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很多患者經過努力,血糖控制得還不錯,甚至達到了理想的水平。然而,有時候我們會發現,血糖突然變得不好了,甚至比以前更難控制了。今天,邀請到宏韻中醫互聯網醫院特邀教授李俊醫生來談談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突變”,以及糖尿病的關鍵發展因素到底有哪些。
01
我們怎么知道血糖穩定了?
很多家人可能會有這樣的困惑:我的親人血糖一直控制得不錯,怎么算是“控制好”了?
業界普遍采用的標準是糖化血紅蛋白,它能反映過去2-3個月的血糖水平。國際上把HbA1c低于等于7.0%視為血糖控制達標。
但一個重點是:實現“血糖穩定”其實挺難的,數據顯示,只有12%到35%的糖尿病患者能達到糖化血紅蛋白低于7%的目標。這說明,想要長時間穩定控制血糖需要很大的努力和管理。
02
為什么血糖會突然“炸開鍋”?
1. 感染—身體“遭殃”時的火箭升血糖
感染就像是糖尿病血糖的“頭號敵人”。當身體被病毒或細菌入侵時,免疫系統會發動起反應,釋放許多“炎癥因子”。這些炎癥因子會讓身體變得“抗胰島素”,使得肝臟不斷釋放糖(葡萄糖),身體的細胞也不愿意吸收血糖。
比如肺炎、尿路感染等常見感染,都能讓血糖又快又高,有時還能升高2到4 mmol/L。這種“戰斗”狀態,血糖會猛然飆升,十分危險。
2. 身體應激反應—手術、壓力都能“制造糖”
不管是手術、嚴重創傷,還是心理壓力大,都會讓身體進入“應激狀態”。
這個狀態下,身體會分泌一種叫“皮質醇”的激素,以及兒茶酚胺(像腎上腺素),它們會促使肝臟產生更多糖,還會讓身體對胰島素變得“不敏感”。這樣,血糖就會在短時間內大幅上升。
3. 藥物作用—某些藥會“炸血糖”
比如: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會促進肝臟產生糖,增加胰島素抵抗;β2激動劑(如沙丁胺醇)會激活肝臟制造糖。
另外,像某些利尿劑(氫氯噻嗪)也會讓胰島素分泌減少,影響血糖控制。有時候,抗生素等藥也會影響某些降糖藥的效果,導致血糖波動。
4. 飲食與運動失衡—餐后血糖“爆表”
吃高升糖指數的食物,比如甜食、白米白面,會讓餐后血糖快速升高,有時超過10 mmol/L。運動不足也會讓肌肉變得“笨拙”——肌肉攝糖能力下降,胰島素抵抗加重。兩者結合,就會讓血糖在短期內跳得很高。
5..糖尿病的“隱形敵人”
寒冷天氣:會促進腎上腺素分泌,帶來“升糖”效應。
精神壓力:會持續釋放皮質醇,增加血糖。
女性生理變化:如生理期、孕期的激素波動,會暫時性降低胰島素敏感性。
反復低血糖反彈高血糖:也被叫做“Somogyi效應”。
03
糖尿病進展:內在的逐步“蠶食”
1. β細胞功能逐步退化 我們的胰島素主要由β細胞產生。長期高血糖和脂肪酸的毒性,會讓β細胞“吃不消”,產生應激反應,甚至凋亡。線粒體產生的活性氧也會讓β細胞變得“懶散”,影響胰島素的生成。
2. 胰島素抵抗逐漸加重 脂肪組織釋放的炎癥因子會阻礙細胞對胰島素的響應。內臟脂肪多了,游離脂肪酸也增加,會讓肌肉“拒絕吸收”血糖,更難控制血糖。
3. 血管并發癥的“加速器” 血糖波動還會傷害血管內皮,誘發血管炎癥,為心臟病、中風等并發癥“埋單”。血糖控制不好,還會讓血管更脆弱。
04
如何防止血糖突然“炸裂”?
- 用好連續血糖監測:觀察血糖變化,及時發現隱形的波動。
- 藥物調整:根據血糖波動情況,優化藥物方案。
- 生活方式:低糖低升糖指數的飲食,科學運動,以增強肌肉的葡萄糖攝取能力。
- 心理調節:減輕壓力,避免應激激素的大量分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