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月初,一大波車企的銷量月報會準時來襲,暴漲、新高、創紀錄等一連串的溢美之詞,也會隨之而來,幾乎每家主動公布銷量數據的車企都在上漲,一聊起銷量數據仿佛進入了“夸夸群”,全是相互稱贊的景象。
但現實真的如此么?
細看每家公布的銷量數據,有的是同比增長、有的是環比增長、還有的是首次破萬、破三萬等等,總之是哪個數據好看,就公布哪個數據,哪個數據能夠渲染出快速發展的勢頭,就大力宣揚哪個數據。
即便如此,月銷量數據仍然值得一看,只是要適當擠擠水分再看。
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既要看車企的總銷量情況,又要看單個車型的表現,最大程度上降低自己購入冷門車的概率,避免后期出現維修保養難題(成長型車企和小眾車愛好者不在此列)。
而對于車企的從業者來說,要從銷量數據上找差距,銷量差距是最終的結果,更細致的差距體現在車型布局、營銷能力、銷售渠道分布等諸多層面上,正所謂“跟別人比找到劣勢,跟自己比找到優勢。”,在對比中找到差距、彌補差距,才能實現自我成長,逐步縮小與競爭對手的距離。
由于傳統車企公布銷量數據較晚,這里僅拿部分公布了銷量數據的新能源車企舉例分析。
統計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11月份,比亞迪再度突破了月銷50萬輛,這是一個恐怖的成績,而在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史上,也僅有南北大眾、東風日產、北京現代、長安福特以及吉利、長城、奇瑞等企業曾站上年銷百萬輛的高位,比亞迪用了2個月時間,完成了絕大多數車企一年都完不成的銷售量。
雖說同比亞迪50萬輛的成績無法相比,但吉利銀河月銷7萬+的成績也頗為亮眼,這在很大程度上說明,近年來吉利向新能源市場轉型的策略是十分成功的。
理想、埃安、鴻蒙智行、零跑的月銷量均突破了4萬+,其中,埃安通過推出埃安RT、霸王龍等新車重回正軌;理想與鴻蒙智行則屬于正常表現;而零跑是4萬俱樂部的新晉成員,以成本定價的零跑正處于快速向上的品牌爬坡期。
與零跑銷量爬坡的狀態相似,站上月銷3萬深藍、小鵬同樣在向上的軌道里,作為一個剛誕生不久的新品牌,深藍的發展頗為迅速,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深藍在持續深耕增程市場,與理想、零跑等新勢力沒有內燃機基礎不同,背靠長安的深藍能很好的控制整個增程系統,深藍超級增程每升油可以發電3.63kWh,這樣比一般增程式的效率要高出一截的狀態,為深藍的熱銷打下了基礎。
雖說小鵬的月銷量也在上漲,但其更多是憑借MONA M03的超高性價比換來的。倘若以傳統車企的視角來看,小鵬還需要“品牌向上”來拓展自身的利潤空間,但作為一家以智能駕駛作為品牌發展基石的企業,小鵬需要通過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來獲得更豐富的輔助駕駛數據,MONA M03就是小鵬獲取更多智駕數據的入口,這樣通過拉低“硬件”售價來豐富“軟件”數據的做法,也是小鵬謀求長遠發展的重要手段,從這一角度出發,就不難理解,小鵬為何要推出增程版車型了。
在月銷3萬以內的品牌當中也有幾個特例,其中,入行不久的小米和蔚來樂道都是受到產能限制的品牌,阿維塔、嵐圖、智己等正在努力向月銷2萬輛的目標出發,值得一提的是,阿維塔是可以提供增程、純電兩種動力系統可供選擇,在增程系統的加持下,阿維塔的銷量表現正在提升,而嵐圖與智己的品牌定位較為傳統,一個死磕安全、一個崇尚操控,雖說這兩個品牌看起來走的很慢,但走的最扎實,畢竟安全與操控的品牌標簽一旦形成,對品牌的長遠發展頗為有利。
與其他品牌的中高端化路線不同,東風納米要做一個國民車品牌,在旗下僅有一款車型在售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做到月銷破萬的成績,這在很大程度上說明,東風納米所處的市場空間十分廣闊,納米01也擁有成為國民車的潛力。
單從銷量數據來看,幾乎每個品牌都處于銷量增長的軌道里,但各品牌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統一暴漲、新高等詞匯來形容并不真切,在銷量的基礎上挖掘更多的信息,更全面地了解目標企業,才能做出更好的決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