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經由數千年的傳承與發展,形成了嚴謹的法度體系,也有精彩的創作原則。當代著名畫家赫玲老師寫意山水,不但法度精研,而且富有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創作原則。所以她的山水作品很有傳統的文化內涵,越看越有滋味。在專業上,因為毫無流弊,成為技法精研的專業派。在審美上,因為賞心悅目,所以可以裝飾萬家屏障,富有文化弘揚的影響力!
寒山無人語,茅廬絕鳥蹤。
林謐溪聲靜,月照夜朦朧。
風窗浮僧影,雪燈守長空。
與此清涼樂,天上亦難窮。
赫玲老師的山水取法為上,有遠師荊浩寫意北宗山水的參意,有百代師承取法范寬的思索,又有長安畫派寫華山的雄險奇偉,對石魯山水的焦墨用法爐火純青,起筆落筆可以為山水立骨傳神,很見精氣神。再去品讀,發現黃賓虹山水的用墨之法,也是用的相當入神。一位女畫家,能博彩眾家山水精華,經由獨特的運化總成,化生成自我之法,足以見證她習成畫法有能力、有定力、有創新之努力!
輞川寫生
北宗山水中的雪景寒林圖比較少見,赫玲老師深知畫北宗山水少了“雪”這個主題,不足以完全呈現北宗的地域內涵,所以她經過嚴謹而豐富的寫生歷練,把雪畫出了鮮明的個性風格。帶著落雪聽禪的覺悟,對雪中、雪后的各種情景都積累下豐富的視覺經驗,再通過游刃有余的“留白”技法,可以把雪的質感、空間感、靈動感表現得出神入化。一幅雪嶺秀寒松,如若景觀在眼前。雪的綿與廣,積與厚,動與靜一一鋪陳在眼前,既有寫意的氣韻,也有寫實的質感。筆墨當隨時代畫雪景,獨樹一幟新功勛。冰雪山水,是游走在現實與夢幻之間的奇觀!
站在赫玲老師的山水作品面前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愉!骨法用筆,可以一氣作皴法,可以專致作渲染。長線交織短線,不凌也不亂,沒有一根線條成為散兵游勇。筆法的精湛,是其畫山水有功夫、見實力的重要原因。古來至今畫山水,線條造型是根本。赫玲女士之所作,不怕線條多如雨,筆筆相生,筆筆相應,正是體現中國畫法的教科書!
用墨則依道,關注道法自然的表現力。濃淡干濕焦,五色煥神。可以積墨,層層復沓,寫意北宗山水的質感似是剛打鐵鑄。令人折服的是,復沓濃墨七層八層十幾層,也不會一塌糊涂,而是層次分明,蒼勁可觀。正是龔賢之法的再現,老筆翻飛,力能從簡,意能從繁,以白計黑,以黑計白,充滿了中國哲學精神,越品越有感覺。
落雪聽禪,畫道天然。其山水再施以清綠淺絳,色不礙墨,墨不礙色。或作溪山行旅,或寫高士茅亭,必定是如詩如詞的玄機要妙!東崖復沓蔽輕霧,西峰崢嶸噴流泉。女子畫山水,卻不輸須眉。畫道正宗,令丹青之淵妙代不絕人矣!
著名書畫評論家 史峰于覽藝齋 2021年12月13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