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木
昨天,“取消公攤”再一次爆火網絡,登上熱搜。
很多媒體興奮地解讀,說歷史頑疾終于解決了,地產即將迎來新時代!
這些人啊,只看到“形”,看不到“神”,人云亦云而已。
昨天我已經在星球講了很多,今天拓展一下,幫大家盤清楚取消公攤背后的真相,帶來的影響,如何趨吉避兇,這篇文章比較危險,大家耐心看。
“公攤面積”這一套方法,是當年從香港學過來的,這玩意發明出來就是“反人類”,全球任何一個國家或者地區都沒有這個東西,香港那邊也早就取消了,沒想到我們這邊能堅持到現在……
為什么一直沒取消?
是因為,開發商可以極大地把成本轉移給購房者,從而在高價買地之后,還有剩余利潤用于開發。根本目的還是保護土地財政的利益最大化。
沒想到,取暖公司和物業公司,也根據這個“漏洞”,肆意在購房者身上榨取利益。
這次取消公攤,來源于河北張家口和湖南衡陽,發布的消息,鼓勵實行“現房銷售”,逐步推進“取消公攤”。
我給這個“取消公攤”加了雙引號?
為什么?因為這就壓根不是真正意義的取消公攤,而只是按照“套內面積”進行計價,出售商品房。
之前買房,是按照“套內面積+公攤面積”,一起算價格,現在直接按“套內面積”計價,有什么不同?
聰明人發現了,單價不同了。
比如一套房子,100平米,套內70平米,公攤30平米,單價1萬,賣100萬。
而現在,只算實用70平米,如果總價還想賣100萬的話,單價是多少?
1.42萬。
從1萬變成1.42萬單價,漲了這么多。。所以其實在房價上行期,公攤面積還有一定的“粉飾作用”,讓房價看起來沒那么貴。
而現在房價下行期,從1萬到1.42萬,是不是也在告訴大家,房價其實沒有跌,還漲了?這就是數字的藝術。
但事實上,能漲到1.42萬嗎?不能。
購房者一看,面積小了,單價貴了。
房價上行的時候,小戶型總價低,門檻相對低,對于那些想要買一套房沒條件選更大房型的人來說,高單價是一種“充分榨干”的溢價罷了。
可是現在地產下行,大家都在追求越來越大的房子,房型小的,面積小的,大家越不想要,單價有可能更低。
所以,1.42萬,可能只能賣到1.2萬,甚至是1萬…
其實這一招,也是政府在倒逼開發商降價。開發商少賺點,趕緊刺激賣房,盤活現金流,繼續買地拿地……而在表面上,價格上漲,證明穩住了房價。
一舉兩得。
所以,你猜為什么是衡陽、張家口這種四五線能級城市火急火燎地推出了“取消公攤”,而不是改革先鋒北上廣深?
當然對于購房者來說,也不算什么壞事,起碼明明白白消費,知道自己花多少錢買到多大平米的房子。
更主要的還是要看取暖費、以及物業服務包含的范圍。辯經沒啥用,還是算算實打實的經濟賬。
其實市場上,還有另外一種“取消公攤”,我認為是這更廣泛、影響更深刻的,我在8月份的文章一文中寫過:
大量的城市,正在通過贈送面積,得房率達到100%,來實現“取消公攤”的0公攤效果。
這個玩法,一二線城市都在搞,今年出現了很多,叫四代住宅或者類四代住宅。而且主要集中在核心地段的改善房層面。
政府鼓勵開發商這么做“創新”,表面上為了響應大會提出的“好房子”概念,但這種模式的“取消公攤”,本質上也是為了好賣房。
你想想,之前的房子平均得房率60-80%,而現在,100%,結果價格差不多,你會買哪個呢?
今年全國各地的四代住宅的銷售都非常好,比如武漢這邊,高層+超高層非常多,公攤面積也高,平均得房率70-80%左右,現在一聽說100%得房率,人們就驚呆了。位于沙湖旁邊新開盤的項目,高度熱銷。
最后對市場和購房者有什么影響?
首先衡陽模式,也就是以套內面積計價模式的“取消公攤”,我認為接下來會在三四線城市,大量推廣。
因為這類城市的普遍訴求,就是賣房,窮則思變嘛。換句話說,這種“零公攤”實際上有些名不副實,僅是一種推動新房變相降價銷售的手段,是在價格方面對買入成本較高的二手房形成優勢。
之后,當這類住房變成二手房的時候,優勢就消失了。
而一二線城市,100%得房率這種“0公攤”模式,本質上是通過容積率新政,讓這類住房獲得了額外的長期優勢。因稀缺,而且還多屬于改善型品質住房,未來升值潛力較大,會對周邊二手房形成碾壓的優勢。
但我認為,并不會對二手房市場造成巨大影響。
因為截至2024年,全國主要城市城鎮化率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核心地段可開發的土地,屈指可數。
即使有幾個盤出來,對周邊二手房形成打壓,但量有限,價格上漲后,會反映到購房者實際購買力層面。
而核心城市的主要可供開發的土地,都在郊區。
那么郊區即使有再多100%得房率的住房,但因為地段和配套缺失,也無法獲取到更多高凈值人群的青睞。
比如有兩個盤,一個是核心地段,80%得房率的二手房,一個是郊區100%的新房,你會選擇哪個?
所以核心地段的二手房,依舊可以通過地段優勢,與新時代新產品形成抗衡。但非核心地段,有大量可供開發土地的片區,二手房則會因為得房率較低,而成為災難。
也就是說,郊區剛需二手房,未來會面臨保障性住房的打壓,郊區改善型二手房,未來會面臨高得房率類四代住宅的打壓。有機會,能往里換。
最后,無論哪種模式的“取消公攤”,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取消公攤”。
只是不同時代背景下,市場周期下,政府為了推動新房銷售,維持土地財政,而選擇先“苦一苦”二手房的做法。
未來也很難在法律意義上真正取消公攤,蛋糕吃了不會吐出來。尤其二手房,如果要改變計價方法,價格該如何管理?大量小區存在的不合理公攤,大白于天下時,會不會造成反噬?既得利益者該如何自處?
明白了這一切,就知道了“取消公攤”這個頑疾,只能不斷從其他層面進行補充和替代。而購房者,則要在有限的空間,選擇盡可能高的得房率,而且學會在不同的城市、不同地段,選擇不同的應對之法,來避免政策變動造成的影響。不做時代的炮灰。
如果喜歡,請點個贊或在看。可以加入下面星球,我會在里面每天寫更多的信息和分析,跟6900多投資愛好者共同分享財富保值秘密,歡迎加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