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4月許崇智親赴浙江奉化,邀請蔣介石擔任黃埔軍校校長,他對蔣介石說“孫先生想破格提拔衛隊長姚觀順,他曾護駕有功!"。
聽聞此言后,蔣介石失望的說:“先生看中姚觀順,卻看不中我,既然這樣,我也不用回廣州了。
姚觀順何許人也?能深得孫中山的喜愛,受命參與籌建黃埔軍校,成為校長候選人之一。
曾是孫中山的貼身護衛,多次保護孫中山脫險
1921年孫中山在廣州當選為非常大總統,組織第二次護法軍政府,姚觀順作為美國那威治軍校畢業生,在當時不屬于任何軍閥派系,被孫中山選中擔任任北伐軍大本營參軍兼衛士大隊長。
他不但直接參與孫中山布置的名項革命活動,并直接保衛孫中山和宋慶齡駐蹕的粵秀樓和總統府。
1922年6月16日,陳炯明發動“六·一六兵變”,包圍粵秀樓和總統府。姚觀順指揮衛土隊五十余人在粵秀樓嚴守后山。姚觀順和衛士隊在粵秀樓機智應戰,擊斃從后山進犯的叛軍三百余人,而衛士隊僅僅傷四人。
完成掩護孫中山撤離任務后,姚觀順親自帶領兩名副官親自保護宋慶齡向總統府撤退,途中姚觀順腿部中彈受傷,他和總統府伙夫調換了衣服號牌臥于地上,就此逃過一劫,隨后被副官救出并護送到上海就醫。
1924年1月1日,頒發觀音山之役衛士獎牌儀式隆重舉行,孫中山、宋慶齡親手頒授“獎字第一號”《討賊獎章執照》和獎章、“獎字第一號”《陣傷獎章執照》和獎章予姚觀順,對其英勇抗敵予以最高褒揚和肯定。
隨后,姚觀順被授予陸軍少將軍銜,1930年6月16日,廣州革命政府在被戰火焚毀的粵秀樓原址建立紀念碑,碑〔陰〕刻抗逆衛士姓名資紀念,首名便是衛士隊長姚觀順。
參與籌建黃埔軍校,孫中山病逝后淡出軍界
1923年等建軍校之初,孫中山有手諭,命胡漢民、汪精衛、姚觀順三人共同等建陸軍軍官學校,后因人手不夠,又陸續增加其他人。當時姚觀順己自學俄語能夠和蘇聯顧問直接交談,孫中山的校長候選名單中,姚觀順和蔣介石并列是非常有能力的候選人,但是由于姚觀順為人不懂得人事關系,且資歷尚淺,加上張靜初、許崇智等人力挺蔣介石,最終蔣介石被任命為黃埔軍校校長。
1925年國民黨革命軍成立,李濟深任參謀長,姚觀順在其屬下任總司令部少將參軍兼交通處副外長兼廣三,廣九、粵漢三個鐵路局局長,奉命建立了國民革命軍“交通教導營”和“工程教導隊”,培訓了大批電話、電報、無線電臺等通訊骨干和火車、汽車摩托車、汽船、鐵甲車〔坦克〕駕駛員和維修骨干,并以此為基礎,在廣州建立了第一交通警備團。
1926年國民革命軍正式誓師北伐,李濟深任國民革命笫四軍軍長鎮守廣東,姚觀順率領“交通警備團”控制交通,維持治安,穩固后方,支持北伐。
參與籌建稅警總團,借大炮給十九路軍炮擊日軍
1931年,宋慶齡介紹姚觀順到上海財政部屬下的鹽務局鹽務稽核所工作,參加籌建鹽務局稅警團。姚觀順在上海淞江創建立稅警總團,下設四個分團:笫一團團長趙君邁,笫二團團長古鼎華,笫三團團長張遠南,笫四特種兵團團長孫立人,姚觀順兼任稅警總團顧問。
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姚觀順主動聯系十九路軍,把稅警官佐教練所的大炮借給十九路軍共同編組成一列鐵甲車,每晚開進前線向虹口日軍司令部炮擊,阻壓日軍進攻,大挫日軍氣焰。
1936年至1938年,姚觀順笫二次主持上海淞江鹽務稅警官佐教練所兼稅警總團顧問,在此期間,他率部參加了臺兒莊戰役。此后姚觀順任粵東鹽務局局長等職,再未出現在抗日戰場上。
1943年姚觀順任外事局駐昆明辦事處主任,負責接待盟軍將領,并在昆明培訓了大批翻譯官赴緬甸、越南等戰場配合盟軍作戰。
1947年冬,姚觀順調廣州任國民黨財政部鹽務總局稅警總團長。1949年5月因宋慶齡、李濟深到北京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預備會,姚觀順被視為宋慶齡、李濟深親信,被余漢謀解除職務,被國民黨特務監視。
隨后姚觀順攜家眷到香港投親靠友謀生,他曾在香港經營食用蛙養殖場,但由于不善經營破產。1952年姚觀順受舊友何賢邀請,到葡屬帝漢島籌辦墾殖事業。不幸在帝汶島患腦溢血。
1952年10月1日凌晨,姚觀順在山打根醫院逝世,終年65歲。
縱觀姚觀順一生,忠勇精誠、潔身自好,廉潔奉公,為國劬勞,不懈夙夜,他一心追隨孫中山,從不為自己牟私利,但因為人純出沒率,不知人事關系,孫中山逝世后,在派系林立的國民黨內部始終不得志,空有一身理想,滿腹才華終被埋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