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擁有健康之后,父母對他的期待就開始多了起來,比如,希望他聰明有智慧,期望他長得高高的。早前有寶媽在后臺私信我,問有啥法子能同時滿足了兩個愿望。
6歲前,小朋友的生長發育是驚人的,父母只要給足一樣東西,他的智力與身高,就能像雨后春筍那樣節節攀升。這樣東西很平常,人人都拿得出,同時也是稀世珍寶,用金子也買不到。
這就是,愛。
愛,對大腦發育的影響
孩子在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他的大腦會發育更快,智力更高,尤其是以下這幾個腦區:
前額皮質——該腦區在我們的日常決策和情緒控制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比較發達的話,孩子就能夠獲得較強的情緒調控能力和自律能力。
當孩子對自己擁有掌控感,他就有力量有勇氣去探索更多,從而發展出更多的新能力,去應對生活中各種不期而遇的挑戰。
杏仁核——大腦的情緒中心。這是我們判斷喜歡和不喜歡,高興和不高興,以及是敵人還是盟友的地方。
若孩子從小得到了足夠的愛和安全感,它就會受到抑制,那么孩子不管遇到什么事,他都有能力去穩住自己的心態。反之,杏仁核就會過度活躍,難以控制諸如恐懼、憤怒、悲傷等原始沖動。
海馬體——主要負責短時記憶的存儲轉換和定向。因為靠近杏仁核,所以對帶有強烈情緒的事情或知識,特別容易被記住。
有研究發現,在缺愛中長大的孩子,其海馬體更小,記憶力更差。
這三個腦區,是最容易受到壓力的影響的。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互動不當,例如出現忽視、貶損、虐待等情況,杏仁核就會向腎上腺皮質發出指令,釋放壓力激素,形成一種防御反應。
當大腦把所有的能量,都拿來應對壓力了,自然無暇去發展自己。
以語言暴力為例,如果孩子經常聽到“你就是垃圾”、“你比豬還蠢”、“我希望從來沒生過你”這些辱罵性語言,聽覺中樞反而會因為被辱罵而不斷變大,而不是像其他腦區那樣慢慢變小。
它之所以變大,是因為“突觸修剪”停止了。 突觸修剪,就像修剪盆景樹一樣,把一些多余的的枝葉修剪掉,讓大腦信息網可以高效地傳導信息。
當這種修剪停止時,突觸就可以自由生長,聽覺中樞就會像一片野蠻生長的叢林,孩子就可以不用聽自己不想聽的事情了。這是大腦為了個體活下去所采取的一種自衛方式。
而給到孩子足夠的愛,能滋養他的心靈,讓大腦自動切換到成長模式,讓智慧之樹可以蓬勃向上。
愛,對身高增長的影響
當孩子和你在一起很開心,喜歡和你接觸,大腦會釋放催產素。它能減輕壓力,減少躁動和攻擊性表現。
如果孩子每天都憂心忡忡,害怕被父母批評,被打罵,被貶低,大腦就會大量分泌皮質醇。這種壓力激素不僅會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還會影響消化道對營養的消化和吸收,降低睡眠質量,繼而降低生長速度。
愛很簡單,只要多一些深入且愉悅的互動,多一些肢體和眼神的接觸,多一些尊重和被允許,孩子的下丘腦就分泌催產素,讓自己感到放松,產生滿足感。
愛很復雜,因為人是復雜的,在孩子逐漸走向獨立時,他會不斷地挑釁你,試探你的底線,如果把握不好尺度,你的愛就會變成一種控制,終日籠罩在焦慮、挫敗、絕望等情緒陰云里。
好在,孩子的大腦還在成長當中,擁有極強的可塑性。只要你想修復親子關系,任何時候開始也不晚,所以不要糾結于孩子有沒有超過6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