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朝鮮,大約有華僑一萬多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壤、丹東等相對繁華的大城市,少部分則定居在了偏遠地區。
所謂華僑,即定居在國外,但國籍仍是中國的人。
從來源來說,身在朝鮮的華僑可以分成兩大類。
第一種情況:在舊社會時期,有些人為了躲避災荒、戰亂,而從中國境內逃荒到了朝鮮。
第二種情況: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有些人懷揣著支援建設朝鮮的想法,從各種途徑進入到了朝鮮,并就此定居下來,
從年齡結構上來說,現如今的朝鮮華僑,已經繁衍了四五代了,成為了朝鮮社會中一支不可忽視的群體。
根據朝鮮的規定,華僑和朝鮮人結婚,生下來的孩子可以獲得朝鮮國籍。但華僑和華僑結婚的話,生出的子女仍然是華僑。
但朝鮮普通百姓所享有的福利待遇,華僑們基本上也都能享有,比如12年義務教育、免費住房、免費醫療等。
而且,由于華僑的特殊身份,他們在朝鮮是不需要納稅的。
但與此同時,華僑也無法參與到朝鮮的政治生活中去,也就是不能成為朝鮮的公務員。
至于服兵役的話,由于華僑不具有朝鮮國籍,也是無法當兵的。
那么,朝鮮華僑的生活狀況怎么樣呢?
總的而言,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在八十年代之前,朝鮮華僑的生活狀況很一般,僅能勉強維持吃飽的狀態。
但是從八十年代開始,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初見成效,經濟也是越來越好轉。
而很多朝鮮的華僑則借著這股春風,一下子成為了富家翁,在朝鮮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因為朝鮮華僑身份的特殊性,他們可以很自由地來往中國和朝鮮之間。
而華僑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從事進出口貿易,將朝鮮的煤炭、假發、假睫毛等原材料賣到中國來。然后再從中國批發進口一些輕工業制品,賣給朝鮮老百姓,賺取差價。
其實,按照常理來說,朝鮮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制,是不允許私人經商的。
但有一個前提,這個規定對朝鮮人執行得很到位。而華僑由于身份上的便利性,相對而言,可以從事一些私營性的商業活動。
而這些華僑都有一個共同點,在中國境內有親戚,可以借用這種優勢,從事與中朝之間的商業貿易。
而朝鮮由于還處于計劃經濟下,很多商品都比較缺少,市場缺的份額很大,算是一片藍海區域。
因此在從商之后,朝鮮的華僑大都能積累到不菲的財富,過上比較寬裕的生活。
比如很多朝鮮華僑都可以住進平壤的高檔公寓中,里面裝修齊全、各種家用電器都有。
而對于華僑來說,擁有一部智能手機也是一件很稀松平常的事情,幾乎人人都有。
此外,為了商業上的便利性,有些朝鮮華僑還購買了私家車,并掛靠在了朝鮮國營單位名下。
在朝鮮,能擁有一輛私家車是身份的象征,足以睥睨大多數的普通人了!
年輕一代的朝鮮華僑們,在見識過了中國發達的經濟情況后,都很憧憬回到中國生活。
因為在他們看來,中國經濟發達、人文教育豐富。
在中國的小孩子們,不僅可以享受到豐富的物質生活,更能接受到比朝鮮更發達的文化教育,這對下一代的小朋友是非常友好的。
而有些老一輩的華僑,則是已經習慣了朝鮮的生活。雖然他們心中也知道中國的生活更好,但由于年齡大了的原因,已經不想再做出改變了。
但不管怎樣,朝鮮華僑的生活還是比較幸福的。和普通朝鮮人相比,他們擁有更好的物質條件,也能見識到更加廣闊的國際視野!
最后,衷心地希望在金正恩同志的帶領下,朝鮮人民的生活能夠越來越美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