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皆有官方可靠信息來源,已贅述在文章中
前言
王十七在一次運動會上的意外暈倒,竟確診了心臟“癌癥”,2019年,成功的裝上了國產全磁懸浮人工心臟,成為了首批使用“中國心”的患者。
而他的一生,從此開啟了“八小時制”:每八個小時就必須要給電池充電,不能坐飛機,甚至就連洗澡這樣再普通不過的事情,對于他來說都是生死存亡的大事兒。
國產人工心臟有著什么樣的原理?如今,五年過去了,他又過著怎樣的生活?
從教室到病房的人生
王十七曾經是一位普通的高中教師,依然日復一日的站在自己熱愛的教室給學生們講課,卻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有另一種“別樣的人生”。
2007年,恰逢學校運動會,而王十七前一秒還在幫助學生搖旗吶喊,卻沒想到下一秒就失去意識,直接摔倒在操場上。
醒來不是熟悉的地方,反而是空蕩的病房,周圍父母在邊上抹著淚,這個時候他才知道自己得了一種“絕癥”,擴張型心肌病,根本想不到這樣一位身形高大,身材健碩,熱愛運動的小伙子會得這種病,就相當于被宣判了“死刑”,從此一些運動都再不能沾邊了。
而這種病通俗點講,將我們的心臟比作一個氣球,一呼一吸,可一旦患上了這種病,就呼出去的時候是非常費力的,心臟已經沒有能力再正常的呼出去了,長期負擔之后只會讓自己的血液循環越來越差,就會導致心衰,嚴重危及生命!
一個身體健康的人猛一下受到了打擊,但已經無可奈何,不得不面對著這個根本無法治愈的病,而能夠唯一救他的路就只有:換個心臟。
可換個心臟的難度可想而知,先不說費用的問題,這不是有太多錢能買來的,一是要考慮配型來源,二是匹配不匹配的問題,這一切都壓在了他們這個家庭上。
而患病后的王十七,每天都生活在痛苦之中,我們正常的呼吸他都很難做到,就好像在你胸口壓上了一個重物,而喘不上氣更是成了他的生活常態。
就這樣,從在講臺上侃侃而談的老師,被迫離開了自己的工作崗位,成了每天藥不離手的“藥罐子”。
每天6點就需要起床吃藥,每頓十幾種藥,有的是控制血壓的,有的是營養心肌的,有的是防止血栓的,還有的是預防房顫的、補鉀的,這一切都是為了等待一顆相配的心臟。
可要知道一點,等待合適的供體移植并非易事,據悉,中國當前約有890萬人患有心衰,然而據中國心臟移植注冊系統數據,截至2020年,中國共有56所醫療機構實施并上報心臟移植年手術量僅為557例。
并非所有患者都能等到合適的供體移植,這是心臟病患者們心照不宣的事實,而他身邊的一些病友到后來了沒了消息,“興許人沒了”。
而即便到了這個樣子,他也沒有一點點放棄生的希望,還是在等待著微乎其微的可能。
艱難治療路,終迎“新生”
王十七在這漫長的12年里,不僅要承受擴張型心肌病帶來的身體上的痛苦,還要時刻面臨病情惡化帶來的生命危險,五年內五次病危,每一次都如同在鬼門關前徘徊。
可能命不該絕,而他也是眾多病友中被幸運之神眷顧的一個,2017年,國產全磁懸浮人工心臟的出現,給這些“心衰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當醫生告知可以用這一個小小的“機械心臟”能夠讓他恢復“正常的生活”。
可當時也只是剛出來,市面上的成功率并不是百分百的,更何況心臟方面可是個大手術,稍有不慎甚至會下不來手術臺,最終綜合考慮之后,王十七決定手術,等待配型真的是太難了,不如就放手一博,試一把。
基于自主研發的四代全磁懸浮人工心臟,可實現無摩擦、低噪聲的長時間運轉,降低血液損害及血栓,改善病人生活品質,延長器械使用壽命。
相當于一個雞蛋的大小,卻可以通過體外的電池幫助本身“心衰”的心臟恢復正常的工作,像一個提供“能量”的永動機一樣。
