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從涼快的天氣中反應過來,就從短袖加薄外套的環境直接進入到了秋褲加襖的狀態。又要開始熬冷心冷肺的漫長冬日了啊。
前陣子,趁著天氣涼爽長途運輸傷害少,我買了今年最后一波竹筍。但或許是家鄉的竹筍也已近尾聲,竹筍瘦長瘦長的,沒有春筍肥嫩。
二十斤毛筍,去皮去老筍,能吃的沒多少,勉強裝了兩個小壇子,但總算也聊以寬慰我這個獨行客在異鄉漂泊的心了。其實,如果不是我那個玻璃大罐子總是屢腌屢敗,我還能多腌個二十斤。
鮮筍和酸筍比起來,我更愛吃酸筍,因為不管是干炒的酸筍魚還是酸湯的酸筍魚,都能讓魚的腥味消失或者變得幾近于無,讓不愛吃魚的我能放心地享用它。更因為酸筍本身的酸加上辣椒的辣,清爽可口又開胃,讓我總覺得,它比魚更能吸引我。
近來,我發現,用它來炒雞胗似乎更合適我和孩子的胃口,除了放蒜米和辣椒,連姜絲都不用放,雞胗沒有腥味不說,還嘎嘣脆,而雞胗的鮮美又感染了酸筍,酸甜清脆,真是絕了,每每做這一道菜時,我都能多吃半碗飯。
雖然凈筍只能有那么小兩壇,小到如果不好好計劃著點吃,可能冬天還沒過完就能被我造完了。別看筍子那么大,但因為中空加上炒制后的縮水,因為水分大,一根竹筍可能只能炒出一小盤。通共五六根竹筍,不過是五六頓的量而已。去年在年前我就把酸筍給吃完了,害得年后的那幾個月饞得我真是度日如年。
你們可能會說,現在網購方便,要什么有什么。但網上和自己做的就是不同,酸筍出壇后要盡快做成菜或者炒好再放起來,不然就走味了,俗語叫漏風。所以我吃不慣買的,又離家太遠,就只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
不過,今年的酸性食材可是累積了不少了。那天孩子姑姑又特地給我送來了一大麻袋專為我栽種的芥菜。雖然那一大袋芥菜經過焯水后蔫巴的又只裝滿了三小一大四個玻璃罐,但我覺得,我能挨到明年春筍出來時。
酸筍酸菜都是酸的菜我更偏愛酸筍,因為它承載了太多太多跟媽媽共同采筍的回憶。
筍依舊,人卻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懷想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