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誰又不曾少年輕狂,少年之時,肆意張揚,縱情狂想,全世界似乎都不放在眼里,而臨老之際,回想過往的一切,只不過是過眼云煙。
眾所周知,白居易有兩個稱號,一個稱號是詩魔,還有一個稱號叫詩王,大概就是因為他是大唐王朝流傳下來詩作最多的詩人,而且,他所涉獵題材很廣泛,任何事情都可以拿來寫詩。
白居易也稱得上是少年英才,十七歲那年就年少成名,一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家喻戶曉,二十七歲中進士,欣然寫下“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初入官場時也是意氣風發,剛正不阿,正是由于他的大膽直言,導致被貶江州,寫下那首《琵琶行》之后的他,似乎看淡了很多,此后的人生,尤其是晚年,頗為平坦隨意。
白居易六十四歲那年,已經在洛陽買下自己的房子,享受了人生最后十幾年的美好時光。重陽節那天,在酒宴上他即席寫下了一首《重陽席上賦白菊》。詩作原文如下:
滿園花菊郁金黃,
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
白頭翁入少年場。
這首詩的大意是:
滿園的菊花都是金黃色的,就像名叫郁金黃的金桂的顏色。
中間卻有孤零零的一叢菊花,雪白似霜。
就像今天的歌舞酒席上,場景大致相同。
我這么一個白發老頭子,混進了你們少年人的場子。
白居易這首《重陽席上賦白菊》是一首即景抒懷七言絕句。
整首詩開篇先從眼前所見寫起,向人們描述了一幅菊花盛開的景象,滿園的菊花開的郁郁蔥蔥,金黃燦爛,但其中卻有單獨一叢,如同霜一樣的白色菊花獨自綻放。
然后,筆鋒一轉,意外的玩了一把“黑色幽默”,以自嘲的口吻發表了一番感慨,那滿園生機勃勃的黃菊就像今天酒席上在座的各位少年郎,英姿勃發,而我已是滿頭銀絲,垂垂老矣,和你們這些少年郎在一起,竟與花園中的那孤零零的白菊如此吻合。
全詩語言淺白,通俗易懂;娓娓道來,風趣幽默;別開生面,自嘲豁達;以花喻人,饒有情趣;新穎別致,詞約義豐。
突出特點是采用了以花喻人的比喻手法,比喻自然貼切,借花園中的菊花,生動地描寫了酒席中的人物場景,雖然整首詩既沒有生僻用詞,也沒有天馬行空的意向,但讀起來卻讓人覺得饒有趣味,從而表現了自己雖然年老卻仍有少年情趣,這樣一種豁達的心態。
時光終會流逝,人生最可貴的是奮斗的經歷和拼搏的過程,年少時,莫負韶華,當我們終有一天老去,當白發如霜之時,無論結局是否圓滿,對著鏡中的白發,至少我們是心安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