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中國星事業部總經理王博
撰文、配圖|老炮智庫
11月14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宣布了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年度產銷規模首次邁入了千萬級大關。
據乘聯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國內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再次高達52.9%,截至目前,國內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已經連續四個月突破50%
在這一系列輝煌成就的背后,離不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產品和技術上的持續努力和不懈追求。這其中,無疑是表現尤為突出的一員。
吉利汽車
吉利汽車不僅在新能源領域采取了純電、混動、醇氫電動等多元技術路徑并進的策略,還帶來了、、等多品牌系列持續輸出優質新能源產品,為消費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新能源需求選擇。
然而,吉利汽車并未因新能源市場的輝煌成就而自滿。在燃油車領域,吉利汽車同樣堅守初心,持續深耕細作,不斷創新。在今年10月,吉利汽車推出了全新的中國星東方曜系列車型——東方曜和東方曜。不僅與中華文化進行了IP聯動,更在性能和配置上實現了顯著提升,使得中國星東方曜系列車型在同級燃油車市場再次完成了高價值進階,進一步鞏固了吉利在燃油車市場的領先地位,也再度展現了吉利汽車的卓越實力與不凡品味。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11月14日,吉利汽車還落實了《臺州宣言》的關鍵性舉措,完成了極氪品牌和領克品牌的整合,進入了戰略轉型的全新階段,再度吹響了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又一輪“滲透計劃”。
這份對市場趨勢的深刻理解和精準把握也讓哆哩君對吉利汽車的決策者產生了好奇,眼光毒辣的他們對當下的汽車市場有著怎,對未來發展又有著怎樣的規劃和預期?
借著行業收官大展2024廣州車展,老炮智庫與吉利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中國星事業部總經理王博進行了一次深入交流。
-以下為采訪實錄-
主持人:現在來看價格戰有越演越烈的趨勢,您個人覺得在瘋狂的價格戰,它會持續到什么時候?
王博:“實際上中國汽車市場最近兩年來價格戰是愈演愈烈,一直是沒有停止。但是我還是堅持一個觀點,這個市場應該更多地關注到產品、品牌、服務質量本身,而不能無續的價格競爭。”
“當然價格競爭是整個市場的一種選擇,我認為從目前情況來看,市場會逐步回歸到一個比較理性的競爭行為。從吉利情況而言,我們始終保持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同時我們也是堅持要打品質戰、品牌戰、服務戰、技術戰,而不是純粹打價格戰。”
“從更長遠時間緯度(參數丨圖片)來看,把價格和成本壓到越來越低,甚至壓到低于成本的時候,我想這樣的產品不是用戶想要的,而更漂亮造型、更高智能化、更高品質、更好服務的產品體驗,才是用戶真正所需要的,所以我認為市場競爭最終會回到用戶真實需求本身。”
誠然,消費者在選擇車型時,并不僅僅關注價格,更看重的是產品的性價比和所獲得的價值。所以只有在親民售價中提供不打折扣的高價值產品,才是車企贏得消費者信任和忠誠的關鍵,這與吉利汽車獨特的競爭力和責任感不謀而合。
主持人:您覺得今年乘用車整體銷量和增幅會在什么水平?一旦明年國家減少對汽車企業的政策支持,你覺得今年這種增長還有多少持續性呢?
王博:“今年的汽車總容量,據我預測應該會在2300萬左右,實際上是比去年有增長的,當然增長幅度應該不會太高。中國乘用車市場體量,在近幾年一直是全球汽車的產銷大國,所以在大體量的前提下,如果能保持增長,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業績,也是非常不錯的水平。”
“如果補貼能夠持續,對行業和用戶來講,都是一大利好。如果不能持續,或者說有退坡情況,我想市場會逐步回歸到相對比較理性和正常需求推動的市場消費情況。對2025年乃至未來兩到三年的整個中國汽車市場的消費趨勢,我還是比較看好的。”
主持人:當前燃油市場份額持續萎縮,市場占比連續也被新能源趕超,吉利是如何來看待燃油車未來?后續還會繼續投入嗎?10月份自主品牌份額高達到了65.7%,吉利也表現出了非常強的攻勢,您覺得咱們吉利未來能夠做到多少的市場份額?
