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新一期的單車基械匠。
腳踏:自行車上再普通不過的配件了。
今天的每一輛自行車上都有腳踏,無論是普通平踏,還是帶有綁帶的狗嘴又或者車手和專業玩家使用的鎖踏,但他們總是那么千篇一律,直到我看到這個腳踏:Pendulum腳踏。
【Pendulum(意為搖擺)腳踏】
下沉式的設計和超大面積的中心鏤空,是不是有一種獨樹一幟的感覺?還是似曾相識呢?
【shimano1978年Dura-ACE套件中的下沉式大口徑腳踏拆裝說明】
1866年的3-7月,中國清朝時期的一些官員訪問了西歐各國。回國后,斌椿把他的旅行見聞整理成筆跡交給了朝廷,并于1868--1869年刊印成冊。他記載了在巴黎看到的“德萊斯機器”樣式的腳踏車。
【1820年,卡爾·德萊斯發明的腳踏車,用腳驅動,人們稱其為“德萊斯機”】
那會的人們根本不用為腳踏發愁,因為德萊斯機器只需要在地上用腳推行就可以了。
19世紀50年代,自行車以前輪直接驅動或者是三輪后輪驅動,腳踏的雛形開始出現,一般都會被設計成涼鞋或者鞋套樣式。
【1866年Pierre Lallement發明的腳踏車上使用了帶有配重的腳踏,注意看腳踏下的配重】
【這張專利圖可以更明顯的看到腳踏下的配重塊】
而1866年就有了自平衡腳踏的專利,通過一個配重吊墜實現腳踏總是有一面朝上,吊墜內還有潤滑油,可以在擺動時自動給軸內添加潤滑油。
【1885年的一款帶有可調節軸承間隙的自行車腳踏,當時人們依據其造型稱其為“捕鼠夾腳踏”】
1881年,一家為自行車輪生產軸承的公司開始制造帶有軸承的腳踏,從此軸承腳踏開始成為腳踏腳踏的標配。
【當年Ramsey搖擺腳踏的宣傳廣告,并承諾無效退款。可以看到腳踏具有明顯的下降設計,并且已經有了綁帶固定夾。】
1898年,Ramsey Swinging Pedals誕生,它安裝在一個大直徑的平面軸承上,腳踏位置和軸承不在一個水平面,可以實現自平衡,始終讓踩踏位置在上。
當時的廣告聲稱可以消除踩踏“死點”,讓踩踏效率提升25%,每一套售價3美元,并承諾如果達不到預期效果,還可以退貨退款。銷售模式真的很超前了。
【1977年申請專利后投放市場的Hi-E下沉腳踏,但是看起來似乎很小】
到了這里,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這種下沉腳踏,時間到了1977年,美國人Harlan Louis Meyer申請了Hi-E下沉防滑腳踏的專利。
【shimano推出的Dura-ACE EX 7200套件,注意牙盤上巨大的腳踏安裝孔】
1978年,shimano推出了Dura-ACE EX 7200套件,其中除了劃時代的6速變速系統和新的塔基,還有一個新規格的大口徑下沉式腳踏。
【配有夾指和綁帶的7200腳踏】
此時shimano還沒有推出SPD鎖踏系統,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帶有綁帶系統的腳踏。
【1980年的Dura-ACE AX套件上也有大口徑腳踏的升級款】
【后期推出的轉換頭,可以讓用戶安裝自己喜歡的腳踏,但是已經于事無補】
這款腳踏一直到1980年的Dura-ACE AX套件時都在存在,但是由于軸承在大負載下的不足導致故障率居高不下,并且新標準導致其他腳踏無法安裝在這款牙盤上,雖然后來也推出了轉換件,可以讓用戶安裝其他腳踏,但是依然于事無補,最終還是沒有被延續下來。
【受到shimano和Hi-E腳踏的啟發而設計開發的CycleBinding腳踏,也是下沉設計,但是依然有了自己的鎖踏系統】
1986年還有一款思路相同的腳踏:CycleBinding。由美國佛蒙特洲的Rick Howell設計并申請專利。由于受到上邊shimano和Hi-E腳踏的啟發,也同樣具有下垂式設計,不同的是這一款鎖踏,并且需要特殊鞋子搭配使用,鎖踏上有一個凸起,需要和鞋底的凹槽匹配。不過由于后來Look系統的流行,這個設計上市沒多久就銷聲匿跡了。不過我們今天主要看的是下沉腳踏,鎖踏回頭我們再聊。
【1900年Ramsey Swinging Pedals搖擺腳踏的產品說明書,用圖片介紹了普通腳踏和搖擺腳踏在不同踩踏位置下的區別以及腳踏如何幫助你順利度過死點】
這些腳踏都有類似的設計,類似的構想,目的主要都是為了取消軸心讓踩踏位置位于軸心線下方,以獲得更好的人體工學效果,還可以降低車手的重心。
【中心大鏤空,背面光滑設計,防止掛到樹枝等雜物】
【正面大鏤空,周圍有一圈防滑釘】
聊到這是不是有點忘了我們今天是從哪里開始的了,還記得開頭那個大鏤空的腳踏嗎?其實我覺得它最為創新的部分就是中心的大鏤空,不同的鞋騎上會有不同的下沉感,中心下沉加上周圍的鉚釘可以提供更多的抓力。
【2009年發布的FlyPaper腳踏】
【更輕,更薄,更大的軸承】
最后我們再看一個2009年發布的FlyPaper腳踏,設計目的是更輕,更薄,這也是腳踏設計的趨勢。
【新材料,新工藝,讓腳踏更輕,更耐用,也更符合人體工學。HT的碳纖維鎖踏,重量僅為205g。】
從這款腳踏上總結一下,設計一直就是在不斷的整合和進化,別的行業我不敢混亂揣測,但是在自行車上,我們今天看到的所有設計,幾乎都可以從自行車短短的200年設計歷史上找到最初的原型,今天你如果想發明一種全新的,從來沒有過的設計,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不同的是,今天更多的新材料,新工藝可以讓曾經看似異想天開的設計得以實現,讓他們更加完美,更加完善,更加可靠,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才是進步的原動力,抄襲和借鑒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我也是人老話多,本來就是看到這個腳踏讓我想起了以前寫過的一些東西,就正好串聯了一下,那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里吧,我們下期再見,單車基械匠給您帶來更多新奇,好玩,有趣,實用的單車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