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綱是兩宋之際的抗金名臣、民族英雄。他是常州無錫人,祖籍福建邵武。政和二年(1112)進士,歷經官職至太常少卿等。靖康元年(1126),金兵入侵汴京,李綱作為尚書右丞及京城四壁守御使,團結軍民擊退金兵,取得“汴京保衛戰”的勝利。之后李綱遭投降派排斥誣陷,被派離朝廷。半年后的靖康二年年初,金兵攻破汴京,發生“靖康之難”。五月初一,康王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改元建炎,是為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宋高宗趙構在輿論壓力下起用李綱為宰相,但趙構一心求和,李綱七十五天就被免職,抗金措施也全被廢除。建炎二年(1128)趙構貶謫李綱為單州團練副使,前往萬安軍(今海南萬寧)。李綱離開朝堂,從湖南到進入廣西,然后順漓江、西江而下,途徑康州。在當今皇帝宋高宗高宗趙構的潛邸康州,李綱有著怎樣的心境?且看《李綱賦詩康州》系列。
李綱賦詩康州之二:開府映番禺 景觀冠南州
宋代的行政區劃與其他朝代相比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當時四百多個州府都有“郡稱”,如端州(此時已稱肇慶府)稱高要郡、新州稱新興郡、封州稱臨封郡、梧州蒼梧郡,而康州的郡稱則是晉康郡。這個“郡稱”有什么作用?有說法是封爵使用的。就如當今圣上宋高宗趙構,在做康王之前是“廣平郡王”,廣平郡是洺州(今河北邯鄲)的郡稱。
宋代的康州城,城墻僅包圍州署和倉庫
在今三元塔東側李綱像前有一座橫翠亭,而歷史上橫翠亭是在康州州署南門外。建炎年間(1127-1130),李綱南下海南島,途徑康州(1131年升格為德慶府),拜訪時任康州知州陳熙,泊傳在橫翠亭,寫下《泊晉康橫翠亭愛其山水秀麗斐然有作》。
泊晉康橫翠亭,愛其山水秀麗,斐然有作
二首
其一
上主疏封地,中興啟帝圖。
(詩人從康州與趙構的關聯入手?!吧现鳌泵鞔_點出是當今皇帝趙構,“疏封地”表明康州特殊的地位,它是趙構的潛邸?!爸信d啟帝圖”則直接表達了詩人對宋朝中興的強烈期望,他希望這片土地能夠承載宋王朝復興的使命。這體現了李綱雖被貶謫,但依然心系國家興衰,把康州視為宋朝重新崛起的潛在象征地,反映出他作為忠臣的一片赤誠之心。在拜會知州陳熙的情境下,此聯開篇提及康州作為皇帝封地的特殊地位,既帶有對皇權的尊崇,也可能是一種社交場合中的恰當開場。它在表達對朝廷期望的同時,或許也暗示著在康州在陳熙的治理下,康州有潛力為朝廷中興貢獻力量,體現出詩人與知州陳熙在政治理想層面的一種呼應與交流。)
江山連肇慶,云物接蒼梧。
(此聯著眼于康州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風光。詩人通過“連”和“接”兩個動詞,生動地展現出康州廣闊的地域范圍,它與肇慶的山川相連,和蒼梧的云物相接。這種描繪不僅勾勒出康州周邊壯麗的自然景觀,還暗示了康州在地理空間上的重要性,使其在宏大的自然畫卷中有了自己獨特的位置。)
秀氣蟠南極,神功本禹謨。
(前一句夸贊康州的山水靈秀之氣匯聚在南方大地,賦予自然景觀一種神秘而崇高的氣息。后一句“神功本禹謨”將康州的歷史文化底蘊與大禹治水的功績相聯系。大禹治水是華夏民族古代偉大的功績,詩人借此表明康州這片土地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淵源。這體現了詩人對康州歷史文化的尊重與贊美,也從側面反映出他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在動蕩的時局中,試圖從歷史文化中尋找精神寄托。)
