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中,長津湖戰役無疑是一場所有人都不愿再提起的慘戰。
在經歷了這場戰斗后,第九兵團遭到了嚴重的減員。而作為司令員的宋時輪更是壓力大增。
結果,在第五次戰役中,第九兵團再次遭大難,瞬間陷入危機。就在宋時輪焦頭爛額之際,一位獨臂將軍挺身而出,拯救了數十萬大軍于危難之際。
這位獨臂將軍究竟是誰?戰場上究竟發生了什么?
陷入絕境
1951年,在朝鮮戰場上,我軍發起了第五次戰役。
第九兵團從北漢江沿線發起進攻。戰士們一路南下,企圖利用“縱深穿插”戰術,將敵人分割圍殲。
戰斗剛發起時,所有人都對這場戰斗充滿了信心。畢竟前四次戰役我軍都以頑強的毅力以及靈活的戰術,取得了勝利。
坐鎮指揮部的宋時輪將軍也緊張地觀察著戰場上的一舉一動。要知道上次第九兵團參加這樣大規模的戰役,還是在長津湖戰役中。
這次他勢必要拿下這場戰斗的勝利,重振第九兵團的雄風。不僅是他,其他將士們也紛紛擦拳磨掌,準備大干一場。
為了打好這場戰役,我軍調集了12個軍36個步兵師。在兵力上也形成了對韓3:1,對美5:1的雄厚兵力。
從表面上看,我軍似乎占盡了地利人和,戰斗的勝利也盡在掌握。殊不知,在我軍未曾注意的地方,危險正在步步緊逼。
戰斗剛一打響,宋時輪便立即發現了不對勁:我軍最擅長的穿插分割戰術竟然失靈了!
戰士們接連發起了兩次沖鋒,竟然全都被打了回來。
經過戰后總結才知道,美軍竟然對我軍的戰術早就制定好了對策。
美軍不比國民黨軍隊那么狂妄自大,他們善于總結失敗經驗,承認自己的不足。
在經歷了前四次戰役后,敵人基本摸清我軍的作戰風格。
為了應對我軍的分割戰術,他們特意部署了三道防線,而且每道的火力都非常強大。
無論我軍從哪里穿插,都會受到左右兩道防線的夾擊。也正因如此,我軍在奮戰一個多月后,卻始終達不到戰略目的。
宋時輪心急如焚,他知道戰士們已經達到極限,糧草彈藥已經消耗完。他再怎么不甘心,也得讓戰士們立即撤退。
之后,他匆匆給各軍下達撤退命令。眾人收到消息后,為了避免身后的敵人追上,只好以最快的速度撤退了。
然而,困難并未結束。
前不久剛上任的美軍總指揮李奇微,早已悉知我軍的“禮拜戰術”。他算準我軍已經彈盡糧絕,于是立即抓住時機向我軍進行反攻。
而他們反攻的勢頭則比前一個月,與我軍進行消耗戰時要猛烈得多。
美軍以裝甲車、機動部隊,以及坦克、炮兵混編成的特遣隊,在空軍的掩護下,開始迅速向北漢江口行進。
他們的目的很明顯,就是想搶先一步到達北漢江渡口,切斷我軍渡河北撤的退路。
情況一時變得非常緊急。若是讓敵人搶先一步搶占渡口,那么此時沒有過河的二十軍、二十七軍都將陷入敵人設好的“大口袋”中。
更可怕的是,此時九兵團各部為了盡快撤退,都在埋頭趕路,根本沒有察覺到敵人的動向。
提前收到敵軍情報的宋時輪與陶勇,則在指揮部急得團團轉。陶司令一個軍一個軍的打電話,想通知他們敵情,卻一個都沒聯系上。
就在千鈞一發之際,轉機出現了。
力挽狂瀾的58師
因為大部隊撤退時是按照交叉縱隊一起走的,因此走到中途時出現了混亂。
二十軍58師走到北漢江沿線一帶的華川湖時,前面不知道發生了什么,突然停了下來。
就在眾人熙熙攘攘之際,旁邊的一輛吉普車上下來了一個人。這人一身整齊的軍裝,右臂的袖子空空蕩蕩的。眾人一眼便認出,這是二十軍的副司令廖政國。
戰士們立即向他敬禮。廖政國皺著眉頭走到前面:“發生了什么事?怎么不往前走了?”
一個戰士解釋說,是一輛榴彈炮車陷到了泥坑里,大家正在想辦法把它拉上來。
廖政國一聽,立即怒道:“這都什么時候了?敵人馬上就追上來了,趕緊把車推到山谷里去!”
見戰士們不愿意,他厲聲道:“一切后果我負責!”眾人見首長發了話,只好聽令行事。
然而,就在障礙被清除,戰士們剛想渡河時,敵人的炮彈突然打了過來。
廖政國大驚,敵人怎么這么快就追到這里了?他立馬意識到,敵人的目標或許是北漢江渡口。
面對突如其來的敵軍,廖政國首先想到的是聯系總部。然而,此時部隊根本聯系不上總部。
情況危急,又沒有收到新的命令,廖政國只能自己做決定。
擺在他面前的是兩個選擇。
一是繼續執行命令北撤,盡快率領58師渡河。
但這樣一來,后續部隊就會遭到敵人的襲擊。
更何況華川地區是我軍東線部隊的后勤中心,設有大量的兵站和醫院。這里一旦被敵人控制,后果將不堪設想。
還有一個選擇是,58師放棄渡河,留下來阻擊敵人,掩護后續部隊渡河,以及兵站和醫院轉移。
但他現在無法判斷敵人究竟是不是主力部隊。若是敵人的主力,58師即使停下也抵擋不住敵人的火力,還不如趁此機會突圍出去。
緊要關頭,廖政國努力鎮定下來,集中注意力判斷敵人的兵力。
他從敵軍的發射炮彈的頻率、炮彈的數量,以及炮聲的距離判斷出,這股敵人并不是主力。敵人滿打滿算,也只有一個營的炮兵。
廖政國當即作出決定,立即停下阻擊敵軍,在敵人大部隊還未追過來之前,掩護二十軍、二十七軍渡河!
決定做好后,他立即給58師師長黃朝天以及政委朱啟祥傳遞消息,讓他們立即執行華川阻擊戰計劃。
就這樣,58師在地形、敵情均不熟悉的情況下,邊與敵人交火,邊部署兵力。
173團、174團以第一梯隊搶占華川以北的高地,壓制敵人火力,掩護主力部隊迅速開展運動戰。
與此同時,我軍迅速組織反坦克小組,搶占公路兩側,堅決阻止美軍坦克的前進。
在戰士們的齊心協力下,我軍成功堅守了五天之久,為部隊后撤爭取了充足的時間。
中途,宋時輪和陶勇也順利與58師取得聯系。得知他們在沒有接到新命令的情況下,隨機應變后,對58師全體做出了表揚。
宋時輪說:“你們顧全大局,主動就地阻擊,穩定了戰局,為掩護主力轉移作出了巨大貢獻!我們要向你們學習!”
任務完成后,58師也功成身退。5月30日,志愿軍總部通報全軍,嘉獎了58師這支英雄部隊。
在那個年代,戰場上的形勢變幻萬千,時有突發事件產生。這就要考驗一個指揮員的臨時反應能力。
而廖政國以及58師師部的干部們,則為全軍做出了一個好榜樣。他們是當之無愧的人民英雄,也是最可愛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