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而育之(教而不育謂之術,教而育之謂之道!聊身邊教育,分享育人之道)
學校今年分得到兩個中級、一個副高職稱晉升指標,符合申請中級職稱和副高職稱相關條件的老師各有一名,等于說中級職稱指標剩了一下,這兩位老師因為沒有任何人競爭,直接獲得了晉升職稱的指標。
千萬別不信,這絕非杜撰!
我見過31歲就晉升副高職稱的老師,也見過年近50歲,還是初級職稱的老師。老師們能不能晉升職稱,很多時候是玄學,不僅要靠自身努力,還得看運氣。
對老師們來說,能不能晉升職稱,與小環境關系很大!
文章開頭提到的學校,是一所農村初中,用“鐵打的學校流水的老師”來形容非常貼切,每一年都有新老師分到學校,每一年也有不少老師離開,只要是能堅持在這所學校的老師,基本上夠年限后,沒什么競爭就可以晉升職稱了。
別不信,且聽我慢慢道來。
留不住優秀學生,也留不住年輕老師,這是所有農村學校存在的共性問題。國家為了實現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給鄉村教師發放鄉村生活補助、鄉鎮補貼,晉升職稱有“綠色通道”,可為什么還留不住年輕的鄉村教師呢?
年輕入職教師以女性為主,剛入職后工資并不高,相對縣城便利的生活條件,幾百塊錢的補助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吸引力;鄉村學校工作20年可通過“綠色通道”晉升副高職稱這樣的條件,對于年輕教師來說,一方面剛參加工作,對職稱晉升沒什么概念,再則20年畢竟太長。尤其是結婚以后,大多數年輕教師都在縣城買有房產,為了方便照顧孩子,還是會想辦法把工作調進城,而這些年,各地教育局每年暑假都會組織鄉村教師進城“選調考試”,這加速了鄉村年輕教師的離開。
目前留在鄉村學校的教師,40歲靠上即便還沒有晉升副高職稱的教師,他們也可以通過“綠色通道”實現職稱晉升,而年輕教師不斷的離開,甚至會造成職稱晉升“指標”浪費的情況。對于很多沒有離開鄉村學校的年輕教師來說,很可能只要夠年限,有符合晉升職稱的業績條件,大概率能直接晉升職稱。
老師們能否晉升職稱,與自己所處的小環境密切相關!
大家去現在的縣城中小學看看,你就知道能否晉升職稱與“小環境”的關系有多大。
在縣城中小學校,有很多老師在等著晉升中級職稱,而這些老師,就有不少是當初離開鄉村學校的年輕教師。縣城學校教師流動量不大,晉升指標的業績標準高,別說獲得晉升職稱的“指標”了,就算是想獲得一個優質課的講課資格,都相當麻煩。
為了晉升職稱,互相拆臺、舉報的事情時有發生,人性之惡暴露無遺,文化人斯文掃地。
職稱評審制度短時間內不會取消!要改變自己對職稱的態度
一50多歲的女教師得到晉升副高職稱的“指標”,結果因講課面試答辯不合格而沒有通過,就因為這件事,這位女教師患上了抑郁癥,不能正常上班,家人為了給她治病,房子都賣了。為了職稱,這值得嗎?
職稱是多少人的心病,只有老師們自己知道。可因為受單位結構比例的限制,高級職稱畢竟是有限的,“狼多肉少”的狀態一直存在,很可能你足夠努力了,到退休也沒有晉升高級職稱,這是常有的事情。
不少老師希望取消職稱評審制度,但現實卻很骨感。
《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這一文件,規定了到2035年教師隊伍建設的根本任務和總體目標。其中第十七條專門論述了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和考核評價制度改革問題。其中包括下面幾個精神:一是適當提高中小學中級、高級教師崗位比例,暢通教師職業發展通道。二是進一步完善職稱評價標準,建立符合中小學教師崗位特點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堅持德才兼備、全面考核,突出教育教學實績,引導教師潛心教書育人。三是加強聘后管理,激發教師的工作活力。這些精神實際上為2035年以前教師隊伍職稱問題明確方向,確定了基調。
至少在2035年之前,教師職稱評審制度是不會取消的。
有一位教師同行說“我放棄晉升高級職稱了,不想再勞心了,現在鍛煉好身體,退休后能多領幾年養老金,其實和晉升高級職稱也差不多”。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會得到不同的答案,這位老師肯定有無奈和不甘心,但能以淡然處之的心態面對,也盡顯豁達。
當然,并不是說我們所有人都要佛性對待職稱晉升,該爭取還是要積極爭取的,但是萬一自己所處的小環境較為惡劣,就別陷的太深,對于老師們來說,人生不僅只有職稱,還有很多職稱之外的美好。愿大家所有的付出都有回報,也愿您心中所想,盡如您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