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小”案件助推社會“大”治理?近日,泰州市高港區法院向轄區內某企業發出一份司法建議書,“定向開方”,積極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了解到,高港法院在審理一起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中,發現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簽訂、履行、保管、勞動關系解除等方面存在不合法、不合規的問題,上述問題若不引起足夠重視,將會引發大量新的勞動爭議糾紛。雖然案件經法院主持調解得到妥善處理,但考慮到上述案件并非“個案”,承辦法官在認真研究討論后,及時形成司法建議書,從法律事務審查、勞動合同簽訂、檔案專人保管、勞動合同依法解除以及企業有及時申報工傷的義務等方面向案涉企業提出司法建議。
收到司法建議書后,案涉企業高度重視,及時響應,采取了多項有效措施進行整改:組織內部自查自糾,對于勞動合同丟失的人員已經補簽勞動合同;對于員工合同及其他相關貴重資料,已經安排專人專管,責任到人;建立法律顧問制度,請專業法律顧問全面審查勞動合同,確保合法合規,并定期組織法律知識培訓。
解決案件是“治標”,深入探究案件背后的社會問題才能“治本”。據介紹,高港法院深入貫徹落實“抓前端、治未病”要求,延伸審判職能,圍繞類案審理中的普遍性問題、制度管理上的隱患漏洞,適時向相關單位發出高質量司法建議,力爭發出一份司法建議,解決一類問題,為推動轄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貢獻法院智慧和力量。(記者 翟敏 通訊員 李沁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