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上午,伴隨著演員李騰飛、李奎共同呈現的“太虛幻境”的表演,舞臺劇《一日三秋》媒體發布會在國家大劇院正式展開。
《一日三秋》的主創代表們——原著作者劉震云,總出品人、制作人李羊朵,復排導演卡羅琳娜·皮薩羅(Carolina Pizarro),復排戲劇構作何雨繁,服化造型設計劉紅曼,以及北京市文聯文藝家服務中心副主任李璐和許多媒體朋友們到場參加。
舞臺劇《一日三秋》改編自劉震云同名小說,以劉震云先生的故鄉延津為背景,由主人公明亮及與其深深羈絆的三位女性串聯起其顛沛流離的人生,折射了整個延津社會的“笑話”文化,進而向世界傳遞了關于“笑話”的生活智慧。
該劇入選“大戲看北京”文藝創作孵化平臺精品創作項目,由鼓樓西戲劇出品、制作,黃磊任藝術總監,丁一滕導演,復排導演卡羅琳娜·皮薩羅(Carolina Pizarro),復排戲劇構作何雨繁,舞美設計劉科棟,燈光設計王琦,服化造型設計劉紅曼,作曲小河。唐詩逸、李騰飛領銜主演,丁博軒、關皓天、黃易子、李奎、李幽優、馬嘯天、戚軒、王丁一、翟藝舒主演。
原著作者:劉震云
“把小說改編成舞臺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在短視頻時代,劇場為什么有吸引力,是個嚴肅的課題,舞臺最大的魅力在于可以沖破方寸,飛躍萬水千山,高山峻嶺,從有限到無限。而《一日三秋》最大的魅力是神話和現實的交融,有著現實生活達不到的想象力。正所謂十年磨一戲,戲是一天一天、一場一場磨出來的,所以對《一日三秋》充滿期待。“
“這次的復排導演卡羅琳娜是智利人,我前幾天剛從智利回來,智利的紅酒很好喝,但飯特別咸,這世上有很多笑話,注定流著淚聽完,淚水也是咸的,卡羅琳娜從一個飯菜很咸的故鄉來到中國,排一部淚水很咸的戲,相信會深入透徹也會精彩異彩,而且這部戲找到了一批好演員,他們都有著對戲劇的理解力和爆發力,也有各自獨特的天賦,很欣慰自己的作品可以與這些優秀的創作者有聯系。”
總出品人、制作人李羊朵
“和劉震云的合作過程中,無論在文學層面還是人生層面,劉老師對我的影響都非常大,他常說一句話,我們這個民族最缺的就是笨人,我就是劉老師嘴里的笨人。從《一句頂一萬句》到《一日三秋》,我們都曾去故事的發生地,也是劉老師的家鄉延津采風,走訪劇中出現的多個地方,接觸當地的百姓,也品嘗當地的美食。《一日三秋》曾兩次去延津采風,劇中的重要音樂也是作曲小河根據采風的收獲而創作的。《一日三秋》在今年上半年已經巡演過幾個城市,在演出過程中不斷搜集和吸納觀眾給與的批評和贊美,因而也給我帶來了非常多的創作層面的思考,為了這次在國家大劇院的演出,劇組又進行了長時間的復排,在本次復排當中,導演丁一滕推薦了他在丹麥歐丁劇團的同事、“師姐”卡羅琳娜,因為卡羅琳娜導演的加入,也加入了更多的女性視角。”
“作為戲劇人,我們還是要在劇場里旗幟鮮明地去堅持生活可愛、向上的一面,讓觀眾能夠在劇場獲得慰藉,獲得溫暖,獲得力量。就像《一日三秋》的故事一樣,不管劇中的主人公們經歷過什么,明亮經歷過什么,馬小萌經歷過什么,痛苦之后還是要面對生活,還是要繼續向前,而且要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學會與生活和解,與自己和解,在笑與淚中去領悟生活的千滋百味。”
復排導演
卡羅琳娜·皮薩羅(Carolina Pizarro)
“非常感謝劉震云和鼓樓西戲劇對我的信任,這讓我在《一日三秋》的合作中感到非常舒服。無論是在歐丁劇團還是在我自己的伊卡魯斯舞臺藝術團中,都會長期和不同國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合作,所以劉震云小說中的延津對我也并不陌生,為了更好地理解劇中故事,我會主動去觀看中國的畫,品嘗中國不同地方的美食,也會去到日常的公園、街道、社區去感受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小說原著也為她提供了非常豐富的營養。”
“延津就像是淚水與笑聲的交織,它是一個社會的縮影,它讓人們相聚在一起,人們彼此非常熟悉,有很多流言蜚語,大家常常談論彼此,但同時對所有發生的事情都保持一種幽默感。我非常驚訝于小說中對笑和淚的態度與我的祖國非常相似,我爸爸也總是在家庭遭遇困境時說笑話給我們聽,所以在復排的過程中我們加入了更多輕松歡樂的場景。同時在結構上不只是單線地呈現某個人,而是呈現延津的眾生相,呈現家庭和友誼的關系。基于對角色的愛和同理心,我們加入了女性的視角,選擇了更加貼近她們內心的視角,特別是馬小萌這個角色,希望把她和明亮的愛情連接展現得更純粹,而不是對她過去行為的批判。”
“希望觀眾可以通過角色回溯到自己的生活,在繁忙的工作中生活中,找到與所處社群的連接,快樂度過每一天。”
復排戲劇構作:何雨繁
“把這樣一部豐滿的文學作品濃縮到兩個多小時的舞臺演繹中,如何呈現敘事和氣質都是挑戰,復排過程中,為了體現小說的精神,特別把算命者老董這個角色提煉了出來,讓他成為一個故事外層的說書人,因為作為一個可以看見很多普通人看不見之物的盲人,本身就非常魔幻,且老董在故事中有著非常微妙的位置,且和小說中幾個主要人物的命運轉變時刻都有聯系。故事中的奶奶、櫻桃、馬小萌等女性角色也都更加豐富,因為她們對主人公明亮的人生各有其不同階段的顯著影響。”
“為了在兩個多小時內呈現這樣一部豐滿的作品,在戲劇構作層面,對主人公明亮四五十歲之后的生活做了魔幻現實的處理,也算是對故事的總結和基于小說的二度創作。”
服化造型設計:劉紅曼
“原著小說提供了非常重要的靈感,第一次閱讀小說時就有著非常強烈的畫面感,覺得像一幅延津百姓百態的“清明上河圖”,所以在呈現的樣式和風格上確定了使用繪畫的形式展現,就像原小說一樣,人物是從畫中走出來的。這部戲的底色是白色,在設計時盡量給人物的造型部分留白,這個白既為簡潔,也是初始之意,因為舞臺真實不同于生活的真實,需要用一種特殊的舞臺表達方式來演繹,要盡量克制地運用色彩,在對人物的理解上有一種符號式的表達,讓每個人有自己的主題色,這個主題色既賦予每個角色形象,也有一種概括式的表達。”
撰文:樹兒
攝影:王小京
冬日暖陽,歲末治愈。12月11日-12日,一起來國家大劇院,在跨越時空的靈魂吟唱中,踏上一場“延津”之旅。
【演出時間】
2024年12月11-12日
19:30
【演出地點】
國家大劇院·戲劇場
【演出票價】
200/320/480/580/680/880元
【掃碼購票】
鼓樓西戲劇官方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