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壇狂人誰最炫?
李白獨霸江湖巔。
賀知章贊他“謫仙人”。杜甫驚嘆“泣鬼神”。
李白的狂,真金白銀,全藏詩行里。
今天,我們一起盤點李白那些“狂”的詩句,看看你能被哪一句征服。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上李邕》
年輕時,李白跑到渝州去謁見李邕,希望得到推薦或賞識。
而李邕“頗自矜”,就是有傲氣,看不起后生。
李白年輕氣盛,哪里受得了這些。臨出門時寫了首詩《上李邕》懟回去,你不要欺負我年少,他日我定翱翔九州。
詩里李白自比大鵬鳥,一遇到風,展翅一揮,就能飛上九萬里的高空。
李白唯一的好處,就是自信心爆棚,無論何時、無論何事,他總能保持那份積極樂觀的心。
人生總有起起落落,重要的是在低谷時也能展翅飛翔。
相信自己,才能活出精彩,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才能一攬無限風景。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將進酒》
此時,李太白已經51歲,不再是美少年,求職幾十載,卻屢次失敗,但他卻依然樂觀。
他自我安慰,既然上天早就我,那必定有我的用處。就算千兩黃金花光了,將來也還能賺回來。
人生苦短,何必自尋煩惱?日子有起有落,不如意事常八九,但別怕,一覺醒來,又是新開始。
時光流轉,所有不快終將煙消云散。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俠客行》
自古儒生多被稱揚,記載在名冊。而俠,在民間流傳。
他們武藝高強,言必行行必果,行俠仗義,果敢決斷,不求名利,即使經歷生命考驗,卻不夸贊自己。
這就是李白心中的俠客,也是我們心中的俠客。
所以,在人生這場旅程中,總得有一次,不求結果,不求回報,努力到無法再努力地去拼一把。
努力過就問心無愧。保持初心,好事自來,可能會晚,但它從不缺席。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南陵別兒童入京》
李白半生蹉跎,屢遭質疑和冷眼,他曾與朋友打趣“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騎黃牛滯東魯”。
如今,公元742年,天寶元年,42歲的李白迎來人生高光時刻。他收到唐玄宗的入職邀請。
心中理想終于可以實現。這一刻,他內心的喜悅難以言喻。
他仿佛在與世界宣告:“瞧,我說過我能行,我做到了!”
所以,朋友們,當困難來時,別急著懊惱、沮喪,別盯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
把心胸放寬,用努力夯實基礎,相信“長風破浪會有時”。
總有一天,我們也會迎來屬于自己的輝煌時刻。
原將腰下劍,只為斬樓蘭。
——《塞下曲》
供職翰林院后,李白希望腰間懸掛的寶劍能早日平定邊疆,建功立業。
這里,李白借用了漢代傅介子出使樓蘭的故事。
那時,西域龜茲、樓蘭均聯合匈奴,殺漢使官,劫掠財物。傅介子請旨出使大宛,責問樓蘭、龜茲。
樓蘭國王貪圖他的金帛財寶,起了殺心,卻被傅介子所殺。
借用這個典故,表達了李白愿意奔赴戰場、為國殺敵的情懷。
李白桀驁不馴,但他有著強烈的報國之心。奈何,仕途不順,報國無門。
正是這些不順,塑造李白獨特的魅力。
人生路上,每段經歷都是財富,每次失去都會另有所得。
正如,關上一扇門,必有一扇窗開啟。只要找到那扇窗,總有意外之喜。
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
——《臨江王節士歌》
李白之筆,既能飛天遁地,又能探海尋幽,真是無所不至。
他由布衣而卿相的夢幻破滅,離開長安后,幸有杜甫、高適兩位摯友相伴。同是天涯淪落人,他們一同游覽山東,在兗州惜別。
“倚天劍”長劍倚天,壯志凌云。在李白心中,它象征無限豪情。后來,金庸以它為名作《倚天屠龍記》,續寫江湖傳奇。
而“斬長鯨”喻克萬難,志存高遠。李白借古題抒懷,長安失意,卻未減報國之心。他渴望另辟蹊徑,繼續為大唐效力。
征途遙遠且多舛,然李白從未有過半分退縮。他仗劍天涯,勇往直前。
這份堅韌與執著,正是我們應當汲取的精神力量。
人生旅途中,無論風雨如何,都應懷揣夢想,勇往直前。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夢游天姥吟留別》
大唐的職場并不好混,尤其是在唐玄宗晚年。
李白入翰林后,非常清閑,每天就是為唐玄宗提供文學創作思路。
結果他也不小心得罪了權貴,被批不合格,遭辭退回鄉。
同好友游天姥(mǔ)山時,李白回憶往昔,如夢初醒。
但他并沒有因此自怨自艾,而是說:與其卑躬屈膝去侍奉權貴,不如讓自己心情舒暢。
人生在世,誰不曾風光過?誰不曾遇到過低谷?
但是,只要真正看明白,通透了,就能坦然面對生活,活出精彩,奏響生命樂章。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
——《行路難·其三》
李白被攆出長安,好友憤憤不平,設盛宴寬慰他,也為他踐行。
美酒佳肴前,朋友盛情款待,放在平日,李白定會“一飲三百杯”。而這次,他卻停杯投箸不能食。
李白寬慰自己:活著有酒就喝,哪管死后留名。仕途不順,那便寄情山水,詩酒為伴。
天地雖廣,立錐之地足矣;人生苦短,三萬六千五百天之多。
所以,及時行樂,余生應該想笑就笑,想哭就哭,邊走邊放聲高歌。
唯有如此,不枉此生!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那個“光芒萬丈”的天才,自詡“豈是蓬蒿人”的李白,此時已經年近花甲。
如此明目張膽嘲笑孔丘,唯李白矣。
兜兜轉轉,險些萬劫不復,幸遇特赦又回到原點。
但他卻不愿向現實低頭,不愿就此度過余生。他渴望求仙學道,歸隱山林。
遙想當年,孔子赴楚游說楚王,接輿笑譏孔子喜歡做官。
李白以楚狂接輿自比,借古喻今,表達自己對仕途的深深失望,想要效仿楚狂等名士歸隱山林。
此時,他是窮困潦倒,年老體衰卻仍一身傲骨。但他不肯向命運低頭,心中希望之火熊熊燃燒。
人生就是在不如意中,也要懷揣希望,昂首前行。
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洲。
———《江上吟》
這句氣勢磅礴,有懸崖千仞之勢,它是李白自夸。
他說我興酣之時,落筆可搖動五岳;詩成之后,嘯傲之聲,橫貫滄海。
這種魄力,也體現在那些自信滿滿的人身上。
巨人說,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
自信能夠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
看看身邊不難發現,那些自信的人對任何事都從容不迫,對未來無所畏懼;并不是他們不怕,而是即使害怕,也昂頭向前。
生活不會因為悲傷而停下腳步,也不會因為誰陷入循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坎,但有人能抗過去;而有人就此倒下,一蹶不振。
所以,請點亮自信之燈,照亮前行的路。
李白以筆為劍,以墨為馬,遨游天地之際。
千百年來,人們不僅喜愛李白的詩詞,愛他狂傲不羈,愛他豪放飄逸;更多喜歡他的態度。
喜愛他卻無論何時,無論何地,不畏風雨,用一顆勇敢的心,擁抱當下的自己。
愿我們都能如李白般,熱愛生活,勇往直前,以筆為劍,以墨為馬,遨游天地之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