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汽車科技作者Erik的第226篇文章
剛剛,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智能汽車戰略合作簽約活動,雙方簽署了深化合作協議。廣汽集團將在傳祺、埃安和昊鉑之外,打造一個全新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
廣汽跟華為之間,也不是一直甜甜蜜蜜的。
2021年7月,廣汽集團通過《關于廣汽埃安與華為(AH8車型)項目的議案》,埃安成為北汽藍谷和長安汽車之后,第三家確認搭載華為HI模式的汽車公司。
2年之后,廣汽集團一紙公告,稱控股子公司廣汽埃安AH8項目,由與華為聯合開發變更為自主開發。
埃安的副總肖勇在公開場合說過一嘴:它是大牌供應商,沒法議價。
夫妻之間,打打鬧鬧很正常。
把飯喂到嘴里
在去年華中科技大學第十五屆企業家論壇上,廣汽集團原副董事長袁仲榮在《新能源汽車論壇》環節提到,
自己的朋友十一期間專門看了華為的問界,反饋是沒有造好。
車機、華為那套系統很好,但車本身沒造好,因為找的是小康,小康本身是造低端車的,不可能掌握高端車的設計。
前段時間看到一句話:互聯網上沒法講理,因為你也不知道對面的是個什么人。
華為的強勢,賽力斯的低端,不妨礙問界的大賣,盡管在業內看來這未免有些滑稽。
哪怕是賽力斯董事長自己,都覺有點掛不住。
但前兩天寫的一篇文章,,評論區里有一條網友的評論:
有失偏頗,M9的品質是10萬元的品質嗎?雖有溢價,但張口閉口10萬的車,有點過了
這是網友比董事長懂車系列,確實很難評,一時竟分不清是敵是友,連董事長都一塊罵了。
但真相,可能比你聽到的還殘酷。
27號,賽力斯發布一則公告,賽力斯用于生產制造問界新能源汽車的智能電動汽車工廠,為重慶兩江新區龍盛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龍盛新能源”)所有。賽力斯向龍盛新能源租賃超級工廠,用于生產問界系列智能電動汽車產品。
賽力斯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龍盛新能源100%股權。
一個冷知識:在問界車系熱賣之前,重慶兩江新區政府對處境艱難的賽力斯給予了大力支持,修建了超級工廠并租賃給賽力斯用于生產經營。
賽力斯原本的東風小康,在搭上了華為的快車以后,生產水平都跟不上,不得已重慶市親自下手支持,你不行我幫你建廠,滿足要求。
屬于把飯喂到嘴里了。
也不怪廣汽高層看不上賽力斯的制造水平。
但人的命和企業的命一樣,有時候真是選擇大過努力,運氣大過勤奮。
反抗不了就享受
天大地大,不如飯碗大。
無論華為的這碗飯多難端,三季度業績出來之后,廣汽都沒法交代。
從前的臉面,都是由合資廠牌撐著。
但廣汽集團旗下的合資品牌紛紛黯然退場:廣汽三菱、廣汽謳歌、廣汽菲克、廣汽菲亞特等品牌接 連退出舞臺。唯有 廣汽本田 和 廣汽豐田 依然保持強勁的“奶牛”地位,但業績也在下滑。
現在合資電動化慢了幾拍,不重視國內市場,跟以往油車用落后幾代的技術敷衍中國市場一樣,賺的盆滿缽滿。
老百姓錢包不鼓了,油比電貴。
現在合資的銷量在下降,電車在快速搶占市場。
屬于原本國企車企的蛋糕,自然就被分的少了。
廣汽集團將更多的增長期待寄托在自主品牌上,傳祺和埃安成為兩大核心支柱。
但廣汽埃安與廣汽傳祺分別錄得8.07%和7.52%的跌幅。
這個成績跟國內電動車一片大好的形勢,有點格格不入。
而此前廣汽跟蔚來合資的電動車企合創,也早已經推入了ICU。
是繼續在埃安這棵樹上做夢,還是認命,選擇一條更容易的路,已經不是愿不愿意的問題了,而是一個生存問題。
已經過了退休年齡的廣汽董事長,合同期限也已經到了,但還是沒有離開的架勢。
那總得有個交代。
跟華為再次牽手,算是廣汽表的一個態。
雖然還是沒有議價權,但消費者只認華為牌,后面是誰不重要。
這段時間奧運體操冠軍管晨辰在社交媒體上怒懟大師姐吳柳芳,指責對方通過跳擦邊舞來博取流量關注,卻讓體操隊因此蒙羞。吳柳芳獲得了大量的關注,漲粉200萬,但也被平臺限制關注。
體操隊蒙不蒙羞,我不知道,只記得好多奧運冷門項目的冠軍,離開體育生涯后,經常連溫飽都顧不了。
隨隨便便一個大病就讓曾經的世界冠軍到了賣獎牌謀生的地步。
記得易中天說過一句話,任何尊嚴都大不過生存權。
大概是這個意思吧,原話忘了。
腦海里又泛起了一段互聯網的鬼話:
生活就像被強奸一樣,既然不能反抗,那就好好享受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