更何況,一顆國產的人造心臟,成本還在進口的范圍內,只有進口產品的三分之一左右,這對他們的家庭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幫助。
2019年,手術是成功了,而王十七也成了首批用上國產“機械心臟”的患者,從此擺脫了吸氧的時候,只需要隨身背一個電池包,就可以自主呼吸。
雖然說機械心臟可以極大程度,緩解了他身體上被折磨的不適,但是與普通人的生活卻是要更加的謹慎一點,畢竟裝上了一個機械,后期的維護以及使用都是一個將融入生活中去的日常,就像每天睡覺吃飯一樣,成了家常便飯的事情。
首先是就是每8小時都必須要充電,像我們偶爾手機忘了充電,那也就是不用或者是備用充電寶,都無傷大雅,可對于王十七而言,這是跟生命賽跑,不容許他忘記,這是跟死神賽跑的時間點。
電池是連接“備用心臟”的生命源泉,而這八個小時已經被融入他生命了,哪怕是在睡夢中,也必須起來充電。
為了防止像停電等突發的意外情況,不僅裝備了備用的電池,甚至在家里還有太陽能的充電板,王十七不僅沒有覺得繁瑣,甚至這是他生下去的希望,甘之如飴!
尤其是洗澡,對于咱們來說,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可對于他而言,卻是一個“大工程”。
連接身上的機械心臟,沾不了一丁點的水,所以每次他洗澡都像是干仗,將暴露在外的電線全部都用防水的東西給罩的嚴嚴實實,一丁點都不能有任何的意外!
甚至要遠離一切強磁場的東西,像我們家里普通的電器電磁爐等,看似一個普通的東西,卻是能要了他命的潛在危險,過安檢都需要提前準備好的證明,走人工通道。
就連坐飛機都是一個奢望,飛機在起飛的時候,機艙內的氣壓要低于地面的,而我們也經常會早飛機起飛降落感到耳鳴,就是受壓強的影響,可對于他來說,都有可能干擾到“機械心臟”的正常使用,危及生命的情況。
雖然說人工心臟給王十七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麻煩”,但他并沒有抱怨,而是認真聽話,按照醫生的叮囑,好好的生活。
那么,從王十七裝上了人工心臟也有幾年的時間了,如今他的生活狀態又是怎樣的呢?
積極適應,鼓舞他人
如今王十七繼續在教書,從一個病友到走上熒幕,成了一個脫口秀演員,絲毫不避諱自己的“病時期”,反而樂觀大方的給大家分享他在病魔期間的點點滴滴。
甚至還調侃自己有獨特的“八小時制”,用幽默的方式分享自己的經歷,他的脫口秀不僅讓觀眾捧腹大笑,更讓大家感受到了生命的韌性和科技的力量。
在脫口秀舞臺上,王十七調侃自己是一個“帶著充電寶的人”,用輕松的語言描述著自己不能坐飛機、洗澡要防水的生活。
如今的他樂觀面對生活,甚至可以運動,經常看到他每天跑步或者騎行鍛煉身體,卻沒有絲毫不適,與普通人無二。
科技打敗病魔,王十七當初拼盡所有的奮力一搏顯然是賭贏了,從“誰清楚下一秒是怎樣”到如今活出了另一種人生,科技改變我們的時代,在科技的力量下,他仍然在書寫著奇跡。
結語
王十七的故事,是一個關于生命、希望和科技的故事,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無論面臨多大的困難,只要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勇敢地面對挑戰,就一定能夠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同時,他也讓我們看到了科技的力量,相信在未來,科技會為更多的人帶來新生和奇跡。
信息來源:
國產“磁懸浮心臟”,心衰患者的福音? 湖南日報2023-08-30
戴著人工心臟上脫口秀大會——王十七的充電人生 中宏網 2022-09-20
“網紅”王十七和他的國產人工心臟 極目新聞2022-11-0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