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劇的流行已經超過了大銀幕,這是多少人都沒有想到的。因為其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以及各種層面的消費架構,促成了短視頻的火爆,短劇是在短視頻火爆之后衍生出來的一種新業態。因為用戶群體龐大,因此發展的態勢也不錯,靈活的收費模式和觀看模式,讓一些人對此樂此不疲。
1.短劇超乎尋常的火爆
11月6日,中國網絡視聽協會發布了《中國微短劇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根據行業機構預估,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將達504.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90%。而與此同時,今年內地全年電影總票房收入預計為470億元。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我國微短劇用戶規模已達到5.76億人,占整體網民的52.4%,已超越網絡外賣、網絡文學、網約車和網絡音頻等多類基礎數字服務,成為數字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為用戶基礎龐大而復雜,因此短劇的發展也是良莠不齊。尤其是,短劇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人們驀然發現,如今的短劇同質化越來越嚴重,開始就是高潮,一集就是一個終點,快節奏的演繹,再加上各種霸道總裁的霸占,讓很多人開始迷戀于此。好像霸總才是生活中的主旋律,霸總霸屏也成為短劇中不可忽視的一種現象。
更有意思的是,喜歡觀看這種短劇不是懵懂的少年,更多的都是一些中老年人。要說都是經歷了生活跌爬滾打,可謂“看破”紅塵的一代人,為何還如此執迷于此呢?這種異想天開白日做夢似的情景,為何能得到他們的認可和追逐?
說白了,就是一種獵奇心理以及有大把時間可以消耗之后的空虛和寂寞,才會找尋這種短劇的慰藉。有人關注到,一些“霸道總裁”深受中老年用戶的喜歡,甚至還出現了“愛上我媽”這樣的情節能被接受。
2.霸總霸屏成為主旋律?
有人認為,之所以霸道總裁的流行,是因為現代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對權力和財富的渴望。在傳統觀念中,“霸道總裁”象征著成功、財富和強大的影響力。這種角色不僅僅是一種幻想,更是對生活中失去的機會和未實現抱負的反映。有人認為,隨著中老年人在現實中面對角色的逆轉,退居家庭和社會的邊緣,于是便在短劇中尋找那種應有的掌控感和麻痹感。
也有人說,隨著社會老齡化的結構性變化,年輕人本身只關注自己的生活和喜好,往往忽視父輩們的訴求。結果就造成了,很多中老年人的情感和心理需求被無意識地忽視了,短劇就是抓住這種契機,彌補這些用戶群體的需求。就如同曾經我們經常看到的中老年人為何經常被賣保險的忽悠一樣的道理,因為這些人的慣用伎倆就是滿足中老年人的需求,并極度地迎合,變本加厲地助推一種需求性,最終達到自己的目的。
如今短劇盯住了這部分用戶,用霸道總裁的模式慰藉這些中老年人的內心,喚醒他們對生活中并沒有實現的欲望的一種追溯,進而有深深地代入感,從而產生莫名的錯覺,結果就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一些中老年人,可能會通過這些劇集,從中尋找自我認同和自我代入,感受到一種被關愛的情感體驗。
3.不可忽視的社會隱憂?
最惡毒的莫過于“愛上我媽”的這種情節設定,這一方面表達了社會對中老年愛情的包容與接受;更主要的一方面是讓中老年自我麻醉自我陶醉,感受到自身依舊魅力實存,這其實是最大的烏托邦似的毒藥。雖然這樣的情感設定打破了年齡的界限,讓觀眾開始重新審視中老年人的愛情生活。這在某種程度上提升了中老年人群體的自我認同感與參與感,讓他們感受到不再只是一個家庭角色,更是生活的參與者和主角。但是,這種錯位基本是不可能的,或者是極少出現的,結果把個例當初希冀,這是最大的麻醉似的陶醉。
我們關注到,霸總的短劇,一般都是以霸道總裁與平凡女性之間的愛情故事為主線,情節緊湊、節奏明快,靠劇情設定的短平快迅速達到高潮。由于劇情簡單、模式化,制作方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去構建復雜的人物關系和情節發展。結果就是市場上充斥了大量的低質量、高同質化的作品。靠著套路的劇情,庸俗不堪,盲目迎合觀眾胃口,引導錯誤價值觀。劇中充斥著炫富、炫權、拜金主義等不良價值觀,影響力并不好。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下,短劇中的霸總成為了一種理想化的投射,讓許多觀眾在虛構的故事中,尋覓到夢想與欲望的滿足。然而,這樣的設定過于理想化,直截了當地說,霸總霸屏,照不進現實生活。在工作、生活壓力加身的當下,人們需要快餐文化,也需要娛樂和“治愈”,需要情緒價值,就像喜劇從來不“下線”一樣。表現形式可以量體裁衣,但對文藝創作社會責任的堅守不能因微短而走板,“簡單粗暴”的人設只存在于臆想之中,在社會生活中找不到任何對應,照進不了現實,更溫暖不了人心。如果肆意出現這樣龐大的演繹,那么對于社會問題的解決沒有絲毫的幫助和正向的引導,相反還會滋生一定的社會問題,讓一些人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