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偉
在壽光這片孕育著無限生機的土地上,桑毅振,正以他的智慧和執著書寫著現代農業的壯麗篇章。
壽光恒蔬無疆農業發展集團董事長 桑毅振
他作為壽光恒蔬無疆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更是一位懷揣著對農業深深熱愛的新農人,桑毅振身上所展現出的特質,也是有思想、有技術、有激情和有干勁的濰坊80后新農人這一群體共有的閃光點,而桑毅振無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帶領農民走向富裕生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現代農業的蓬勃發展添磚加瓦。
胡偉漫步在恒蔬無疆農業的大棚內
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小編走進他的園區,五彩斑斕的蔬菜瓜果構成了一幅生機勃勃的畫卷。那一排排整齊的溫室大棚,里面孕育著各種優質的種苗。記者看到桑毅振穿梭在育苗區,他輕輕撫摸著嫩綠的種苗,眼中滿是慈愛,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這些種苗,可都是我們農業的希望,每一株都承載著讓農民增收致富的夢想。”他目光中透著堅定,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神情。
桑毅振的農業之路,是一部充滿艱辛與輝煌的奮斗史。他的公司成立于2000年,先期由父母經營,桑毅振于2009年大學畢業后接手。他所學的建筑專業,為他開啟了用工業思維、建筑思維做農業的獨特視角。從2010年起,公司以園區形式展開全鏈條業務,育苗、種菜、技術服務、園區運營、蔬菜銷售等業務有序開展,育苗更是其中的核心。他就像一位指揮家,精心統籌著每個環節,讓農業這曲樂章奏響和諧之音。
在品質追求與市場變化應對上,桑毅振展現出了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敢的行動力。“以前農民種菜追求產量,2018年市場需求開始轉向品質。為追求品質,我們團隊曾到烏蘭察布、大同出差學習,一行六人一天一夜沒睡覺,之后又去邢臺太行山,看到富崗蘋果的包裝、管理和品質后受到啟發,花了30萬元設計包裝,組織人員學習。了解到蘋果品質提升是通過品種和科學管理,包括溫度、光照、水肥控制等,比如西紅柿種植,溫度控制很關鍵,晝夜溫差要達到一定標準,現在大棚在溫度控制等方面已實現機械化操作。公司園區是全國蔬菜標準2號基地,參與制定了一些國家標準,還有幾個園區也在陸續制定標準。” 桑毅振對記者說道。
桑毅振深知農業發展與社會責任緊密相連。他從小在育苗場長大,暑假都在勞作,農業對于他來說,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使命。他懷著一顆匠人之心,在壽光這片農業沃土上不斷耕耘。
“感謝老農人前輩在農業發展上的鋪墊,濰坊產業化環境好,各行各業能為遇到的困難提供答案。自己從小在育苗場長大,暑假干活,從事農業是我的使命,通過種菜讓濰坊人吃上高品質菜也是價值體現。”
在農業技術領域,桑毅振對全球設施農業有著深刻的見解,以色列、荷蘭和中國是先進代表,他認為設施農業是未來方向,無論是樓房養豬、集裝箱蔬菜工廠,還是海爾在冰箱里打造的植物工廠,都展現出農業發展的無限可能。
桑毅振和他的壽光恒蔬無疆農業發展集團,就像一艘在農業海洋中破浪前行的巨輪。集團是蔬菜全產業鏈綜合管理服務商,集蔬菜種子育繁推、集約化育苗、園區規劃建設、農技服務、農資銷售和蔬菜配送于一體。集團榮譽眾多,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山東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等,榮獲國家、省市榮譽50多項,制定國家、行業、地方農業生產技術標準16項,擁有專利成果58項、省市級科技成果獎17項、綠色食品認證5項、新品種權7項、品種審定3項,承擔國家、省、市重大科研課題30余項。
而桑毅振本人更是成績斐然,先后榮獲中華農業科技獎一等獎、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科技成果8項,國家專利35項,植物新品種權7項,國家標準等12項,收獲滿滿榮譽的同時,也用實際行動彰顯了自己在農業領域的卓越貢獻。在諸多榮譽稱號中,2013年12月,他被中共濰坊市委、濰坊市人民政府授予 “濰坊市農村實用技術拔尖人才” 稱號;2017年4月,中共壽光市委、壽光市人民政府授予他 “壽光市勞動模范” 稱號;2023年9月,由他主導制定的國家標準 “農業社會化服務 溫室建設服務規范” 更是為行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規范依據。
在園區發展歷程中,每一個園區都像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從2000年新世紀種苗園區成立,成為國內最早開展工廠化育苗的專業公司之一,到2010年恒蔬無疆農場建立,再到后來在山東、新疆、貴州、河北等地建立的眾多園區,這些園區各具特色,在扶貧、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們有的在國家精準扶貧政策指引下幫助貧困戶脫貧,有的在“一帶一路”方針指引下打造特色小鎮,有的結合光伏發電等新技術實現創新發展,為當地農業和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公司發展優勢顯著。在發展模式上,建立種子庫,打造各類實驗室優化種子研發環境;培育資質品種50余個,與院士專家團隊合作,推廣面積廣闊。優勢品種眾多,如“世紀嘉麗”番茄、“亨得利501”番茄、“世紀旺90”辣椒、“寶玉”瓜等,這些品種各具特色,適應不同的種植環境和市場需求。健康種苗業務發展成熟,育苗體系科學完整,年育苗能力達8000萬株以上。智能低碳型玻璃溫室和新型雙層中空日光溫室都是與院士共同設計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性能優越。綠色防控技術、植株生態系統、水肥一體化、園區五類用水全流程數字化、數字農業車間等一系列先進技術和模式的應用,讓公司在農業現代化道路上走在前列。運營模式上的創新,“投資商 + 運營商 + 產業工人” 模式以及 “五化六統一” 聯農帶農機制,為農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實踐路徑,品牌營銷注重品質把控和市場需求,打造出特色品牌訂單農業。
桑毅振,他是一位農業專家,更是一位有溫度、有情懷的新農人。他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精神力量,在農業這片廣闊天地里,耕耘出一片希望的田野,帶領著農民走向富裕,為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他的故事,就像一首激昂的交響曲,在時代的舞臺上奏響,激勵著更多人投身于農業發展的偉大事業。
胡偉
胡偉,山東商報濰坊記者站新媒體中心總監,一位激情滿懷的優秀記者。他心中有火、眼里有光,為人正直,執著追求新聞的真、善、美,講好更好濰坊故事。他扎實踐行“四力”,用腳力探尋真相,用眼力捕捉細節,用腦力深度剖析,用筆力書寫精彩。他投身精品視頻采編工作,執導、編寫腳本與文案,精心拍攝和剪輯。為“大濰坊一體化”宣傳貢獻力量,奉獻出一批傳播力強的優秀作品。他以實際行動展現記者擔當,是講好濰坊故事的杰出代表。2024年11月8日,這一天是中國記者節,胡偉榮獲了濰坊市委宣傳部頒發的“講好更好濰坊故事”優秀記者和“傳播濰坊好聲音”優秀作品兩個大獎。
文章日期:2024年11月18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