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和白居易注定了要做一輩子的知己好友,二人雖然相差七歲,卻因一同科舉登第而結緣,然后,一同踏入仕途,一同升遷,一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一同被貶,患難與共,彼此關照。
在唐朝詩人中,元稹和白居易經常被并列在一起,并稱“元白”,一方面是因為二人的詩歌成就齊名,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源自于二人的友誼,他們因文學而結交,最終成為一世之友。
那年,元稹被貶謫為通州司馬,白居易被貶謫為江州司馬,一南一北,兩地迢迢數千里,加之山重水復,山高水長,路途遙遠,層層險阻,通信十分困難,只有夢中相見。
人在落難時最容易想起知己好友,遠在江州的白居易多次夢見元稹,寫了四句詩贈送給元稹:“晨起臨風一惆悵,通川湓水斷相聞。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
元稹收到白居易這首訴說衷腸的詩篇的時候,正在病中。由于生病,精神常常顛倒,雖然也很想念白居易,卻怎么也夢不到他。于是,就寫下了一首《酬樂天頻夢微之》。詩作原文如下:
山水萬重書斷絕,
念君憐我夢相聞。
我今因病魂顛倒,
唯夢閑人不夢君。
這首詩的大意是:
你我相隔千山萬水,使得書信來往幾乎斷絕。
今日,忽然接到我思念的你寄來的詩,難得你愛憐我,在夢中還打聽我。
現在的我,因為身體有病,常常心神錯亂。
在睡夢中,我只夢見些不相干的人,卻就是夢不到最想念的你。
元稹這首《酬樂天頻夢微之》是一首酬答小詩。
整首詩先感嘆由于“山水萬重”的阻隔,常常會使得書信斷絕,因此能得到好友的寄詩是不容易的,而從好友的詩中又得知好友連夢中都在關切著自己的境遇,這種人世間珍貴的深摯友情,確實感人肺腑。
然后,緊扣好友寄詩中的急切詢問,向好友作了深情的回答,回答好友自己因病魔纏身又夢到一些閑人而感到痛苦,好友是“夢見君”,自己卻是“不夢君”,這一唱一和,表面看去是如此截然不同,實際上卻是事異情同,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感情基礎做支撐,那就是來自兩人彼此苦思的想念之情。
全詩語言質樸,淡中有味;匠心獨運,別出心裁;構思奇巧,感情誠摯;描寫細膩,生動傳神;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突出特點是通篇純用白描,幾乎沒有一點設色布景之處,也沒有絲毫的生澀拗口之語,而是別開生面地寫自己不入夢而仍思之切,把自己對好友的無限思念之情描寫得漓淋盡致。
詩中最后兩句:“我今因病魂顛倒,唯夢閑人不夢君”,堪稱是神來之筆,既是元稹當時真實的生活寫照,又從反面烘托了元稹對白居易的思念之切,形成了特有的韻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