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何。
前段時間也是回了一躺老家,茶前飯后和家里長輩們聊的最多的話題,就是社保養老金繳納相關的話題。
我是農村出來的,家里上一輩的人,年輕時候多是做點小生意(加工點農副產品),或者是外出打份工,基本都沒怎么繳納過職工養老保險。
到如今也基本上都五十多了,一方面是明顯感覺到這兩年生意越來難做,
另外一方面也是隨著年歲的增長,身體的小毛病也越來越多,干很多活計都開始慢慢力不從心了。
還有就是家里小孩基本上都畢業走上社會開始賺錢了,終于開始想著為自己謀劃一下未來養老的事情了。
但是他們對自己該繳納什么保險,繳什么檔位,怎么繳劃算,都是糊里糊涂的。
我叔叔就是,交過幾年職工養老保險,又繳過幾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現在不知道該接著繳哪種好。
而更多的是像舅舅那種,因為自己也弄不懂要繳什么保險,去到窗口咨詢,結果在幾個窗口之間來轉也沒問明白。
正好那段時間也仔細研究了一下農村養老金繳納的政策,幾杯小酒下肚,這下可到了我發揮的空間了。
反正在我的一通解釋之下,他們也是終于搞明白該怎么繳(手機上可以直接操作,當場就給辦了),直夸我書沒白讀,接著又往我碗里斟滿了小半碗。
說實話,這事還挺有成就感的。
所以之前寫完那篇最強羊毛,我本來是不打算再寫這個話題了,因為沖評論區來看,還是有大概一半的人覺得我是在鬼扯。
但是我覺得,如果因為我的一篇文章,萬一能讓多幾個人能夠看到,聽進去建議,未來的養老更有保障,我覺得這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所以今天再來聊一聊這個話題,順便回答一些上篇文章讀者的問題。
這里再再再說一下我的建議。
如果家里父母也是農村的,還沒滿60周歲的,之前也沒有交過社保,或者只是按最低標準繳了幾年,還沒滿15年的,我的建議是能交就盡量交,緊抓最后的紅利期,補繳或是多交社保錢(甚至是頂格交錢)。
- 首先為什么說是最后的紅利期呢?
之前文章下面有讀者留言,說現在職工養老金都延遲領取了,你這個居民的養老金領取不會延遲嗎?
說實話,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了,我不是政策制定者,這個政策未來會怎么樣,誰也說不準。
但是我知道,在社保政策的制定上,一般都是基于兩個核心原則:
一是在改革過程中,盡量減少對各方利益的影響;
二是確保改革的平穩進行。
比如之前養老金并軌,就設置了十年的過渡期將體制內外進行并軌,
還有今年的延退政策,在最低繳費年限上,也是設置了一個10年的過渡期,從2030年1月1日起,由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每年提高五年。
所以在我看來,就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領取規則將來會變,也會留出一個比較長的時間來給大家過渡,
而對于現在快要60周歲的老人來說,基本上是不會受到太多的影響,還是能享受到之前政策的紅利。
- 為什么建議多繳、甚至定格繳納城鄉居民社保呢?
這個之前的文章里面其實有解釋過,但是實際中,我發現很多人都是按最低檔300元(我老家那邊是最低300)來繳的。
一個原因是不清楚居民養老金的領取規則,像我媽就是,每年村里催繳醫保的時候,順手一起在手機上繳了,但是默認的就是300檔。
另外一原因,據我了解就是身邊的人都是繳300檔,自己不好意思繳最高的,怕被人說。
好吧,再來解釋一下居民養老金的領取規則。
- 居民養老金怎么領?
