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宋·岳飛《滿江紅·寫懷》
岳飛從二十歲起,曾先后四次從軍。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澤至紹興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參與、指揮大小戰斗數百次。
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岳云、部將張憲一同遇害。宋孝宗時,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棲霞嶺,追謚武穆,后又追謚忠武,封鄂王。
岳飛是南宋最杰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
關于此詞的創作背景,學界有多種說法。有學者認為此詞當創作于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前后,也有人認為作于紹興四年(1134)岳飛克復襄陽六郡晉升清遠軍節度使之后。
我憤怒得頭發豎了起來,帽子被頂飛了。獨自登高憑欄遠眺,驟急的風雨剛剛停歇。抬頭遠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長嘯,一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
三十多年來雖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塵土微不足道,南北轉戰八千里,經過多少風云人生。
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
靖康之變的恥辱,至今仍然沒有被雪洗。作為國家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著戰車向賀蘭山進攻,連賀蘭山也要踏為平地。
我滿懷壯志,打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談笑渴了就喝敵人的鮮血。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的消息!
這首詞的上片,詞人表達了對中原淪陷的痛心疾首,對前功盡棄的惋惜之情,透露出他壯志未酬的悲憤。
詞人以熾烈的筆觸,抒發了自己愿在有生之年為國家建功立業的決心。下片則更顯激昂,詞人將對民族敵人的刻骨仇恨、對祖國統一的殷切愿望以及對朝廷的忠誠之心一一抒發出來。
全詞的情調激昂,語言慷慨壯烈,展現出一種浩然正氣和英雄氣概。其不僅反映了詞人的個人情感,更是他對民族丹心一片的寫照,也表現了作者報國立功的信心和樂觀奮發的精神。
02
雪曉清笳亂起。夢游處、不知何地。
鐵騎無聲望似水。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
睡覺寒燈里。漏聲斷、月斜窗紙。
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宋 · 陸游《夜游宮·記夢寄師伯渾》
陸游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是南宋初年著名的愛國詩人。生當北宋滅亡前夕,早年顛沛流離,深受父輩師友愛國精神的熏陶。
紹興二十三年應禮部試,名列前茅,因“喜論恢復”,被秦檜取消。孝宗即位,賜進士出身,歷官鎮江、隆興、夔州通判,后入四川宣撫使王炎幕,曾親臨南鄭抗金前線。
這段軍旅生活,對他的影響很大。后去蜀東歸,在浙江、江西、福建等地任地方官,又在朝任朝_議大夫、禮部郎中等,后被劾去職,歸隱山陰故里。
雪國恥、復中原,是陸游平生理想。人們最熟悉的大概要算七絕《示兒》這是他85歲臨死寫的遺書。可以看出這位愛國詩人竟是抱著死前恨不見中原的遺恨與世長辭,但又沒有完全失望,不甘心地暢想著恢復中原,將希望寄托于子孫,即便他在陰時,也要將好消息告訴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冬,陸游懷著強烈的失落感,離開南鄭前線,永遠告別了“鐵衣臥枕戈,睡覺身滿霜”的戰斗生活,到后方成都去就任閑職,心中充滿了報國無門的悲憤。
乾道九年(1173年),陸游自成都赴嘉州知州任時在眉山結識一位蜀中高士——師伯渾。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春,陸游離嘉州,和師伯渾餞別于青衣江上。
后四年師伯渾病逝,對于好友的病逝,心里百般不是滋味,既如此,他作詞向這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傾吐心懷,但愿黃泉路上的人能明白他拳拳愛國之心吧。
清晨雪花還在紛飛的時候,四周的軍營就吹起了凄清響亮的胡笳,人還在睡夢里,不知道這是什么地方。
披著鐵甲的騎兵寂靜無聲就像一股洪流奔涌。因為大家都在想著淪陷中的關塞山河:雁門關外和青海湖都在敵人的占領之下。
一覺醒來,人還在暗淡的燈光,更漏已經沒有聲音了,明月已斜照著窗戶,夜將盡,天快亮了。
原本我是相信自己能像班超那樣在萬里之外為國立功,封侯加爵的。可是如今有誰知道,我的鬢發雖然已經斑白,但是我收復中原的決心卻沒有死去。