王博:“新能源和油車,一直是行業和廣大用戶比較關心的話題。最近幾個月,中國新能源增長勢頭不錯,突破了50%,單月最高應該突破了52%,油車份額近期到了48%。但是我還是覺得看市場的需求,中國市場一年兩千多萬輛容量,燃油車份額即使到40%仍然有一千多萬需求,這部分需求誰來滿足呢?這是汽車企業或者汽車品牌都要思考的問題。”
“吉利始終堅持兩手抓,一邊抓住中國新能源成長大趨勢,一邊發揮吉利在燃油車市場的核心優勢。今年1-10月,吉利燃油車整體銷量超106萬輛,同比增長9%,在中國汽車市場燃油車份額持續下滑情況下,這樣一正一反,可以看出吉利是遠遠跑贏行業大趨勢。”
“目前來看燃油車市場還是有一千萬輛左右的市場規模,即使到明年,燃油車市場進一步壓縮,仍然有800萬、900萬甚至還更多一點的市場用戶,既然有這么多的用戶有需求,吉利就要滿足用戶的需求。”
而對于燃油車未來的發展趨勢,王博補充道:“我想中國油車未來一定是更低的能耗和更高的智能化。更低的能耗就是燃油車的油耗要降下來,現在吉利中國星系列,通過我們的自創智能雙擎技術,使得油耗做到4L級,所以說吉利在未來燃油車的研發上,油耗要做到更低,同時要讓燃油車的智能化,比如說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安全,都要做到完全和新能源車一樣的智能體驗。”
新能源和純燃油產品的齊頭并進雖然是大部分車企認可的發展趨勢,但實際操作起來卻并不容易,兩手抓的天平一旦把握不好,難免會竹籃打水。精準的市場定位、差異化的產品策略以及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缺一不可,但偏偏吉利總是能找到了那個平衡點,這也是吉利為何能從容游走于兩者之間并取得顯著成就的底氣所在。
主持人:即將跨入2025年了,咱們智能吉利2025年的戰略規劃,這個踐行成果已經有了多少實現了落地,能不能大致說一下。
王博:“智能吉利2025戰略,整個集團完全按照戰略部署和戰略各項舉措在穩步推進。很多成果大家已經看到了,智能架構已經全面在應用,E5、星艦7 EM-i都來自這個架構,同時Flyme Auto智能座艙、Flyme Sound音箱系統,都在逐步實現應用。”
“還有吉利未來出行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30顆衛星在軌穩定運行,未來還會持續發,目前已覆蓋全球90%區域,能夠為我們的車主提供衛星通話服務,現在車型已經在搭載,未來還會在更多的車型上搭載;以及很多用戶最關注的芯片,吉利自研的芯片E04將逐步在更多車型上應用。無論是芯片,還是天上衛星,還是智能架構、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全方面都在落地,可以說智能吉利2025戰略,會完全按照戰略的設定全面實現。”
主持人:您總結一下今年的整體表現,您覺得明年還有什么樣的規劃?
王博:“今年吉利銷售目標200萬輛,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肯定能實現,甚至還會略超;當然今年也是新能源的爆發之年,新能源1-10月份就65多萬輛,全年來看可能會增幅更高,吉利燃油車也在逆勢增長,1-10月超106萬輛。展望2025,應該是吉利的產品大年,不僅有多款新能源車上市,同時燃油車也會有全新車型發布,也會有燃油車的多款改款車型發布,所以說2025年對于吉利汽車而言,仍然是發力之年。”
通過對吉利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中國星事業部總經理王博的深入訪談,我們深刻感受到了吉利汽車在面對市場變革時的從容與自信。在當下汽車市場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吉利汽車始終堅持用戶至上,注重產品、品牌、服務質量本身,而非單純的價格競爭。這種以用戶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不僅將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也為吉利汽車后續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展望未來,相信吉利汽車也將繼續加大在新能源和燃油領域的投入和研發力度,為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助力中國汽車產業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