邦人榮望意,開府映番禺。
(詩人將視角轉向當地百姓?!鞍钊藰s望意”描繪出康州人民對本地的自豪和期望之情,這種情感的描繪不僅使詩歌更具生活氣息,也從側面烘托出康州的繁榮與重要性?!伴_府映番禺”通過與番禺(指廣州)對比映襯,進一步強調康州的輝煌。詩人可能借此希望康州在各方面能夠像廣州一樣發揮重要作用,體現出他對康州的美好祝愿,也暗示了他對國家各地都能繁榮昌盛的期望。同時通過夸贊康州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以及與嶺南首府廣州相媲美的輝煌,表達對陳熙治理康州的肯定與欽佩。)
其二
環抱大江流,層巒翠靄浮。
(這兩句詩給讀者展現了一幅生動的山水畫卷。詩人用“環抱”一詞形象地描繪出大江圍繞康州流淌的姿態,仿佛大江是康州的守護者,給人一種安全感?!皩訋n翠靄浮”則細膩地刻畫了山巒的狀態,層層疊疊的山巒之上,翠色的云霧飄浮,使山巒更具層次感和靈動感。此聯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奠定了詩歌清新秀麗的基調,也為后文的情感抒發埋下伏筆。)
神明扶王氣,景物冠南州。
(“神明扶王氣”體現了詩人在時局動蕩的局勢下,對國家命運的擔憂。他祈求神明庇佑南宋朝廷的氣運,這反映出他對當時朝廷求和政策的無奈和對國家前途的不確定性?!熬拔锕谀现荨眲t是對康州文化景物的贊美,強調其在南方各州中的卓越地位。這種對比體現了詩人在面對國家危機時,一方面關注國運,另一方面從地方文化的繁榮中尋找安慰的復雜心境,也在一定程度上與地方治理相聯系。詩人可能暗示在知州的治理下,康州的繁榮昌盛(景物冠南州)是南宋局部穩定與發展的體現,也是應對國家危機(神明扶王氣)的積極力量。)
來值炎蒸日,去翻風雨秋。
(這是詩人用季節和天氣變化來隱喻自己的仕途經歷。“來值炎蒸日”象征著他在朝堂時期所遭受的艱難處境,如同炎熱難耐的夏日,暗示他在朝廷中受到的排擠和壓力?!叭シL雨秋”則代表他被貶謫后的坎坷經歷,如同秋天的風雨,前途未卜且充滿艱辛。通過這種隱喻,詩人將個人的不幸遭遇與自然變化相結合,使情感表達更加含蓄而深沉。)
登高望不極,暮角起城樓。
(詩人通過描寫登高遠望的情景來抒發內心的迷茫?!巴粯O”表現出前途的迷茫和不可預測,他站在高處,卻看不到遠方的希望?!澳航瞧鸪菢恰眲t進一步強化了這種迷茫和孤獨的氛圍,傍晚的號角聲從城樓傳來,給人一種凄涼、落寞的感覺。這體現了詩人在面對國家命運和個人前途時的無奈和迷茫,也反映出他在被貶途中復雜的心境。)
在拜訪康州知州陳熙的背景下,《泊晉康橫翠亭愛其山水秀麗斐然有作》在描繪康州山水風貌與歷史文化的同時,巧妙地融入了詩人對朝廷、趙構的復雜情感以及個人仕途坎坷的喟嘆。既展現了詩人的文學才華與政治情懷,也在社交互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促進了詩人與陳熙之間的文化交流、情感共鳴與友誼構建。詩中的每一句都像是詩人心靈的一扇窗戶,透過它們可以看到李綱在康州時,那充滿矛盾、憂慮、期望與惆悵的內心世界。
端溪文史創建于2015年9月,立足于發掘德慶人文歷史,放眼泛德慶地區(即德慶曾經管轄過的包括今封開、云浮、郁南、羅定、信宜等地)以及肇慶地區鄉土史情。你關注我,我致力于追尋歷史本源。歡迎讀者轉發分享。在這里,您可以閱讀許多關于德慶乃至肇慶人文歷史的文章,希望能讓您更加了解德慶(肇慶)歷史,幫助您深入研究德慶(肇慶)文化。
其他公眾號轉載本公眾號原創作品需取得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