陸游一生都很愛做夢,大概是現實里無法實現的事情,只能通過做夢,寄夢的形式委婉的表達那顆熱血的愛國心。
他夢見自己來到前線,清笳四起,鐵騎無聲,關塞雄麗,一派清寒肅穆的邊塞軍旅生活場面;
醒后對孤苦寒燈,聽凄切漏聲,看斜月清冷,感慨功名未就,悲嘆鬢發花白,卻依然執著自信,壯志不老。
夢境里有多豪壯,現實就有多殘酷,山河破碎,岌岌可危,而像他這樣還有那樣的愛國人士卻閑居家中,他日思夜夢以求報國而非他愿。
如今壯志未酬,身已遲暮,可慰還雄心依舊的情懷被刻畫的淋漓盡致。
03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
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宋·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辛棄疾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
辛棄疾從二十三歲南歸,一直不受重視,二十六歲上《美芹十論》,提出抗金策略,又不被采納。
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辛棄疾任東安撫司參議官。這時作者南歸已十二年,卻投閑置散,任了一介小官。一次,他登上建康的賞心亭,極目遠望祖國的山川風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滿懷壯志而老大無成,于是寫下一首既孤獨又意難平的詩詞。
遼闊的南國秋空千里冷落萬里凄涼,滾滾的長江水向天邊流去,美好的秋色一望無際。
極目遙望遠處的山嶺,看起來像美人頭上的碧玉簪和青螺髻那樣的美觀,可它卻偏偏引起我對國土淪落的憂愁和憤恨。
夕陽余暉斜照在亭子里,在離群孤雁的悲鳴聲中。還有我這流落江南的思鄉游子。再一次仔仔細細地看一遍這把寶刀。
狠狠地把樓上的欄桿拍遍,依然是無人理會,是啊,有誰能夠體會到我登樓的心意呢。
我可不會像張翰那樣,只因思念家鄉美味佳肴,便辭官歸里。只為自己謀私利的許汜,也應該很慚愧去見才氣雙全的劉備。
可惜時光如流水一般過去,我真擔心這風雨飄搖的國家啊。能請誰去叫那些披紅著綠的歌女,來擦干我英雄失意的淚水!
一首登臨之作,站在賞心亭上的所見之景,聯想到自己恢復中原國土、統一祖國的抱負和愿望無法實現的社會現實,表達了英雄志士有志難酬、報國無門的抑郁和悲憤,抒發了詞人失意感慨和苦悶的心情。
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國勢衰頹。“斷鴻”,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為“江南游子”自己飄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辛棄疾渡江淮歸南宋,原是以宋朝為自己的故國,以江南為自己的家鄉的。可是南宋統治集團根本無北上收失地之意,對于像辛棄疾一樣的有志之士一直采取猜忌排擠的態度,致使辛棄疾覺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可是即便是這樣,這樣的英雄縱然“把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的濟世壯志顯得如此的孤獨。
深秋時令又到了,連大雁都知道尋蹤飛回舊地,不必說他這個漂泊江南的游子了。然而他的家鄉如今還在金人統治之下,南宋朝廷卻偏一隅,他想回到故鄉,談何容易。
國家在風雨飄搖之中,時光流逝,北伐無期,恢復中原的夙愿不能實現。年歲漸增,恐再閑度便再無力為國效命疆場了。
英雄拍桿無人會意,愛國人士不重視,叫什么人去收復國土呢?叫歌女嗎?想到這里都感到無比的憋屈,他只能以自嘲的口氣悵嘆,足見英雄的無奈。
04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
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
聚萬落、千村狐兔。
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如許。
更南浦,送君去。
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
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
雁不到、書成誰與。
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
舉大白,聽金縷。
——宋·張元干《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歷任太學上舍生、陳留縣丞。金兵圍汴,秦檜當國時,入李綱麾下,堅決抗金,力諫死守。
他曾賦《賀新郎》詞贈李綱,后秦檜聞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張元干爾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鄉,卒年約七十,歸葬閩之螺山。
我輩夢魂經常縈繞著未光復的祖國中原之路。在蕭瑟的秋風中,一方面,金兵營壘相連,軍號凄厲;另方面,故都汴京的皇宮寶殿已成廢墟,禾黍充斥,一片荒涼,真是令人惆悵啊!
