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美11月新書連環畫大精已上市,上次預告僅5冊,誰知道又一本三國生產完畢,也就納入了。
于是這月就有了6本,小歪照例來評測一下,由于此前預告已經做過一些分析,本期就簡單一些。
上美11月新書六大精
這六本封面都代表了高水平設計,擺在一起非常漂亮。
《馬躍檀溪》(王亦秋繪畫)
由于“印廠的鍋”,第五批三國大精被攔腰切斷,先出3本,描述劉備在荊州的一段往事。
到了第五批,三國大精連環畫的制作已經很穩定,印刷已經基本不用再去摳細節,都符合收藏標準,都和前面批次差不多了,本文不再多談。
三國第五批大精合影
三國第五批大精合影
其中《馬躍檀溪》是我最喜歡的一本,由王亦秋繪畫。
《馬躍檀溪》封面書衣
封面圖,劉錫永繪畫
封面是劉錫永所畫,玄德公縱馬入溪,激起水花,的盧馬白白壯壯,眼看自己性命不保,觸底反彈而起,可見王霸之氣纏繞下,牛頓力學會暫時失靈。注意馬額頭上有白斑,眼睛下方有淚槽。這一點不僅封面注意刻畫,內頁也是如此。
《馬躍檀溪》內封
有人吐槽內封底色淺了,我覺得還好,沒有特別明顯偏離。只是做工還是不嚴謹,右上角出現了白色的壞點。然后環襯還一如既往的草紙,不知改進。
王亦秋在50年代還是喜歡用粗豪的筆觸來畫,也會有不少明暗關系,空間感強烈,這就和整套書其他作者有所區別,在整套書中絕對是上乘之作。這幅趙云打許褚,看樣子還是趙云占了上風。
王亦秋注重構圖,劉備和曹操對峙,劉備宣讀衣帶詔,曹操身邊站立的兩個小卒也栩栩如生,英武不凡,可能是特種兵。
一般的刀馬連環畫難免扁平,王亦秋的人物對談位置經營,適當用一些陰影,就讓畫面的整體結構厚重飽滿很多。
甚至還有一張趴在馬肚子下的,這是劉備率兵平荊州叛亂的場景,視角估計是赤兔馬的下面。
王亦秋很注重考據,劉表和劉備談事情,窗外景致清幽,還有不知名的青銅器。
王亦秋的景別變化也很大,有的特寫很容易突出緊張氛圍。劉備得知危險來臨的慌張表情。
這種光線陰影的運用,和同時期顏梅華有些相似。不過這幅是夜里逃竄,讓人誤以為是正午。
來自關張趙三將的死亡凝視,誰能受得了?王亦秋擅長人物神情刻畫,畫法不拘泥陳規,常有巧思創新,又有很多近景特寫,所以《馬躍檀溪》讀起來非常過癮。
無奈這次紙張品質存在小毛病,出現一些奇怪的雜點,比如這給點在蔡瑁頭上,這是因為趙云不離劉備左右,記得火上眉心了?算不算四色了一把?(笑)
要說美中不足,就劉備飛馬那段,周圍景物太過于簡略了,記得背景僅有一條瀑布掛著,周圍啥細節都沒了。
趙云尋劉備不著,和蔡瑁對上。看蔡瑁這伸掌架勢,還以為是哪個明將,帥得很。趙云也很有排面,左右衛兵撐開他的門面,排場大氣。
喜歡看飛白的,這張圖可以滿足你們。
喜歡看毛發的,這張可以滿足。都是過關的,不用擔心印刷了。
《走馬薦諸葛》(汪玉山繪畫)
汪玉山的《走馬》并不是特別出彩,我就簡略拍了一些。
《走馬薦諸葛》外封書衣
這幅封面是趙宏本與江南春合作,劉備和徐庶拉拉扯扯,依依不舍,后面三將刻畫簡略而傳神。徐庶那只肥肥的手,暴露了一些民國風人物畫的特點。
《走馬薦諸葛》內封
又見壞點
