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時期的黃昏戀,也是一種浪漫。64歲的劉文彬與49歲的汪葉清,因相似的經歷而投緣生活在了一起,17年間他們相互扶持,惺惺相惜,決定共同走完余生。可17年之后由于一場疾病,兩人的關系發生了變故,這段感情也走到了盡頭,讓我們來看看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17年前,64歲的劉文彬與49歲的汪葉清都孤身一人,村里有媒人見到二人經歷相似便介紹二人認識。兩人一見面就像老友一樣熟絡起來,談天論地。
當談到自己的身世時,二位都是從小家境貧寒,父母雙亡,老伴也都離開了人世,兩位同為苦難之人,便成為了朋友,經常一起出去散步,一來二去便擦出了愛情的火花。
一個月后,劉文彬鼓起勇氣向汪葉清表白吧“葉清,要么咋倆在一起吧,我一定對你好好的。”汪葉清也就答應了。于是二人便開始了同居生活。
二人在一起后的生活甜蜜無比,劉文彬一改當時害羞的狀態每天夸贊汪葉清,汪葉清也會害羞。日子平靜美好,對方生病了也會悉心照顧,二位相依為命,也是體驗了一次幸福的黃昏戀。
雖然二人的關系很好,但總總有人在其中作祟,這個人就是汪葉清的兒子汪睿,一開始他反對母親汪葉清與這個窮酸的劉文彬在一起,后來是由于劉文彬的兩個兒子做生意有錢了他才有所緩和。
汪睿始終覺得,母親跟劉文彬只是戀人關系,沒有結婚證就不是他們家的人,母親就算對他們劉家再好,晚年劉家人也不會照顧母親,到頭來母親在劉家的辛勤付出全部白費,所以他經常要求母親回家。
由于汪睿的要求,汪葉清的節日都是沒有與劉文彬一起度過的。80多歲的劉文彬身子虛弱,每每汪葉清離開,他的狀況就不好,她也很是傷心,十分愧疚。
看到母親這般愧疚,汪睿每每就要煽風點火,不斷洗腦給母親說:“你只是劉家的保姆,他還不給你工資,你老了是靠不住他們劉家的,還是得靠我。” 汪睿不斷地說辭也讓汪葉清起了疑心。
一次,劉文彬重病,醫院說手術費要十幾萬元,恰巧這時劉家兩兒子生意不景氣也拿不出這么多錢。汪葉清卻著急了,她想著:“這老頭要是過世了怎么辦,我白白照顧他17年,一點好處也沒撈到,我豈不是虧大發了。”于是,她取走了劉文彬存折里所有的存--14萬,并轉手給了自己的兒子。
馬上就被劉家的大兒子發現,質問汪葉清為什么取走了自己父親最后的存款。汪葉清卻理直氣壯道:“我們又沒有扯證,就相當于我給他當了17年的保姆,他都要走了,這14萬就算做我的工資了。”
大兒子氣不過,便起訴了汪葉清,汪葉清收到法院的傳票便憤怒地說:“這劉家人難道是要我做17年的苦工?”汪睿又在一旁火上澆油:“早就跟你說了他們是白眼狼。”汪葉清就更氣了,她認為自己17年的付出就被誣陷成了貪戀劉文彬錢財的人。于是她帶著這筆錢離開了劉家。
這一場重病,一張法院傳票讓兩位的感情走向了盡頭,斷送了17年的美好。 劉文彬對汪葉清的離去感到痛苦和不解,他不明白為什么汪葉清會突然離開他。 他的回憶中充滿了對汪葉清的思念和不舍,但他也知道,他們已經無法回到過去。
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了愛情的無常和人性的復雜。汪葉清的離開,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自私和貪婪。而劉文彬的痛苦和不解,讓我們看到了愛情的無奈和悲哀。
然而,這個故事也讓我們看到了生活的真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像劉文彬和汪葉清這樣的人,他們在晚年找到了彼此,但卻又因為各種原因而分開。他們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生活的無常和人性的復雜。
作為子女,我們應該理解和尊重父母的幸福。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他們需要的只是家人的理解和尊重。我們不能讓他們在晚年還要承受離別的痛苦,我們應該讓他們的生活充滿溫暖和愛。
總的來說,這個故事雖然充滿了悲劇和曲折,但它也讓我們看到了生活的真實和人性的復雜。我們應該從中吸取教訓,理解和尊重父母的幸福,讓他們的生活充滿溫暖和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