為什么黃河之源昆侖山的天柱和黃河的中流砥柱都崩潰了,黃河流域各地泛濫成災?
如今,中原人民國破家亡,流離失所。人口密聚的萬落千村都變成了狐兔盤踞橫行之地。
杜甫句云:“天意高難問,人情老易悲。”從來是天高難問其意。如今我與君都老了,也容易產生悲情,我們的悲情能向誰傾訴呢?我只能默默地相送到南浦。送君遠去!
別后,我仍然會佇立江邊眺望,不忍離去。見柳枝隨風飄起,有些涼意,殘暑漸消。夜幕降臨,銀河橫亙高空,疏星淡月,斷云緩緩飄動。
萬里江山,不知君今夜流落到何處?回憶過去與君對床夜語,暢談心事,情投意合,這情景已不可再得了。
俗話說雁斷衡陽,君去的地方連大雁也飛不到,寫成了書信又有誰可以托付?
我輩都是胸襟廣闊,高瞻遠矚之人,我們告別時,看的是整個天下,關注的是古今大事,豈肯像小兒女那樣只對彼此的恩恩怨怨關心?
讓我們舉起酒杯來,聽我唱一支《金縷曲》,送君上路!
事情的起因是: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十一月,主張抗金的胡銓上書反對宋金和議,上書請斬秦檜等三人以謝天下,引起朝野震動。
請斬秦檜的事情沒有成功,胡銓反而因這件事反而被謫監廣州鹽倉,改福州簽判,紹興十二年(1142年),他再謫,成為編管新州(今廣東新興)。那時張元干寓居福州,他作此詞為胡銓送行,表示對胡銓的同情與支持,但也因此得罪了權貴下了大獄。
南宋時期,有很多詞人都積極投身于恢復北方疆土的政治和軍事斗爭。在這金戈鐵馬,叱咤風云的戰斗歲月里,只有英雄們愎惺惺相惜。
他們有著無法填平的理想與現實,主觀與客觀,過去與未來的鴻溝,可以說是一種永恒的無法釋懷的遺憾。
05
乾坤能大,算蛟龍元不是池中物。
風雨牢愁無著處,那更寒蛩四壁。
橫槊題詩,登樓作賦,萬事空中雪。
江流如此,方來還有英杰。
堪笑一葉漂零,重來淮水,正涼風新發。
鏡里朱顏都變盡,只有丹心難滅。
去去龍沙,江山回首,一線青如發。
故人應念,杜鵑枝上殘月。
——宋·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驛中言別》
文天祥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使。
德祐元年(1275),元兵南下,他奉詔起兵勤王。南宋降元后,他組織義軍轉戰于福建、江西、廣東等地,終因寡不敵眾,兵敗被俘,囚于燕京三年余,堅貞不屈,從容就義。
事情回到公元1278年(祥興元年)十二月,文天祥與鄧剡先后被俘,一起押往大都(今北京)。
在途經金陵(今南京)時,鄧剡因病暫留天慶觀,文天祥繼續被解北上。此時鄧剡寫了一首《酹江月·驛中言別》贈行訣別,文天祥寫此詞酬答鄧剡。
大地如此廣闊,你我都是胸懷大志的英雄豪杰,現在雖然如同蛟龍被困禁在池中,但是蛟龍終當脫離小池,飛騰于廣闊天地。
秋風秋雨煞人,再加上牢房的蟋蟀叫個不停,我心煩意亂愁腸百結,你我像曹操、槊題詩那樣的英雄氣概,王粲登樓作岍那樣的名士風流,都成了空中花一般的往事,眼前長江滾滾,后浪推前浪,將來肯定還有英雄豪杰起來完成未竟的事業。
現在,你我在落葉隨風飄雪,又來到秦淮河畔,正是涼風吹來的那一刻,鏡中的你我兩鬢已生出白發,只是我們的英雄之心不會改變。
我就要離開故都,放逐到沙漠之地,回望故國的江山一片青色,謙離我越來越遠,去只有一死,希望老朋友以后懷念我的時候,就聽聽樹枝上杜鵑的悲啼吧!那是我的靈魂歸來看望我的祖國。
這是一首風骨道勁的唱和之作。作者以蛟龍暫屈池中,終當飛騰為喻,表明自己雖遭囚禁而志向遠大。