首先,根據國家相關的規定,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個人,年滿60周歲(不分男女)、累計繳費滿15年,且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這里面就有個前提了,是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也就是說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養老保險,只能二選一。
目前的政策是可以補繳到15年,到了60周歲(不分男女)那一年,生日過后的次月就可以開始領取了。
其次,居民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的。
個人賬戶里面的錢,就算你沒有領完,這筆錢是可以給到子孫后代繼承的,在不考慮利息的情況下,其實是保本不賠的。
況且,養老金賬戶里面的利息,一般都比自己存銀行的利息高多了。
另外一部分的基礎養老金是由政府補貼發放,這個是政府的根據當地情況制定的一個標準,這個和你繳納的個人養老金檔位無關。
財政狀況越好的地方,這部分的錢越高,比如上海今年的基礎養老金是1490元。
具體到領取的時候,是將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分為139月平均取出(11年7個月),再加上基礎養老金。
此外需要劃重點的是,就是這個人賬戶的養老金在139個月領完之后,是不會降低原來的領取待遇的。
啥意思?
大白話就說,另外之后依然會按個人賬戶養老金 / 139的標準領取,這部分是由國家補貼的。
這應該是咱們普通人能薅到的最強國家羊毛了,活得越久,薅的越多。
這里又有幾個注意事項了:
第一,如果你之前從來沒有繳過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那其實到60周歲之后,連基礎養老金都領不到的。
我查了中國政府網上最新的回答,新農?;虺蔷颖V贫葘嵤r已年滿60周歲(今年74歲以上的),
在2014年2月21日前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不用繳費,自2014年2月起,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
這個是人社部的官方回答,之前的文章關于基礎養老金領取的這部分就寫錯了。
好可惜,國家的最強羊毛一分也領不到了。
第二、如果沒有及時去辦理退休手續,因個人原因未按時申領的,這期間的養老金也是不會補發的。
第三、這個15年是補繳的上限,但是如果是逐年繳納的話,其實是可以繳納超過15年的。
我查了一下,如果繳費時間超過15年的,每多繳費1年,在規定基礎養老金的基礎上,每月還能增發幾塊錢的獎勵養老金,積少成多,也是一筆羊毛了。
第四、補繳的年份是沒有政府補貼的,所以按期繳納要優于一次性補繳,還能再薅一筆政府補貼,這筆錢也是直接打入個人賬戶的。
比如成都交5千,政府補貼1千多(實名羨慕),非常厚道,而職工養老是沒有國家補貼。
第五、如果過了60周歲,城鄉居民還可以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嗎?
這個我查了,各地的規定又有點不太一樣,如果是之前是建立過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賬戶的,還是有機會一次性補繳的,但是超出時間太久的話,就難說了。
建議還是趁60歲之前早做打算。
現實生活中,有一個被很多人接受的普通人不可能三角,叫做,普通人,有好事,不排隊。
在這個邏輯下,我寫的這類文章下面就有很多人冷嘲熱諷,說有好事還能輪的到咱?就是不交!
好吧,這種人,哪怕我說怕天都是沒用的。
成年人要用腦子思考問題,要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選擇,而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我們生活在真實的社會之中,說一千道一萬,還是要解決問題。
父母這個年紀的人是還能享受到目前政策的紅利。
但更遠的我們這一代人(80、90后),我不敢保證,但我覺得很大概率是無法享有這樣的福利的(人口結構擺在這里)。
之前文章下面有個留言其實也挺打動我的。
他說中國父母都不喜歡問孩子要錢花,所以等父母老了能自己領到退休金他們心里也踏實。
所以對于快要年滿60歲的上一輩,盡量讓自己的社保賬戶更加豐厚,這樣即使將來孩子找工作遇到難題,你也能給予更多的扶持,自己也能過得更體面一些。
反過來也一樣,如果你的父母是農村的,快要滿60周歲了,但是手上又沒什么錢,那也要把握住機會,抓緊點兒,盡量幫他們多交養老金,未來也能為自己減輕一點養老負擔(獨生子女這一代養老壓力山大)。
要解決養老難題,沒有養老金不行,只有養老金也不行。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建議大家盡早規劃。
以上,我是大何,希望你幸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