這本有8張缺頁由湯準重繪(4-7、14、25、35、59)建議您不查攻略,先直覺辨認一下,其實湯準的稿子和原作有一定差異的,細心看能品出端倪。
人物吐白文字邊緣異常凹陷,大概率是原稿沒能留存,而不是印刷的事故。
右下士兵逃跑時還不忘哈哈大笑,心態樂觀。
張飛胡子前后頁對比
劉備在松林送別徐庶,張三爺的胡子在短短片刻間暴漲數倍,也許他看到劉備破壞樹林而生氣,于是頭頸一縮成了牛皋。
《三顧茅廬》(楊青華繪畫)
《三顧》畫得也一般,好在有童年濾鏡,特別是孔明床榻上吟詩那幅,至今歷歷在目。
《三顧茅廬》外封書衣
封面是劉旦宅繪畫,馬匹畫得比人生動,邊上童子邊緣似乎有裁剪,原作想來不至于到童子的手那塊就終止。雷版大精的就不拿出來比了,畫質差異巨大,單論這幅封面,上美稿源優勢形成碾壓。不過上美把頂部修了一下,樹枝很模糊,尤其是門框上的草棚給修成了樹枝,也是一個缺憾。
初版《三顧》封面頂部細節
《三顧茅廬》內封
這冊同樣有8幅湯準的重繪稿:3、7、93、94、99、102、107、117。
這位特殊灰布衣服的投軍農民讓我覺得不太自然,我們來看看初代版本是怎么皴擦的,筆觸完全不同。
初版畫面
大精和湯準老師重繪的原稿比,胡子都粘在一塊兒了,上美單色印刷技術還是有待提高,沒有對比沒有傷害。
不過其他胡子不那么濃密的二爺三爺,就表現不錯。怪只能怪夏侯惇胡子太密太年輕。
張飛演示過后,趙四爺看到并學會了,后來長坂坡他順利施展了這招飛馬下刺。
臥龍崗是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連環畫將人物置身國畫山水中,也是它特別的魅力之一了。
給童年回憶來個特寫,孔明睡得最后一個好覺
《谷城會獻》(徐有武、羅希賢合作)
本月的大李只有一本,也就是第一批掉隊的那本,同樣是精品佳作,制作品質一如既往的好。
責編安志萍妹妹的名聲已經在連壇傳揚起來,其實誰在做書用心,連友都看得到。大李的人氣已經蓋過了三國(印量比三國還多300冊),這與責任編輯負責任心是緊密相關的。去年她還編過《珊瑚島上的死光》《狂雨》《六號門》《出色的小獵人》,因為題材繪畫原因受關注度不高,我只有一本《小獵人》,確認過制作品質也過硬。
《谷城會獻》外封書衣
這幅封面還是出自施大畏手筆,李自成單刀赴會,夜訪張獻忠,一通嘴炮下來把假投降的老張說得心花怒放,同意配合他同步起義。圖中人物栩栩如生,只是顏色略顯單調,比前三冊遜色一些。
以前總是不明白“會獻”的意思,意思是要把谷城獻出嗎?書名容易誤導,令人不明就里。
《谷城會獻》內封
內頁是徐有武主筆,羅希賢配合,徐有武因故沒能當年北行采風,但他創作態度極好,基本功也扎實,以嚴謹工整的素描畫法,如果說施大畏崔君沛重寫意,徐有武就是重工筆。
這幅人物面目比較簡單,顯然是羅希賢的手筆。
張獻忠這種梟雄狐貍的嘴臉刻畫極為細致傳神,仿佛要破畫而出。
但是偶爾也有這種粗獷豪放畫法,我懷疑是施大畏、崔君沛幫忙的。
這幅桃花林畫法,是羅希賢小品的風格。
徐有武對人物的形把握得扎實穩重,類似寫實素描。采用皴擦焦墨只是迎合主創風格強行適應,事實上效果還可。
著名的彈胡子一幕
《李固》(瞿谷寒繪畫)
80年代,上美的一套歷史人物叢書,以藍綠配色的畫像磚拓片打底,共9本。
