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42軍日夜兼程南下,迎擊沿東海岸北上的美第10軍。軍情十萬火急,這支美軍和第八集團軍將匯合包圍朝鮮軍政機關。
軍長吳瑞林,四野5縱司令員,1950年,已經全部復員的42軍接到命令,火速入朝參戰。所有人放下鋤頭,扛槍出征。42軍的任務是擋住這支美軍,使第8軍和第10集團軍無法匯合。保證側翼的安全。
怎樣才能超過第10軍的速度,搶先堵住美軍的步伐?吳瑞林一時想不出辦法堵住美軍。
他一生經歷無數險仗,惡仗。最嚴重一次,左腿負傷留下后遺癥落成殘疾。
時間過得很快,如果讓美軍繼續這樣高速北上。將形成巨大的鉗形合圍,一旦得手,后果非常嚴重。
42軍是四野三個獨立師組成,屬二線兵團升上來的。并沒有太多的實戰經驗。而且成份復雜,第一次面對美軍,勝負難料。
9兵團有快速穿插迂回的經驗,但朝鮮的地理環境遠超想像。作戰區域分布在陡峭的蓋馬高原,山高林密。42軍行軍全靠兩條硬腳板,還有槍支和口糧的負重,再快也趕不上汽車。
42軍臨時指揮所,一個參謀看著遠處的群山,自言自語說,“要是有騎兵就好了”。
吳瑞林聽著,興奮地說,“對啊,就搞一支騎兵部隊,用騎兵突襲美軍。”
此時,42軍的馬匹全部在保障后勤的運輸隊,通信隊以及一部分炮團。吳瑞林下令所有軍馬離開原來單位,集中后組成騎兵隊。
各師各團挑出騎術好的蒙古族戰士,統一著裝,配上沖鋒槍和馬刀,去迎擊東線的美軍!
騎兵部隊奉命出發,翻山越嶺,不久就到了黃草嶺的古土里,撞見了第八軍的一個先頭營。
美軍軍官還沒看清楚他們,志愿軍騎兵隊已經沖了過來,橫砍豎劈。雪亮的馬刀在美軍人群中翻飛。出刀速度快到美軍還沒反應就紛紛倒下。因為砍得太多,有的馬刀已經卷刃了。
看著閃電一樣的騎兵撲來,美軍士兵停下站在原地,不知道該怎么辦,也不知道往哪里跑躲起來。
后面的坦克發現前面一片尖叫和騷動,立刻加速開近,炮口轉動對準騎兵。汽車馬達聲和坦克履帶轟隆聲離騎兵越來越近。
隊長發現美軍可能要反擊,他用沖鋒槍連續嚯嚯了幾個美軍后,對戰士大聲喊道,“撤,撤,原路返回。”
騎兵隊戰斗力暴燃,不到一頓飯的功夫,路上全是美軍先頭營的尸體。剩下的官兵從小路跑回后方。美軍司令阿爾蒙德聽到報告,想了半天,也猜不出這支騎兵是哪兒冒出來的。
根據先頭營的描述,這支騎兵太可怕了,速度極快,騎術高超,他們根本沒防御能力,很多人瞬間就被砍翻在地。
美軍司令部知道,中國軍隊還遠在鴨綠江邊,缺少交通工具,不可能長途奔襲。同時,朝鮮不可能有這樣的部隊。
阿爾蒙德胡思亂想,難道是蘇聯的哥薩克騎兵?哥薩克人的戰斗力可是非常驚人。阿爾蒙德立刻下令部隊馬上停止,就地待命警戒防止偷襲。
美空軍,地面特工開始四處搜索偵察,數萬北上美軍,向后撤退不動。等傳來蘇聯沒有出兵的消息,阿爾蒙德才確信,這是志愿軍的小股部隊。
42軍騎兵突襲成功后,安全返回。吳瑞林見戰士滿身灰塵,雖然疲憊但精神飽滿。嘉獎后,沒有就地解散,而是等待志愿軍其它主力部隊包抄美軍。
黃草嶺突襲戰,讓美軍心生恐懼,害怕被合圍,開始撤退。給38軍爭取了寶貴時間。
38軍在三所里不可思議地用14個小時,行軍72.5公里,繞到第9軍背后,這一戰,美軍大量傷亡。
美2師被殲滅,美25師和騎一師受重創,剩下的從肅川逃走。有個俘虜,很清楚地記得和42軍騎兵作戰的過程:“ 一股騎兵源源不斷地過來,我們突圍失敗,前一秒我們還在進攻,后一秒四散奔逃。鋪天蓋地的中國人騎著蒙古馬,穿著黃色的棉襖,翻過山嶺,出現在我們背后,舉起馬刀,發出吶喊,我們完全陷入混亂,只有投降。”
1950年爆發的抗美援朝作戰,幾乎所有的野戰軍都派出入朝,42在美軍的鋼鐵洪流面前,用信念和智慧,以騎兵打斷了美軍和聯合國軍稱霸半島的野心。打出了中國人的士氣和尊嚴。昔日的自豪與榮耀讓我們后人永遠無法忘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