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岑(劉層),甘肅民勤人,本科畢業于陜西財經學院會計系,研究生就讀于甘肅省委黨校工商管理專業。研究生學歷,高級會計師。曾任銀行高管、證券公司董事、大學客座教授、省級律師事務所特聘專家等職。現為蘭州書協會員、甘肅博淵書畫院副院長、金融畫院書法院副院長,蘭州大學第四屆高研班學員。自幼酷愛書法,中學時期受教于著名書法家馬玉浩先生,心追手摩,臨池不懈。初以顏魯公書帖為基礎,轉而傾心趙孟頫的法度和秀美,又汲取蘇東坡的蒼郁和黃庭堅的雄強,兼及清代劉墉的濃墨沉穩。
多年以來遍觀歷代名帖,轉益多師,崇尚國學、植根傳統、身心雙修、技道兩進。所書以行書為主,筆法嚴謹,氣象渾厚,張弛有度,瀟灑逸蕩,追求中和之美、書卷之氣,被譽為“圓潤豐滿,典雅華麗,頗具館閣古意”。近年浸淫于古代書帖,所書內容以古典詩詞居多,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書藝完美融合。作品被國內外友人、企業家及大專院校收藏。曾多次參加省內外行業書展,屢次獲獎,網絡點擊量大,具有較高人氣和影響力,被業內尊稱為“金融書法家”。被中國好品牌書畫研究院評選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2024中國好品牌藝術家金獎得主。
水清石瘦亦能奇
談劉層書法藝術里的書卷氣
馬燕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清代有位書畫家李瑞清在談到學書時說:“學書尤貴多讀書,讀書多則下筆自雅”。大書法家何紹基有詩:“從來書畫貴士氣,經史內蘊外乃滋,若非柱腹有萬卷,求脫匠氣焉能辭”。何紹基所說的士氣,也就是書卷氣,劉熙載在《藝概》中也說:“凡論書者,以士氣為上”,說的還是書法里的書卷氣。
聯想到甘肅書畫界,為什么總隔一兩年,就有數位書畫家脫穎而出,他們橫空出世,氣貫隴原,成為隴原書畫界和藝術界的新生力量和中堅力量,他們“曾三顏四、禹寸陶分”,他們的書畫作品蒼勁郁勃,大氣磅礴,他們縱橫馳聘于隴原書畫界,浩氣萬丈,未來可期。由此我想到了什么動能使他們一飛沖天,成為書畫界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生力量。比如這幾年,書法家劉層的書法就是這其中的一員,有人說劉層的書法“心同野鶴與塵遠,書似水壺見底清”。又有人說,劉層書法清氣若蘭,書理通達,心氣和平,總之劉層書法受到了書界同仁的廣泛好評。而在一些書畫筆會和活動上,特別是在網絡和平臺上,劉層的書法也受到了廣大書法愛好者的追捧,由此我想到了一個書畫界千古以來逃不脫的話題,那就是人們常說的書畫最后拼的還是文化、學問、士氣和書卷氣。
劉層的書法之所以迅速取得成功就是因為他有書卷氣,書卷氣才是劉層書法的后勁,有了這份書卷氣的加持,劉層的書法穿林打葉,吟嘯徐行,有了這份書卷氣,劉層的書法琴韻書聲,翰逸神飛。可謂“夢痕詩人養浩氣,道我筆氣齊幽燕”。
劉層是八十年代從河西走廊民勤大地上考出來的大學生,在那千軍萬馬過高考獨木橋,只有百分之二的高考升學率的時代,劉層脫穎而出,成為那個時代的佼佼者,實屬不易,他不負重望,考入了陜西財經學院,現在陜財已并入西安交通大學,但劉層的文人氣質濃郁,永遠都低調的說自己是財經生,陜財的,但無論在學校和后來的工作中,劉層從未放棄對中國書法、文學、史學、哲學、美學的執著追求,他說我在寫書法,但更多的在讀書、讀經典。
