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黃維終于走出了“功德林”。時隔26年,黃維再次獲得了自由。楊伯濤面對昔日的老領導,拿出了一封珍藏了14年的信。
黃維看著面前的信,一時竟沒有反應過來。原來,信的作者是已經去世了14年之久的大將陳賡。黃維看了信后,情緒越來越激動,看完后竟然將信件撕了個粉碎,嘴上念叨:他對我了如指掌……
陳賡將軍為什么要給黃維寫信?信里到底說了什么?
一、猶豫不決、錯失良機
1948年,淮海戰役爆發。總司令劉峙任命黃維為十二兵團司令,帶領十多萬人,從駐馬店出發,趕奔徐州。
十二兵團是當時國民黨的一流部隊,其下屬的十八軍是國民黨有名的五大主力之一。實際上,十二兵團是圍繞十八軍成立的,其下屬的其他幾個軍都與十八軍有莫大的關聯,甚至很多團都是直接從十八軍抽調,以此為基礎組建的軍隊。
有了加強版的十八軍,再加上一個擁有先進武器的快速縱隊,黃維本以為勝券在握。但是,十二兵團失敗了,敗給了實力相差無幾的中原野戰軍。
當時,十二兵團連過兩條河流,來到了澮河岸邊,在敗給了中原野戰軍之前迎來了十二兵團唯一一次轉機,如果黃維當即下令向東南疾行,那么,就可以在半天內到達固鎮。實際上,當時以楊伯濤為首的眾人都是這樣想的并且多次勸說黃維,只要到了固鎮與李延年會合,別說中原野戰軍,就是再從華野調來一個縱隊也沒法吃掉他們。
其實,這個道理黃維明白,只是,他猶豫了一下。
黃維是蔣介石的嫡系,對蔣介石唯命是從,而這一次他接到的命令是走捷徑北上,所謂捷徑就是渡過澮河?;谌绱耍坏S維決定向東南進發,就是繞遠,就是違抗了蔣介石的命令。黃維不想違背蔣介石,可是他也明白,如果繼續在此和中原野戰軍膠著,就會陷入沒有盡頭的陣地戰,到達徐州就成了天方夜譚。
機會稍縱即逝,黃維卻猶豫不決,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做出了決定。下午四點,十二兵團向固鎮行軍,可是才走了不到十五公里天就黑了,黃維下令就地駐扎。
這一停,就再也走不動了。
二、最頑固的俘虜
澮河岸邊的失敗,黃維一直覺得是自己運氣不好,走晚了,才讓野戰軍有機可乘。黃維始終認為,野戰軍不是光明正大地打敗了自己,他對共產黨始終不服氣。
進入功德林后的黃維,更是頑固不化,不聽勸告。很多國民黨軍官都在慢慢地思考自己失敗的原因,比如蔣介石的用人問題,國民黨內部制度的問題,甚至軍官本身在戰役中的問題。最后不得不承認國民黨的無能與失敗。
然而,黃維始終不覺得自己失敗了,所以一直不接受共產黨的思想教育,每當看到改造積極的國民黨軍官,黃維總是跳出來罵人家忘恩負義。
有一次,王耀武忍無可忍就反駁說:“你黃大將軍英勇,不是也輸了嗎?”
黃維則說:“我只是晚走了半天而已。只是一個小小的失誤,絕不是失敗。”
王耀武嘲笑他:“誰讓你不走的?!?/p>
直到抗美援朝戰爭的爆發,一次次的勝利讓所有的國民黨軍官都驚訝不已,在他們眼中,美國是不可戰勝的。越來越多的國民黨軍官真正的開始敬佩共產黨,甚至已經開始為志愿軍出謀劃策。而黃維則仍然覺得解放軍不過是憑借地理優勢,打了美國一個措手不及。
后來,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消息傳來,黃維迷茫了,終于開始承認共產黨的厲害之處。只是,他所謂的自尊讓他時刻提醒自己要忠于國民黨,甚至在監獄中大聲誦讀《石灰吟》表達自己的決心。
就這樣,黃維守著他不知所謂的驕傲在監獄中過了26年。
三、神機妙算的陳賡
出獄后的黃維,在看了陳賡將軍的信后,心里一直堅信的東西就此崩塌。
楊伯濤想起了第一次特赦出獄后與陳賡等一眾黃埔軍校的同學相聚時的情景。
陳賡說:“我一直以為黃維會在第一次特赦就出來,誰能想到他竟然如此倔強。”陳賡一直想找機會勸誡黃維,所以,寫了信讓楊伯濤轉交。
陳賡的這封信其實只是客觀敘述了淮海戰役中,黃維不知道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陳賡猜中了十二兵團的司令人選。
1948年,鄧小平得知國民黨決定派兵去徐州增援,隨即與陳賡談論起了誰會出任此次總指揮。陳賡分析道:“人選應該是胡璉和黃維二人。胡璉作戰經驗豐富,但是卻遭到白崇禧忌憚,白崇禧對蔣介石的影響很大,估計最后出任十二兵團司令員的會是黃維?!标愘s認為,黃維軍事理論豐富,而實際作戰靈活性差,不足為懼。
黃維只覺得陳賡做過情報工作,分析出這些不足為奇,但是,后兩件事卻讓黃維尷尬萬分。
第二件事,陳賡料定了黃維的進軍方向。
陳賡到了南坪集,立刻著手在平原布置阻援陣地,而且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這一行為讓許多下屬不解,一般來說,遭遇平原阻援后,應該立刻繞道,一旦黃維繞道,陳賡的布置就白費。
陳賡解釋道:“如果十二兵團是胡璉帶來的,我不會這樣做??墒?,來的是黃維,蔣介石制定的方針他一定會執行。況且,黃維本性固執,不聽人言,他不會繞路?!?/p>
黃維震驚了,他沒想到陳賡猜中了所有事情。其實,當初的情況更為糟糕,連過兩條河,人困馬乏,機械化縱隊根本無法行動。只是,他不想在蔣介石那落下個不聽命令的說辭,所以不顧眾人的勸阻執意渡澮河。
當然,陳賡明白,只要黃維轉向東南,他就毫無辦法。
第三件事,讓黃維直接破防。
南坪集一戰十分艱難,在十八軍團失去了兩個團后,楊伯濤受不了了,他跑去找黃維,請求他下令撤退。
陳賡猜測,只要看到一點希望,黃維就會堅定渡澮河的決心。所以,陳賡將一個縱隊撤回造成解放軍已經疲憊不堪的假象。不出所料,黃維果然上當,立刻命令追擊。結果,十八軍再次受創。楊伯濤也再次要求黃維下令向東南轉移。
接下來的事,不用陳賡說,黃維也明白了。黃維猶豫不決耽誤了一天多的時間,劉鄧下令,中野多部聯合作戰,黃維陷入困局。
這三件事,讓黃維明白,他從一開始就輸了,陳賡對他了如指掌,他甚至并不知道對手是誰。知己知彼,才能穩操勝券。黃維面對一個對自己知之甚深的對手,輸得一點不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