其中龍頭《劉秀》(上下)大精出來已經足足十年,第二個人物《李固》才姍姍來遲。直播間的透露的,看樣子這部小套書很可能會陸續出完,值得把玩。
我至今也不明白為什么要選這些人物。這套書以漢磚做底,又有6位是漢代人物,本該是漢代人物系列,但又混入了關漢卿、柳宗元、辛棄疾,有明君,名臣,有文學家,有軍事家,知名度也參差不齊,看不懂編輯的思路。
1982-1985年花磚歷史人物共9冊
《李固》外封書衣
封面人物是陳谷長繪畫,用中短直線顯出人物正直的氣節。底紋搶眼有弋射收獲畫磚,還有雜技舞樂、車馬出行、狩獵、軺車等場景,漢代氣息十足。
《李固》內封,燙銀的像很普通
《李固》扉頁
內容提要,也有小圖
畫家自述
本書是瞿谷寒繪畫,他是上海畫家,得林鍇、顧炳鑫、劉旦宅指點,80年代也有過不少作品,參與過綠東周、天津宋史,擅長古典題材,以線描夾雜大量局部墨塊,有點像鄒越非的風格。
李固是東漢中后期一位對抗外戚勢力的忠臣,他的事跡出現在《后漢書》,生平并無特別精彩之處,敘述也比較平,再說瞿谷寒的繪畫也不算很出彩。非名家非名作,于是上美對《李固》也沒信心,只印了2800冊。不過對于湊套癖好的、歷史愛好的連迷還是挺有吸引力。
《人參果》(上美影廠動畫書)
《人參果》是上美影廠的優質動畫,以場景瑰麗神秘著稱。這次也做成書,延續了影片截圖的方式,不能和原稿重繪的外文書相比,細看比前面幾批美影廠連環畫要優質,我猜測是片源的畫質提升了,所以截屏出來的效果也有所改善。
《人參果》外封書衣
外封沿用了中影版的圖,色彩很明艷,還算不錯。
《人參果》內封
內封用的是當年的宣傳海報圖,清晰精美。
我們知道動畫電影人物在上層,背景畫面在下層,分開的,所以看這些童子、八戒輪廓都是用了特別粗的黑線,但這些線和咱們連環畫的沒法比,都很簡單,沒有筆墨變化,呆板。所以我們欣賞動畫連環畫,主要是看一下構圖和色彩。
不管咋說,動畫截圖連環畫好歹是原片,沒有用今天三流畫師拙劣的電腦制圖那么辣眼睛。
這本書中,遇到人物特寫放大的都比較清晰,人物小的遠景都比較模糊,各頁清晰度有參差。
這些悟空的神態絕了,選圖很到位。
這種遠景就很模糊,好在本身背景就是用水墨畫的,勉強尚可接受。
三兄弟戰鎮元子色彩出現了崩壞,不該藍的部分都藍了。
珞珈山拜觀音這幅,是原片中最震撼的一幕,這次印得稀爛,色彩清晰度都不準,也符合我總結的遠景必糊的定律。
提醒大家,全景圖色彩不錯,小圖看也可以,但是實物存在明顯的模糊感。
這本最后沒有彩蛋,沒有背景原稿,也沒有任何創作心得、設定故事,動畫愛好者要失望的。
西游系列還有一本《金猴降妖》不知能做到什么程度,全部是截圖好不到哪里去。
以上就是全部圖報和簡評了,再把本月6本大精圖書信息列在最后供參考。
六大精合影
三國大精第五批
《馬躍檀溪》(王亦秋)
《走馬薦諸葛》(汪玉山)
《三顧茅廬》(楊青華)
李自成第一批之《谷城會獻》(徐有武、羅希賢)
《李固》(瞿谷寒)
《人參果》(上美影廠)
目前大三和大李已經有一些溢價,請大家謀定而后動,理性購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