干著比牛還多的活,還任勞任怨,這不是“物美價廉”的勞動力是什么?
所以薩法里安才故意拖著學生的畢業時間,讓他們給自己當牛做馬,產出更多的科研成果。
等成果出來了,他只需要動動嘴皮子,就能把學生的成果據為己有,輕輕松松地把名字署在論文的第一作者,名利雙收,這算盤打得,真是啪啪響啊!
更可怕的是,薩法里安還特別擅長精神控制,簡直就是PUA大師級別的。
他經常在學生面前貶低他們的能力,說他們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打擊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只能依靠他才能在學術圈混下去。
時間長了,學生們都被他PUA得服服帖帖的,對他言聽計從,不敢有任何反抗。他們就像溫水里的青蛙,慢慢地被煮熟了,還渾然不覺。
當然也不是所有學生都愿意忍受這種壓榨。有些學生比較有骨氣,發現苗頭不對,就趕緊換導師,或者干脆放棄讀博,回國發展了。
但還有很多學生,像唐曉琳一樣,性格比較單純,又或者是對自己的夢想太過執著,選擇了默默忍受,期待著熬過這段艱難的時光,就能迎來光明。
他們天真地以為,只要自己足夠努力,足夠優秀,就能得到導師的認可,順利畢業。
殊不知在薩法里安這樣的導師眼里,學生只是他們實現個人野心的工具,他們的價值,僅僅在于能產出多少科研成果。
其實唐曉琳在讀博的第三年,就已經達到了畢業的標準。你想想,一個能考上北大物理系,還能漂洋過海去美國頂尖大學深造的姑娘,那能力還能差了?
可是薩法里安硬是拖著不讓唐曉琳畢業,這一拖,就拖了整整七年。七年啊,人生有多少個七年?
這期間唐曉琳也不是沒想過放棄。有一次,她實在扛不住了,就跟家里說,想回國算了。
可這時候,薩法里安又出來做好人了,拍著唐曉琳的肩膀說:“小唐啊,你可是我見過最有天賦的學生了,再堅持堅持,很快就能畢業了。”
唐曉琳本來就心軟,再加上她也覺得,自己花費這么多年,什么都沒拿到,灰溜溜地回國了,多丟人啊!于是她咬咬牙,又堅持了下來。
為了早日畢業,唐曉琳每天都把自己關在實驗室里,像個機器人一樣,她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整個人都瘦了一圈。
可即便這樣,薩法里安還是不滿意,總是雞蛋里挑骨頭,變著法兒地折磨唐曉琳。
就這樣,唐曉琳在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中,一天天熬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事情發生后,也引發了學校的關注,但是直到一年后,校方才公布了對薩法里安的調查結果,唐曉琳的同學們才知道,原來他們都被這個道貌岸然的“學術大牛”給騙了。
但是這個調查結果卻是唐曉琳用命換來的,實在太沉重了。
而在唐曉琳去世后,學校還為她追授了博士學位,可是事到如今又有什么意義呢?
唐家父母真的看中那一張薄薄的學位書嗎,他們想要的是自己辛苦養大的女兒啊,可惜一切都回不去了。
其實說實話,現在這種導師還真不少,尤其是那些在學術圈有點名氣的,仗著自己手里有點權力,就可勁兒地折騰學生。
所以以后要是去國外留學,大家可得擦亮眼睛,找個靠譜點的導師,千萬別被那些“學術大牛”給忽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