追念昔日轉戰東南的戎馬生活,痛惜抗元戰斗歸于失敗。凡此,不只是自抒胸襟,也是對志同道合的友人而言,是對他們共有的錚錚斗志的激勵及共有的漫漫征途的回顧。
他說死后魂將化為杜鵑,當你聽到月夜杜鵑的哀鳴,那便是我“魂兮歸來。”
生前戰斗不息,死后仍眷懷故國,丹心不滅,這是何等赤誠的愛國熱腸!其他遺民詞悼南宋之亡,雖亦哀傷不已,但常心危詞苦,情調低沉,而文天祥詞中則國亡而正氣猶存,身死而雄心不滅,確乎為辛、陸愛國詞之嗣響,為宋詞譜寫了高唱入云的尾聲。
06
危樓還望,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
鬼設神施,渾認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橫陳,連崗三面,做出爭雄勢。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
因笑王謝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
憑卻長江管不到,河洛腥膻無際。
正好長驅,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
小兒破賊,勢成寧問強對。
——宋 · 陳亮《念奴嬌·登多景樓》
陳亮婺州永康(今屬浙江)人。婺州以解頭薦,因上《中興五論》,奏入不報。孝宗淳熙五年,詣闕上書論國事。他力言抗金,后遭人妒恨,曾三度被誣入獄。紹熙四年光宗策進士第一,狀元。
宗淳熙十五年(1188)他赴建康、京口(今江蘇鎮江市)一帶考察山川形勢,抵京口后,登臨多景樓憑眺長江天塹,不禁感慨萬分。
登樓極目四望,不覺百感交集,可嘆自己的這番心意,古往今來,又有幾人能夠理解呢?鎮江一帶的山川形勢極其險要,簡直是鬼斧神工,非人力所能致。
然而這樣險要的江山卻不被當作進取的憑藉,而是都看成了天設的南疆北界。鎮江北面橫貫著波濤洶涌的長江,東、西、南三面都連接著起伏的山崗。
這樣的地理形勢,正是進可以攻,退可以守,足以與北方強敵爭雄的形勝之地。六朝的舊事,原來全不過是為少數私家大族的狹隘利益打算!
于是笑王謝等人,他們空灑英雄之淚,卻無克復神州的實際行動。
他們依仗著長江天險,自以為可以長保偏安,哪里管得到廣大的中原地區,長久為異族勢力所盤踞,廣大人民呻吟輾轉于鐵蹄之下呢?憑借這樣有利的江山形勢,正可長驅北伐,無須前怕狼,后怕虎,應該象當年的祖逖那樣,中流擊水,收復中原。
南方并不乏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統帥,也不乏披堅執銳、沖鋒陷陣的猛將,完全應該象往日的謝安一樣,對打敗北方強敵具有充分信心,一旦有利之形勢已成,便當長驅千里,掃清河洛,收復國土,何須顧慮對方的強大呢?
他開篇就著力寄慨致嘆,他深感長江沿岸地勢不僅可以恃險固守,且具戰略進攻意義,可借以北取中原。但是,南宋朝廷頹靡不振,緊步六朝后塵,“只圖門戶私計”,同樣茍安于一隅。怎不令人扼腕長嘆?
他認為、他期望抗金將士都應效法祖逖,擊楫中流,義無反顧。最后擬謝安語氣,表達必勝的堅強信念。
全詞議論風發,氣勢悍厲,筆力挺拔,純以真情至性和睿智卓識運轉而成,讀來令人感奮。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聯系我立即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