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 我覺得是寫的不錯的,這個報告將聚焦點放在了企業級 B 端市場,這也是我觀察今年 AI 在應用里發展最明顯的一個趨勢。
其中 AI 編程又是這里面采用率最為快速的,現在更是向非技術人群快速擴散《》。
最近,海外兩家 VC Forerunner 和 Bain Capital Ventures 分享了他們內部給 LP 發的兩份報告,從這兩份報告,我們可以看到當下創業公司的一些生態和 AI 發展的趨勢。兩份報告都比較長,需要付費才能獲取,我將部分做了一下分享,特別是關于 AI 這塊的內容(這里部分 Credit 給到莊明浩,感謝他的分享)。
Forerunner 的報告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張 PPT 給出的幾個結論:
技術發展的重點會逐漸從“與我協作”(Do it with me)向“為我完成”(Do it for me)轉變。
減輕負擔(Create relief) 將是主要趨勢,未來技術將更多幫助用戶實現自動化和簡化生活。
同時,技術也會在創造愉悅體驗(Create delight)方面有所提升,但不會像“減負”那樣迅速擴展。
而 BCV 認為 3 大技術創新正在帶來巨大價值:
后訓練技術的興起。隨著預訓練模型(如 GPT 系列、BERT)的大規模應用,如何在訓練后的階段進一步優化這些模型變得至關重要。
多智能體系統(Multi-Model systems)可以顯著提高推理和事實準確性。通過引入多模型辯論機制,可以克服單一模型的局限性,在多個任務上取得顯著提升。
推理成本大幅下降。隨著技術創新和優化,GPT-4 級別模型的推理成本在較短時間內顯著下降。這種成本崩塌(Collapsing Costs)使得高性能語言模型更具可訪問性,為企業和開發者提供了更經濟的部署選擇,也推動了大規模生產部署的普及。
首先是 Forerunner 的報告,創投行業的一個整體走勢,這個數據顯示 2024 年整個行業并沒有怎么改善。
但是早期融資的估值和金額都增加了不少,種子和 A 輪階段的估值都增長了 25%;而 AI 公司的估值普遍比非 AI 公司要高不少。
Forerunner 的數據再次說明,2024 年是企業 AI 的一年,在 A 輪這個階段,企業級 AI 融資的金額占到了 90%,達到了 53 億美金,而消費這塊只有 5 億美金左右。
下面這幾張我就不解釋了,大家自己看就好
關于 AI 的發展這塊,Forerunner 分成了下面 4 個階段來闡述:
基礎模型這塊,基本上大廠主導了融資
應用層面,同樣是企業級市場比較明顯
消費這塊雖然整體差別很大,但是也還是有一些應用出來
基于 AI Agent,很多行業的服務和商業模式都在發生變化,從一開始提供建議(Advice)到提供支持(Support)再到行動(Actions)
最后這張圖挺有意思,核心討論了未來的技術如何通過“Create relief”和“Create delight”來滿足用戶需求。
縱軸:上方“Create relief”,技術帶來“解脫”或“減負”,幫助用戶減少負擔,提供便利。下方“Create delight”:技術帶來“愉悅”,創造令人欣喜、超出預期的體驗。
橫軸:左側“Do it with me”,技術與用戶協作,用戶主動參與其中,強調信任(Trust)。右側“Do it for me”:技術代替用戶完成任務,強調服務的自動化和高效,依然依賴信任(Trust)。
綠色(Today):代表當前技術水平所能實現的范圍。
紫色(Future):代表未來技術進步將進一步擴展的領域。
“Create relief” 和 “Do it for me” 的區域在未來顯著擴展,暗示技術將會承擔更多用戶的任務,進一步減少用戶負擔。
“Create delight” 的區域也在未來有所發展,但擴展程度較小,意味著技術在提供愉悅體驗方面仍有待探索。
Magic:出現在“Create relief” 和 “Create delight” 兩個區域,表示這兩個領域的技術進步能夠帶來神奇般的效果;
Trust:出現在“Do it with me” 和 “Do it for me”,說明無論是協作還是完全代勞,用戶對技術的信任都是核心要素。
結論有這么幾點:
技術發展的重點會逐漸從“與我協作”(Do it with me)向“為我完成”(Do it for me)轉變。
減輕負擔(Create relief) 將是主要趨勢,未來技術將更多幫助用戶實現自動化和簡化生活。
同時,技術也會在創造愉悅體驗(Create delight)方面有所提升,但不會像“減負”那樣迅速擴展。
信任和技術的神奇表現(Magic)是實現這一切的關鍵。
下面是 BCV 的報告,BCV 認為,AI 是互聯網以來最大的一波技術演變。
過去 30 年軟件機會的演變歷程:90 年代的記錄系統到 2000 時代的情報系統再到 2020 時代的工作系統
未來的演變趨勢正在從第一階段的 Co-Pilots 向第二階段的 Assistants 以及 Agents 演變,BCV 認為這幾個的核心區別是 AI 對工作的完成度
AI 將解鎖以前未被滿足的一些細分場景,就是以前無法用 SaaS 規模化的一些行業,現在通過 AI 既能實現規模化,甚至還能實現個性化,這個基本上已經是共識了。與此同時,AI 開始對原子世界產生價值了,這對物理世界、機器人等行業帶來的巨大機會。
2023 年預測并且已經發生了的事情:開源模型的追趕與崛起
跟 Forerunner 的結論類似,整體估值都在增長,而且 AI 公司和非 AI 公司的估值差距非常大
2023 年預測但是沒有發生的事:企業級市場的部署。這塊我不太清楚 BCV 是如何做的定義,按我的理解今年企業級的部署的速度還是很快的。
沒有預期也沒有發生的事:自動化。BCV 認為發生的是 Augmentation(增強)而不是自動化,這點確實也很明顯,我理解和之前文章《》里所說的 AI 能力加持有點類似,不過我覺得自動化其實也是在發生的。
沒有預測到但是發生了的事情:巨頭收編 AI 創業公司核心團隊。這個確實是今年沒怎么想到的,而且還發生了好幾起這樣的交易。BCV 將這個交易稱為 Creative Dealmaking。
展望未來的幾個趨勢:
所有 Apps 都在變成 Agents
推理正在取得快速進步
工具的使用變得越來越簡單明了
技術的不斷突破繼續給 Agents 能力加持
3 大技術創新正在帶來巨大價值:
后訓練技術的興起。隨著預訓練模型(如 GPT 系列、BERT)的大規模應用,如何在訓練后的階段進一步優化這些模型變得至關重要。
多智能體系統(Multi-Model systems)可以顯著提高推理和事實準確性。通過引入多模型辯論機制,可以克服單一模型的局限性,在多個任務上取得顯著提升。
推理成本大幅下降。隨著技術創新和優化,GPT-4 級別模型的推理成本在較短時間內顯著下降。這種成本崩塌(Collapsing Costs)使得高性能語言模型更具可訪問性,為企業和開發者提供了更經濟的部署選擇,也推動了大規模生產部署的普及。
加入 MemoPro會員,獲取更多趨勢信號
Memo: Signal, not noise!
訂閱 MemoPro
Memo(vcsmemo.com)是一個基于付費訂閱模式的創投內容平臺,已得到大量 VC、企業 CEO 以及高管的支持,我們希望幫助你捕捉最具價值的趨勢信號、過濾噪音(Signal,Not Noise)。
訂閱 MemoPro你將獲得:
1.解鎖未來一年以及之前的所有會員專屬內容
2.:付費內容+最新行業快訊+...
3.優先體驗 Memo 新產品和新功能
限時 799 元/年(原價 999 元/年),掃碼立即訂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