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替父從軍”在中國古典文化中一直經久不衰,而才人輩出的中國,自然也少不了像她這般的巾幗英雄。
抗戰年間,陳修良的名字一直也是無數女性心中的楷模。
1949年在南京解放后,陳修良穿著裘皮大衣來到了35軍的軍門口,只見她言行舉止均十分高貴,腔調更是有股子說不出的韻味。
“我叫陳修良,要見你們政委。”
別看陳修良只是一介女子,可她的身上卻有一股令駐扎戰士都為之一振的威嚴,那么,她此行前來究竟有何目的呢?
巾幗不讓須眉
1907年,浙江寧波生人的陳修良原本也是名門大族,可由于父親的早逝,她與姐姐和母親也就失去了庇護。
在那兒時歲月里,是母親給了她早期的思想啟蒙,也是母親給了陳修良讀書的機會。
不僅如此,在其他人還在裹小腳的時候,母親卻帶著她和姐姐讀起了紅燈照的故事。
“孩子,你務必要勤勉讀書,將來成為一個對國家有所貢獻之人。”
在這種背景下,1925年,陳修良便參加了革命,后一直在黨的安排下執行著關鍵而又危險的地下工作。
幸運的是,也正是在此期間,她與沙文漢結識,并成為了夫妻。
1946年,抗日戰爭已然結束,但新中國的未來卻仍是迷途重重,考慮到反動派的威脅,組織便委派陳修良前往南京擔任市委書記一職,而這對陳修良而言不僅僅是一份責任,同時,也是一項挑戰。
要知道,南京可是國民黨的政治中心,前往此地,難免要和國民黨高官打交道。
當然,而高風險也意味著高回報,若是能夠在南京扎下根來,那么未來新中國的解放工作也會輕松不少。
“保證完成任務!”即便知道此行前去危機四伏,但她還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
為了隱藏身份,陳修良特地為自己改換了姓名,偽裝成了一名闊太太的模樣,整日出入于燈紅酒綠場所,以此來換取國民黨的信任。
他還利用自己的人脈,幫助其他黨員偽裝成商人、教師的職業。
當然,這一切不過是陳修良擺下的迷魂陣,與此同時,陳修良也在背地里調查起國民黨各地的組織脈絡。
很快,這名出身不明的闊太太便在國民黨內部傳了起來,而不少國民黨高官更是為了一睹陳修良的容顏而費盡心機。
在工作進程中,陳修良亦助力我黨尋回諸多流落在外的共產黨員,例如,汪維恒正是得益于陳修良才得以重回黨組織。
這天,陳修良在批閱文件時突然看到了汪汪維恒的名字,此刻的他已在國民黨軍政部擔任副署長一職,可多年的工作經驗卻讓陳修良感到此事并沒有那么簡單。
于是,她急忙翻起中共縣委的名冊,果不其然,在名冊里發現了汪維恒的名字。
“莫非?”陳修良自顧自的尋摸說道,鑒于這段關系,陳修良不肯放過絲毫機會,親涉險境,重新與汪維恒取得聯系。
望著自己尋找已久的黨組織,汪維恒也當即表示要做陳修良的線人,有了他的幫助,陳修良的計劃也更加龐大了。
策反空、海兩軍
“我要策反國民黨的海軍和空軍系統。”這并不是陳修良的一句大話。
而在諸多國民黨高官中,陳修良的首要目標則是一名名叫愈渤的空軍,經過多次相處,陳修良深知對方早已厭倦戰爭,而內戰的打響更是令愈渤痛心疾首。
在陳修良的安排下,愈渤于1947年直接將國民黨的轟炸機開到了解放區,與此同時,在她的努力下,另一名名叫鄧兆祥的國民黨艦長也將重慶號巡洋艦開往我軍。
在這種背景下,國民黨的失敗已成定局,同年,在陳修良的安排下,南京中華路上開了一家新商鋪,而這也正是陳修良用于聯絡其他共產黨員的地下站點。
彼時,內戰業已爆發,而陳修良便是于如此背景之下,開啟了“燈下黑”的生活,同年,5000名愛國學生走上街頭,喊出了反對內戰的口號,而陳修良也深知,她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了。
在地下工作的那段時間里,陳修良每天都要熬到半夜才能睡覺,而他的付出也獲得了收獲。
1949年4月20日,我軍正式發起了渡江戰役,這也意味著陳修良他們這些地下黨員終于可以摘下面具。
在陳修良的安排下,多支國民黨部隊順勢起義,南京電廠和輪渡工人也派出了兩艘大船前去迎接渡江而來的解放軍們。
1949年4月23日,南京正式宣布解放。
就在所有人都沉浸于歡樂之中時,一輛吉普車卻開到了南京總統府,隨即,只見車上下來了一名穿著華麗的闊太太,而此人便正是陳修良。
你就是陳修良?
“你是?”警衛人員耐不住心中的好奇,于是便上前問道。
“我叫陳修良,我要見你們的政委。”只見陳修良將雙手合在胸前,微微開口說道。
看著對方的打扮和說話的語氣,警衛也明白對方絕對不是一般人,于是,趕忙跑回了司令部,將此事報告給了政委何克希。
當得知來人正是陳修良時,何克希更是興奮的從座位上直接站了起來,在此之前,他只聽說過陳修良的大名,可卻從未見過對方本人。
所以,在聽說陳修良前來拜訪的消息后,何克希當即披上了外套,趕往大門口,打算迎接陳修良。
只見,何克希上前緊緊握住陳修良的手,忍不住心中的興奮,說道:“這南京解放,多虧有你呀。”
面對這番贊譽,陳修良卻只是淡淡的一笑,因為她明白,如果沒有前線戰士們的拼死搏殺,南京也不會解放的如此順利。
再后來,在何克希的介紹下,陳修良又和陳世渠等人見了面,而陳世渠也忍不住心中的贊嘆,如是評價道:
“想不到我黨南京地下工作的負責人竟是這樣一位溫文爾雅的奇女子。”
1949年4月27日,劉伯承、鄧小平進駐南京,劉伯承擔任市委書記,陳修良則擔任常委兼組織部長。
結語:
而新中國成立后,陳修良也終于可以以本來面目示人。
后來,她又在黨的安排下相繼擔任上海市政協常委,社會科學院黨委顧問等職務,為黨和國家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