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卡爾·榮格曾言:“向外探尋之人處于夢幻之中,而向內審視之人才是真正的覺醒者。”
唯有深入且全面地認識自我,并在外界誘惑面前保持清醒,不斷審視內心,方能成為一個洞察世事、明了自我的智者。因此,眾多人畢生致力于這一課題的探索,力圖更好地理解自己。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對心理學產生濃厚興趣,通過學習心理學來增進自我認知,促進個人成長。
一、學習心理學的意義是什么?
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
“心理學對普通人有意義嗎,對個人成長和生活究竟有哪些幫助?”
一個高贊回答引發了大家的共鳴:
學了心理學后,我終于敢活出自己真正的樣子啦!
過去的我迷茫、膽怯、缺乏自信、不接納原來的自己,總是想活出精彩的、被別人羨慕的人生,真的很累。
而從過去走到今天,收獲的何止是幾千字能說完的?
我終于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義,清楚什么對自己來說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明白自己的弱點,也看到了自己的優勢!也知道自己還有很多潛在力量等待發掘!
最棒的是:當媽了,學習了心理學的我,比普通人更理解寶寶的需要,也清楚媽媽這個角色帶給我的變化和挑戰。
評論區也有人深感認同:
我一直很喜歡觀察、研究這個世界。
我看小說、學歷史、讀各種紀實和實錄,都是想搞清楚人和世界的關系。
心理學在我看來,和文學歷史政治物理化學一樣,都是在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去解釋人類和世界,而且,它對幽暗神秘的人心真的有太深刻的解讀了。
所以,學習心理學對我最大的意義,就是拓寬了我的視野與格局,我看待這個世界有了新的感受,非常棒的感受。
二、人人都該學點心理學
其實,心理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
它就像一把“鑰匙”,一旦你掌握了,便能解鎖生活中各種問題。
1.處理情緒問題
在當今時代,眾多心理困擾皆源自情緒問題。然而,對自己的情緒,我們仍有許多未知,常陷入誤解的泥潭。
譬如,面對憤怒,舊時的我慣于竭力壓制。但我意識到,越是抑制情緒,內心便愈發憤懣、痛楚。
接觸心理學后,我學會了允許并接納自己的憤怒,試著體會此刻情緒給予身體的信號。
待情緒平息,我便探究其根源:何以致怒?是他的言辭、行為?是他的方式觸怒了我,還是他對我的看法?
要解決沖突,有效的溝通至關重要。
過去,我或許會說:“你瘋了吧。”(情緒化的指責)
現在,我選擇說:“我感到生氣/傷心。”(客觀表達感受,傳達內心需求)
溝通方式的轉變,使對方更能理解并接受我們的訴求。
這便是學習心理學的益處,它能助我們準確辨識情緒,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學會調控與疏導情緒,維護身心健康。
2.解決人際關系問題
心理學中有個觀點:人際交往的諸多矛盾,多源于同理心的缺失。
同理心,簡而言之,即能設身處地,理解他人的真正需求。
有人言出不遜后,常辯解“我只是實話實說,別激動”。但這非但未解決問題,反而招致對方反感。
心理學指出,人的不滿被激發,常因潛意識覺受攻擊。
學習心理學,是培養同理心的關鍵一環。
它能引導你在傾聽時,更易捕捉人心的微妙變化,處理人際關系時,擁有更多“體貼入微”的策略。
3.解決自我認知問題
你是否了解自我?
人持雙目,觀世界、察萬物、視他人,卻鮮少注視自己。
在這快節奏的社會里,我們總以外物裝點自身,追求外表光鮮,卻忽略了內心的聲音。
研習心理學,我們能從多元視角,透視不同時期的自我,深刻認識自己,珍視內在感受,治愈心靈創傷,成就更優的自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