他常用“壯士腰間三尺劍, 男兒腹內五車書。”自勉,因而通讀古籍名典,通臨中華碑帖成為他一生的追求。有一個細節,他每寫一幅書法作品,都要把書法作品中的典故,詩詞作一解釋。由此我又想到一個“人民藝術家”的詞,齊白石所以被尊稱為人民藝術家,是因為他的作品永遠讓老百姓喜歡而且看得懂,讀得懂,而劉層也是一個人民藝術家,他寫的東西就是讓老百姓看得懂,讀得懂。這就大概找到了劉層書法迅速“爆紅”,迅速受到書畫界、藝術界和人民群眾好評和歡迎的理由,那就是劉層書法里的書卷氣。
正因為劉層孜孜不倦地在中華浩蕩的文化中吸取營養,形成了劉層對中國書法的敬畏之心,臨帖,再臨帖,臨帖再臨帖是劉層對中國書法的最高敬畏,他從篆、隸到二王、到顏、歐、黃庭堅、米芾、蘇東坡到趙孟頫、何紹基,最終再歸于顏、東坡、紹基,再加上自己的思想與創新,最終形成了獨特的書法形制和結體、氣象,其書法行云流水,花落無聲,情有春色,返樸歸真,氣象萬千。
有了這一份書卷氣,劉層在臨帖中能夠蕩滌庸煩世俗,能夠除祛諸弊渣滓,最終形成了劉層書法的自信精神和獨立精神。
黃庭堅說:“余謂東坡書,學問文章之氣,郁郁芊芊,發于筆墨之間,此所以他人終莫能及爾”。
書法家高二適說:“凡是學書之人,最終往往大不相同,有人寫成了書家,有人寫成了字匠,不好好讀書,寫到死也只是寫成了字匠”。
因為有了書卷氣,劉層的書法有了禪意,有了逸氣,古人把書法的風格、文采、儒雅、脫俗、潤澤作為書法的最高審美標準和文人書畫的審美標準,正因為讀一流的書和一流的文人心靈結緣,所以劉層書法里看到的是一種雅氣,禪意和逸氣。那就是少了俗氣多了儒雅,少了雕飾多了禪意,少了做作多了自然,是“文生于情有春氣”,是“書到深處風雨來”。
因為有了書卷氣,劉層的書法清氣四溢,像莊子夢中翩躚的蝴蝶,是陶淵明眼中遍野的菊花,是蘇軾筆下“筆老詩新疑有物,水清石瘦亦能奇”的文人書法的飄逸與自然。
因為書卷氣,劉層書法里人格的獨立性和書體的獨特性躍然紙上,深深扎根于內心,也扎根于熱愛書法的人們的內心。書畫大師林散之說:“談藝術不能就事論事,而是探索人生”。
因為"腹有詩書氣自華”。因而劉層從中國書法的寶庫中汲取營養,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書體,而這種獨特的書體中是他豐富而強大的內心世界和獨立人格,那就是大氣、奔放、包容、散畏之心。如林散之所說:“泰山崩前面不變色,怒海嘯于側面不變色,有創見,不動搖,不趨時髦,不求藝外之物,別人理解,淡然,別人不解,欣欣然”。是劉層書法之境界,也是劉層人生之境界。
滋養劉層的河西大地,那壯闊的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也滋養了劉層一顆腳踏大地、向天空延伸理想的心,一顆藝術之心。
人們問我,秋天的河西走廊,哪里最美,我說秋天的民勤大地是最美的秋天,最美的大地,因為在我眼里,它是一片蒼茫大地,劉層就是民勤秋天的蒼茫大地上茁壯成長的一棵金色的胡楊樹。
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推薦書畫名家、新人推介、藝術動態、書畫交流、收藏、策劃組織書畫展覽、筆會交流、微信展播、媒體宣傳、專題片制作、承辦各類大型活動等。《甘肅書畫》是書畫藝術家相互學習交流的載體和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