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意外刷到一條省發改委的新聞。
之所以說“意外”是因為這個部門總給我一種很嚴肅很龐雜很高大上的印象,似乎沒有什么不管的,總給我一種壓抑感復雜感。所以素來憊懶的我對這個部門總是敬而遠之。
但是這一次,這個部門卻很意外地引起了我的興趣。
興趣源自他們的一句承諾。
事情的大致經過是,昨天(11月21日)召開了一個主題為“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民營企業家座談會”。
會上,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楊永君談及座談會旨在建立與民營企業家溝通交流的“直通車”,做到民營企業“有需求,我們隨時在”。
“有需求,我們隨時在”!
正是楊永君和發改委的這八字承諾,讓我頗受觸動,感慨良多。主要有這樣幾點:
其一,發改委的作風在轉變,角色定位在轉變,把自己定位為了“服務者”。這種角色上的自省自覺殊為寶貴。
其二,民營企業在河北經濟板塊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重要到發改委要專題舉行座談會來研究解決他們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我看報道,楊永君提到,座談會前他們共梳理了10項訴求、7項建議,專門建立了企業訴求辦理工作臺賬。這樣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事實上也是這樣,公開資料顯示2023年河北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2.76萬億元,同比增長5.5%,占GDP比重62.9%,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率64.3%,拉動全省GDP增長3.5個百分點。
其三,承諾容易踐諾難,關鍵在落實。如何真正做到“有需求,我們隨時在”需要機制保證;能不能真正做到“有需求,我們隨時在”則需要實踐檢驗。讓我們和河北所有的民營企業一起拭目以待。
其四,小微民企同樣值得重視,同樣需要這個承諾。我注意到,這次與會的企業大多是河北民營100強的大企業。在關注大的民營企業的同時,也要讓小微民營企業擁有獲得感。
其五,也是題外話,河北民營企業的結構還是偏重。近5年的河北民營企業百強榜顯示近,入圍榜單的企業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行業均是數量最高的行業,并且數量逐年穩中有升,特別是今年,企業數量達到了43家,是近5年來數量最多的。
包括參加省發改委這次座談的七家企業分別是敬業集團、鑫海控股、誠信集團、玉鋒實業、以嶺藥業、巨力索具、飛天石化,也多以能源、化工企業為主,新能源新材料企業則較少,可見河北向綠向新任重道遠。
無論如何,這是一場值得記住的座談會,這是值得稱贊的“八字承諾”。
“八字承諾”的背后,是河北政府機構的角色定位在轉變,服務意識在增強,營商環境在進步。
我相信,點點滴滴,涓涓細流,終成河北改革發展的大江大河。
有感而發,匆匆寫就,不值一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