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東北一些地區,有一種被當地人稱為“犴達罕”或“犴”的大型生物,它們身形巨大,多數個體成年后體重都能達到800-1400斤,體長超過2米,肩高在1.6-2.4米之間。
根據資料記載,目前人們發現的最大的一只個體,體重達到了驚人的2千斤。犴達罕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駝鹿,它在國外分布比較多,在我國的數量非常稀少。
三頭駝鹿現身內蒙古一林場
駝鹿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鹿,而且它們在我國非常罕見,所以每一次有駝鹿出沒的相關事件,都會引起許多人的關注。近日,有記者了解到內蒙古鄂溫克族自治旗錫尼河林場大布德爾管護站的護林員,拍到了三頭野生駝鹿在林間活動的影像。
據悉,當時護林員偶然間聽到了戶外有大型野生動物的叫聲。那叫聲非常獨特,尤其是在寂靜的森林里面,顯得格外響亮和神秘。
憑借多年積累下來的經驗,護林員們幾乎是一下子就判斷出了這是駝鹿的叫聲。于是趕緊操作了無人機,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就展開了搜尋。
果不其然,無人機很快就在一處森林里找到了駝鹿的身影,更為驚喜的還是有三頭,從身形來看,疑似一家三口。它們在滿是積雪的林間奔跑,速度十分快,身形也很靈活,似乎厚厚的積雪對它們的行動造不成一絲影響。
駝鹿身形龐大卻非常靈活
駝鹿給人的直觀感受就是身形十分龐大,尤其是雄獸,腦袋上還會長出碩大的獸角,看上去使得它們更加巨大。駝鹿的身形跟駱駝有些相似,特別是肩部,高高聳立就像是駱駝的駝峰一樣,四肢修長也跟駱駝類似,因此它們才會被稱作駝鹿。
別看它們的體態給人一種笨拙的樣子,恰恰相反,駝鹿非常靈活,它們反應迅速,行動能力強,即便是在厚厚的積雪上,也能做到行動自如。而且駝鹿很擅長跳躍,并且經常用彈跳的方式取食高處的樹葉。
除了行動靈活之外,駝鹿的速度和耐力都不差,它們能以5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奔跑幾個小時。駝鹿也是自然界里的“生存大師”,它們適應能力很強,食性廣泛,能應對各種惡劣的環境。
或許是基于駝鹿身上的諸多優點,所以在古時候,一些地方會將其當做“戰馬”使用。根據記載,比如17世紀的瑞典,就出現了騎駝鹿的士兵。還有早年的西伯利亞人,也將駝鹿騎到了戰場之上。
會用計策躲避野狼的追捕
《西游記》里牛魔王的坐騎是一頭“避水金睛獸”,你知道嗎?在現實生活中,駝鹿也被稱作“避水金睛獸”,只因它們有著極強的游泳本領。天氣炎熱的時候,駝鹿每天都要泡在水里避暑。相傳它們一次能游20多公里不用休息,敢下潛到五六米的水底去采食水草,甚至傳言不少人都曾目睹過駝鹿橫渡海峽的事跡。
很多人都說洞庭湖早期的一些麋鹿是從石首遠渡長江而來的,它們的水性已經夠好的,但是駝鹿跟麋鹿相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盡管駝鹿的身形非常龐大,但是它們在自然界中,也是有天敵存在的,比如兇猛的東北虎和野狼,就是它們主要的天敵。在遇到野狼追捕的時候,駝鹿往往會采取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逃生。
一是利用自己的體型優勢,正面對抗。它們的四肢強勁有力,就像長頸鹿能一腳踢飛獅子一樣,駝鹿也能一腳踢飛野狼。當然,對于雄性駝鹿來說,巨大的獸角才是強力的反擊武器。
二是駝鹿有時候會利用自己諳熟水性的優勢,采取對應的計策來躲避追捕。比如被野狼追捕的時候,如果遇到了有較大的水域,駝鹿會毫不猶豫的跳入水中逃生。
有時候它們也不一定會直接逃走,而是先進入淺水區,將野狼一步步引誘進入水中,實現反殺的可能。或許在陸地上駝鹿打不過成群的野狼,但是在水里,就是它的主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